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9YQ-2200S型秸秆方捆打捆机设计与试验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饲料化是我国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重点发展方向,为提高田间饲用秸秆的回收效率和质量,解决常规小型饲草方捆机适用范围小、作业效率低、揉碎质量差和不能有效除尘的问题。【方法】基于秸秆切碎揉搓、压缩打捆基本理论,采用理论分析计算和SolidWorks三维设计方法,设计了1种适用于田间玉米、小麦、水稻、棉花等作物秸秆的9YQ-2200S型秸秆方捆打捆机,开展了样机试制与改进,并针对玉米秸秆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样机的收净率为90.3%,成捆率为100%,规则草捆率为100%,抗摔率为91.66%,草捆密度为119.67 kg/m3,作业小时生产率为3.36 t/h,各项作业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作业性能良好。【结论】该机可实现作物秸秆自动捡拾(切割)、粉碎、揉丝、除尘、高密度压缩和自动绳打捆一体化作业。本研究可为秸秆方捆打捆机的设计与改进提供参考。


新疆阿拉尔地区麦后复播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 2024
摘要:为了本地区能够加快推进大豆单产提升、大规模开展麦后复播工作,本文作者详细介绍了新疆阿拉尔地区麦后复播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品种推荐、播前准备、播种、栽培管理、收获等方面,旨在为本地区麦后复播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实现大豆的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提高大豆产量、品质及农民的经济效益.


农地规模经营对农户健康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原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 2024
摘要:农地规模经营加快了农业资源要素的重构与农户生活方式的转变,是增加农户物质财富与提升健康水平的现实保障.文章基于 2009-2020 年我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中的新疆农户面板数据,从规模经济效应和劳动强度效应两个角度,理论阐述与实证检验农地规模经营对农户健康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地规模经营能够显著提升农户健康水平,为克服内生性问题,文章选取"村庄农地经营规模"作为工具变量并利用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方法(CMP方法)进行重新回归,所得结论依然稳健.机制检验发现,农地规模经营主要通过提高农户家庭收入、降低农业劳动强度促进农户健康水平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农地规模经营对农户健康的改善效应在集中连片式农地情景下更为明显;在年轻农户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户中,农地规模经营提升农户健康的效应更显著.基于此,文章提出适度推进农地规模经营、实施差异化的农地经营模式、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中的市场机制等建议,为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和让"健康中国"惠及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农地规模经营 农户健康 农户家庭收入 农业劳动强度 作用机制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探究水牛唾液和血清中的发情标志物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 2024
摘要:在现代化规模养殖中,水牛发情不明显的问题日益突出.研究旨在利用高通量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不同发情阶段水牛唾液和血清中代谢物的差异.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选择15头尼里-拉菲水牛,每头注射氯前列醇4 mL,注射当天计为第0天.分别在水牛发情前期(第1天)、发情期(第3天)、发情后期(第6天)早上饲喂之前(08:00-11:00)采集唾液和血清,样品处理后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发情阶段水牛的唾液和血清中均存在差异代谢物,发情期/发情前期水牛唾液中共鉴定出30种显著差异代谢物,血清中共鉴定出85种显著差异代谢物;发情期/发情后期水牛唾液中共鉴定出8种显著差异代谢物,血清中共鉴定出66种显著差异代谢物.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胰高血糖素信号通路、磷酸戊糖途径、甘油酯代谢等通路上.唾液代谢物与血清代谢物之间存在相关性.唾液中的差异代谢物D-2-磷酸甘油酸、L-丙酰肉碱、白三烯d4和8-异前列腺素a1可能作为水牛发情生物标志物的关键代谢物.


哈密市鲜食玉米品种筛选及综合评价
《粮油与饲料科技 》 2024
摘要:为进一步丰富鲜食玉米种质资源,筛选出适合在哈密市种植的鲜食玉米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式,选取13个近年表现较优且通过国家审定的玉米品种,在水、肥、药投入一致的条件下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美玉27号”“珍早上市”“XS9056(新品种组合)”“密甜糯4号”四个品种的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东疆哈密市大面积推广种植。


滴灌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及模拟研究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24
摘要:为研究不同滴灌灌水技术参数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于2019年6月1—27日在新疆阿克苏地区一师二团进行滴灌试验,试验设置不同的灌水定额(300、450、600 m3·hm-2)和滴头流量(2.4、4.5、8.2 L·h-1),受试土壤为砂壤土和壤土,并利用试验数据构建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盐HYDRUS-2D数值模型。结果表明:土壤平均含水率和表层脱盐率均随着灌水定额和滴头流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大,砂壤土和壤土垂直脱盐深度逐渐增大,灌水定额为600 m3·hm-2时最大,分别为92 cm和58 cm。随着滴头流量的增大,壤土垂直脱盐深度逐渐减小。滴头流量为8.2 L·h-1时,壤土垂直脱盐深度最小,为38 cm。土壤含水率和含盐量实测值与模拟值之间的决定系数介于0.89~0.93之间,纳什效率系数(NSE)介于0.82~0.89之间,均方根误差(RMSE)介于0.01~0.25之间,说明HYDRUS-2D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阿克苏地区土壤水盐运移。研究表明,试验区膜下滴灌棉田滴头流量为2.4 L·h-1、棉花出苗水不小于225 m3·hm-2是适宜的滴灌灌水技术参数。在灌溉定额有限的情况下尽量采用较大灌水定额,壤土采用小滴头流量,砂壤土则采用大滴头流量,这有利于作物根系脱盐,最终可达到增产的目的。
关键词: 滴灌 棉田 水盐运移 HYDRUS-2D模型


不同处理对采后小红杏贮藏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包装工程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采用差压预冷协同保鲜剂雾化熏蒸处理以提高采后小红杏贮藏品质。方法 以新疆一师四团小红杏为试材,分别采用差压预冷、1-MCP和差压预冷协同1-MCP处理,无差压预冷及保鲜剂处理作为CK组。于温度为1℃、相对湿度为90%的保鲜库中贮藏,每7 d测定1次果实的生理指标,分析小红杏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 与CK组相比,3组处理组果实均不同程度地保持了小红杏果实的贮藏品质。1-MCP处理和差压预冷协同1-MCP处理组使贮藏期间果实的呼吸高峰推迟了7 d。在贮藏末期,差压预冷协同1-MCP处理组果实的商品率较CK组提高了66.7%,硬度、Vc含量分别为CK组的3.5倍和2倍。差压预冷协同1-MCP处理组较好地保持了果实的硬度、Vc含量,提高了果实的抗氧化酶活性,推迟了果实的后熟衰老进程,最大程度地保持了果实的贮藏品质。结论 1-MCP及差压预冷协同1-MCP处理更好地保持了小红杏贮藏期间的商品率、延长了其货架期,是一种有效提高采后小红杏贮藏品质的保鲜方法。


骏枣果实矿质元素与品质间的相关性分析
《新疆农垦科技 》 2024
摘要:本研究旨在研究骏枣果实的矿质元素与品质指标之间的关系,并确定对果实品质影响最大的主要矿质元素.结果显示,不同地区的骏枣果实在品质和矿质元素方面存在差异,其中糖酸比和P元素含量变异最大.不同的矿质元素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不同,并且它们之间也相互影响.矿质元素P、K对果实纵径、横径、果形指数、单果重、密度、总酸和蔗糖的形成影响较大,而N、K对维生素C、总糖、糖酸比和还原糖的形成影响较大.为实现骏枣的优质高效栽培,建议在生产实践中增施P、K,适量控制或降低N肥施用量,协调好N、P、K营养元素的施肥比例.


绵羊肺源大肠杆菌cyaA基因的分子特征及抗原性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绵羊肺源大肠杆菌cyaA基因的分子特征、抗原性及其遗传进化关系,采用PCR技术对绵羊肺源大肠杆菌XJ10菌株的cyaA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并测序,应用定量PCR检测cyaA基因在不同培养阶段的mRNA表达量,利用在线软件对其进行编码蛋白分子特征、抗原性及其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cyaA基因全长2 547 bp,编码848个氨基酸;cyaA基因在细菌对数期的mRNA表达量最高,其次是稳定期及迟缓期,在衰亡期的mRNA表达量最低;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分子式为C4 389H6 759N1 193O1 273S30,理论分子质量为97.57 ku,理论等电点为5.82,为酸性亲水性蛋白,稳定性较低;二级结构中α-螺旋、无规则卷曲、延伸链和β-折叠所占比例分别为42.81%、39.03%、14.27%和3.89%。AC蛋白无信号肽与跨膜区,保守结构域位于1~848位氨基酸,属于腺苷酸环化酶超家族,具有14个开放阅读框,存在81个磷酸化位点。AC蛋白B细胞优势表位共16个,分别位于第44~51、61~65、248~250、259~267、296~304、355~366、436~439、456~456、476~481、489~490、540~559、589~597、634~640、717~722、766~773、806~806区段;遗传进化分析发现大肠杆菌XJ10菌株AC蛋白与志贺氏菌AC蛋白相似性最高。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大肠杆菌AC蛋白的功能及其作为大肠杆菌疫苗候选抗原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绵羊肺源大肠杆菌 cyaA基因 分子特征 抗原性 遗传进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