科研产出
半体内和体外法评定8种蛋白质饲料的产气性能和发酵性能
《饲料工业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旨在开发一种体外两步法模拟驴体内饲料消化过程,并通过体内尼龙袋法和体外两步法评定8种蛋白质饲料对肉用驴的营养价值。选取体重、年龄相近的新疆驴3头,采用体内尼龙袋法与体外两步法研究8种不同的蛋白质饲料体内外干物质降解率及体外发酵参数。结果发现:(1)体内外研究对比发现:体外法中鱼粉、棉粕和葵花饼的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高于体内法(P<0.05)。(2)在体外酶消化中,鱼粉和豆粕的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余6种蛋白质饲料(P<0.05)。在体外微生物消化中,血粉和葵花饼的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余6种蛋白质饲料(P<0.05)。(3)对于发酵产气量来说,豆粕的总产气量显著高于其余7种蛋白质饲料(P<0.05)。(4)体外发酵参数中:油菜饼与肉骨粉的pH显著高于其他6种蛋白质饲料(P<0.05)。鱼粉与血粉的氨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6种蛋白质饲料(P<0.05)。葵花饼的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7种蛋白质饲料(P<0.05)。总之,采用酶消化和驴粪便接种微生物消化模拟驴体内饲料消化的方法,能够反映蛋白质饲料在驴体内降解消化的真实情况。其中不同蛋白质饲料之间存在差异,豆粕、血粉和鱼粉的干物质降解率较其他蛋白质饲料高。
关键词: 驴 蛋白质饲料 降解率 酶消化 微生物消化 营养价值


花生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品质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北方农业学报 》 2024
摘要:【目的】筛选适宜新疆南疆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方法】以引进的19个花育系列花生品种为供试材料,进行主要农艺性状调查和产量性状、品质性状测定,并对所有参试品种进行变异性、相关性、灰色关联度以及聚类分析。【结果】参试花生品种的主茎高、侧枝长、结果枝数、百果重和百仁重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518、0.509、0.508、0.646、0.649;灰色关联度排序前5位为主茎高>侧枝长>百果重>结果枝数>百仁重。聚类分析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为第I类,其中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结果枝数、百果重、百仁重、单株生产力和产量均高于其他3类。【结论】主茎高、侧枝长、百果重、结果枝数和百仁重对花生产量的影响较大,可以作为花生引种筛选和高产育种的参考指标。


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格局及驱动因素
《水文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四川省水资源极为丰富,但空间分布不均、季节性与工程性缺水等问题突出,亟须评估水资源承载力现状及变化趋势,为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科学支撑。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四川省2012—2021年水资源承载力的时空变化及关键驱动因子,并利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预测2022—2026年承载力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1)2012—2021年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波动上升,且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东西部差异较大,西部高原地区的甘孜州、阿坝州水资源承载力最高,东北部和南部地区承载力波动变化,中部地区承载力整体上升。(2)森林覆盖率、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人口密度是全省尺度上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指标,而总用水量、人均水资源量和人口密度是市州尺度上的主要影响因子。(3)2022—2026年的水资源承载力在全省尺度上逐年递增;在市州尺度上,除巴中、广元、南充、凉山州呈下降趋势之外,其余各市州均呈增加或平稳变化趋势。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主成分分析 灰色预测GM(1,1)模型 四川省水资源


基于多尺度动力学模型的干旱区组合排水系统排水排盐效率数值模拟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24
摘要:为明确干旱区盐碱地“明沟+暗管”组合排水工程适宜参数,以满足节水、控盐、机耕等多种需求,本研究构建了基于多尺度动力学模型的组合排水工程参数优化方法,并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二十七团的试验区为例,在现有明沟排水工程基础上,考虑不同暗管间距(10~100 m)、暗管埋深(1.0~2.0 m)和冬灌淋洗定额(150~360 mm),设计了共990种情景,模拟了各情景下组合排水系统的排水排盐效率,明确了排水排盐量、地下水埋深与各变量的定量关系,并遴选了适宜的暗管布局参数和配套淋洗定额。结果表明:组合排水系统及暗管的排盐量随暗管间距增大而线性减小,明沟的排盐量随暗管间距增大而线性增加。系统中优先排水路径为深度较大的排水工程,当暗管埋深增大到1.8 m后,暗管占据排水的主导地位,生育期及冬灌期暗管排水量分别占比99.5%和83.0%以上,为更好地发挥组合排水作用,应使暗管埋深与明沟的沟深相近。明沟只能控制其布置路径附近较小区域的地下水埋深至其沟深,需布设暗管才能很好地控制田间地下水位。暗管间距越小,对地下水位的控制能力越强,但小于20 m的暗管间距是过密、没有必要的。组合排水系统的排水排盐量随淋洗定额增大而线性增大。小淋洗定额下,当暗管埋深大于沟深且间距较小时,明沟无法起到排水排盐作用,如暗管间距20 m、暗管埋深1.8 m,且淋洗定额不大于240 mm时,明沟排盐量占系统总排盐量不足1%。基于上述结果,综合考虑干旱区节水、控盐、保墒需求,组合排水条件下研究区适宜的冬灌淋洗定额为300 mm,此时适宜暗管间距和埋深分别为60 m和2.0 m。


基于SBM模型的额敏灌区农业用水效率时空特征分析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 2024 EI 北大核心
摘要:基于新疆额敏灌区2009—2021年各项数据指标,利用SBM模型、Malmquist指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农业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09—2021年农业用水效率均值为0.938,处于较高利用状态;灌区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值均大于1,农业用水效率总体呈现较好的发展趋势,技术进步起重要作用;空间上,农业用水效率按地区排序由大到小表现为东北部、西部、中部,具体为东北部农业用水效率均值为1.499,中部与西部农业用水效率均值分别为0.495和0.540;种植构成、产值构成与年平均气温是影响额敏灌区农业用水效率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额敏灌区 农业用水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Malmquist指数


果园履带自走式疏花机的设计与试验
《新疆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设计果园疏花作业主要参数可调装置,并采用软件优化参数,为果园机械疏花管理装备研发与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机械设计、理论受力分析、液压分析、疏花性能试验、数据分析优化相结合的方法。采集不同参数组合下的疏除率,运用DESIGN EXPERT响应曲面法分析各因素对疏除率影响效应,并优化回归模型的参数。【结果】疏花机整机尺寸为(2.2×1.7×3.5)m,疏花轴长1 m,疏花臂长度及2个疏花臂支撑架长度分别为1.8、1.5和1.5 m。疏花臂3个液压缸最大受力分别为980、1 450和3 600 N,并对液压系统中计算关键参数、设计和选型,满足疏花农艺要求。【结论】最优参数值组合为履带自走疏花机行进速度2.6~3.4 km/h、胶条转速350~400 r/min、胶条间距为5cm时效果最佳,疏除率为35%~40%;各试验因子对疏花的影响效应依次为胶条转速﹥胶条间距﹥行进速度,该机适用于的现代化标准果园。
关键词: 果园管理 疏花装置 履带自走式 疏花臂 液压系统 疏花优化


新疆盐碱地治理利用研究回顾与启示
《灌溉排水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疆盐碱地面积大、类型多,其治理利用对于缓解国家耕地紧缺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探索与新疆干旱生境与现代节水灌溉模式相匹配的治理新技术是新疆盐碱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通过历史文献回顾和数据量化评价法系统梳理了新疆盐碱地治理历程与成效,解析了水资源刚性约束下盐碱地治理的瓶颈问题,提出新形势下新疆盐碱地综合利用启示。基于新疆水土平衡配置及节水灌溉农田次生盐渍化特点,提出了从流域和灌区尺度设计“防控治”一体化方案、合理确定灌溉与生态用水指标、探明滴灌农田耕区分层靶向降盐技术、建立农田土壤盐渍化动态监测体系、实施分区分类差异化防治等启示,以期为新疆盐碱地治理利用的精准施策提供依据。


核桃蛋白/肉苁蓉多糖稳定白藜芦醇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其稳定性
《食品科学 》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构建核桃蛋白/肉苁蓉多糖(walnut protein/Cistanche deserticola polysaccharide,WP/CDPS)复合纳米颗粒,以粒径、多分散性指数、Zeta电位为指标,对纳米颗粒和Pickering乳液进行研究。探究WP/CDPS质量比对Pickering乳液的界面张力、贮藏稳定性、热稳定性、包埋率、微观结构以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PS比例的增加,WP/CDPS复合纳米颗粒的Zeta电位逐渐从-22 mV降低到-37 mV,其中WP与CDPS质量比为1∶1时的Pickering乳液(C1W1R)粒径最小(5.927μm),界面张力最低(11.88 mN/m),且具有良好的贮藏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经过480 h贮藏后,乳化层比例为95.6%,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处理过程中,C1W1R的Pickering乳液粒径随温度的变化最小。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WP/CDPS可有效包埋白藜芦醇(resveratrol,RT)。WP/CDPS复合纳米颗粒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对RT的包埋率超过85%,均高于核桃蛋白乳液,贮藏35 d后的RT包埋率仍达到92.9%。由WP/CDPS稳定的Pickering乳液为功能性食品等相关行业中RT的稳态输送提供了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替代品。
关键词: 核桃蛋白 肉苁蓉多糖 白藜芦醇 Pickering乳液 稳定性


TRAF2和SNED1基因敲低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复制的影响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BVD/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会导致持续性感染,感染犊牛(Bos taurus)会不断向外界排出病毒.本课题组前期使用RNA-蛋白质相互作用检测(RNA-protein interaction detection,RaPID)技术,筛选出了与BVDV互作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 2,TRAF2)和Sushi、Nidogen和EGF样结构域1(Sushi,Nidogen and EGF like domains 1,SNED1)基因.为了确定TRAF2和SNED1基因对BVDV复制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技术敲低牛肾细胞(madin-darby bovine kidney cells,MDBK)中TRAF2和SNED1基因,通过qPCR检测TRAF2和SNED1基因的敲低效率和BVDV感染TRAF2和SNED1敲低细胞的BVDV 5'UTR RNA水平变化;使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BVDV复制的中间产物双链RNA(double stranded RNA,dsRNA)的积累变化;通过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致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使用Karber法计算子代病毒滴度变化.结果表明,TRAF2和SNED1的mRNA水平显著性降低(P<0.05),表明成功构建了TRAF2以及SNED1敲低细胞(TRAF2 KD和SNED1 KD);BVDV感染对照组(NC)36 h开始出现明显的空斑、脱落、死亡等CPE现象,TRAF2 KD细胞和SNED1 KD细胞的CPE现象减弱;与对照组(NC)相比,在BVDV感染TRAF2 KD和SNED1 KD细胞后,BVDV 5'UTR RNA水平在24、36和48h显著下降(P<0.05);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VDV复制的中间产物dsRNA形成和累积,在TRAF2 KD和SNED1 KD细胞中36和48h绿色荧光强度明显降低;BVDV感染TRAF2 KD和SNED1 KD细胞后48h子代病毒滴度极显著降低(P<0.01).以上结果表明,敲低TRAF2和SNED1会抑制BVDV复制,本研究为揭示BVDV致病机制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 小干扰RNA(siRNA)技术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TRAF2) Sushi、Nidogen和EGF样结构域1(SNED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