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7974条记录
行间生草栽培对枸杞产量品质及果园土壤特征的影响

南方农业 2024

摘要:为研究行间生草对枸杞园土壤特征、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以宁杞7号为试验材料,设置清耕、行间自然生草及行间人工种植黑麦草3个处理.结果表明,与清耕处理相比,行间生草会提高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温度及CO2排放速率,尤其行间人工种植黑麦草处理最为显著.而且,行间人工种植黑麦草有助于提高枸杞根际土壤微生物不同分类水平下的OTU数;Shannon指数较清耕、自然生草处理分别增加15.95%、17.47%;Simpson指数较清耕处理显著降低,可明显提高菌群丰富度与群落多样性.与清耕处理相比,行间人工种植黑麦草处理能显著降低枸杞新梢发生量,但果实多糖含量增加了7.98%,黄酮含量增加了50.98%,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了21.01%,维生素C含量增加了20.56%.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含水率与枸杞产量、品质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Chao1指数与枸杞产量、品质密切相关.由此可见,行间人工种植黑麦草是减少碳排放、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达到促产优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 枸杞 行间生草 黑麦草 土壤微生物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处理对枸杞负泥虫卵和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寒旱农业科学 2024

摘要:微生态因子(水、气、热等)常干扰害虫取食、交尾、繁殖等一系列与生长发育有关的行为。采用喷雾(水)和浸水法研究了水对枸杞负泥虫产卵、卵孵化及幼虫生长发育等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雾(水)处理通过环境中湿度和水的作用延缓了枸杞负泥虫成虫产卵始期及产卵历期,抑制了卵的孵化率;干扰了枸杞负泥虫中、大幼虫阶段发育时间及行为活动。水处理对枸杞负泥虫成虫产卵、卵孵化等生殖行为具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幼虫正常行为活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枸杞负泥虫 幼虫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23年泾源县黑果腺肋花楸产业调查研究

绿色科技 2024

摘要:泾源县自2017年引进黑果腺肋花楸至2022年处于产业起步阶段,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一些发展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走访了泾源县林草部门、黑果腺肋花楸产业种植企业、加工厂、种植农户、种植基地等地。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具有极广阔的发展前景;泾源县2022年黑果腺肋花楸产业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主要为集体经营、公司经营、农户种植3种经营模式;2年生苗定植第5年,亩产鲜果可达1000 kg以上,按泾源县当年市场价,鲜果净收益达7000~13300元/亩;干果收入为26000~40000元/亩;加工为黑果腺肋花楸原浆产值达98000元/亩。因此,黑果腺肋花楸作为一种经果林产业存在周期较长,前期投入较大,见效较慢,但后期经济收益高的特点。因此,建议:加强普及宣传与推广工作;加大产业扶持,逐步完善供应链;注重科技创新,立体发展;鼓励集中加工销售,进一步完善销售链。经营好现有的黑果腺肋花楸产业面积,将是泾源县发展乡村振兴带动当地农户发家致富的好途径。

关键词: 黑果腺肋花楸 调研 泾源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河银川段滩地11种牧草的营养价值、生产性能分析及土壤改良效果评价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4

摘要:[目的]明晰不同品种牧草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银川段滩地种植的营养价值、生产性能及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方法]选取11个牧草品种,测定并比较不同品种牧草的营养品质和生产性能指标以及种植不同品种牧草地块的土壤养分指标,分析牧草营养品质、生产性能以及牧草种植地块土壤养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11种牧草的营养品质指标差异较大,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最高的品种分别是中苜4号、无芒雀麦、苇状羊茅;粗纤维、NDF、ADF含量最低的品种分别是苇状羊茅、中苜3号、苇状羊茅;总碳、总氮含量最高的品种分别是披碱草和中苜4号;钙、磷含量最高的品种分别是瑞得和苇状羊茅。(2)与种植前相比,种植11种牧草地块土壤的pH值和全盐含量均显著(P<0.05)降低;除种植部分品种牧草地块的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外,种植牧草地块土壤的多数养分指标均显著(P<0.05)提高。土壤全氮、有机质、碱解氮含量较高的是种植羊草和蒙古冰草的地块;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的均是种植羊草的地块;土壤全磷含量最高的是种植蒙古冰草的地块。(3)除披碱草株高较低外,其余10种牧草株高差异较小(P>0.05);产量较高的牧草品种有高冰草、蒙古冰草、中苜4号、中苜3号。(4)相关性分析表明,牧草产量与营养品质及种植地块土壤养分的部分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或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11种牧草的综合评价排序为羊草>蒙古冰草>无芒雀麦>碱茅>高冰草>中苜4号>披碱草>苇状羊茅>骑士2号>中苜3号>瑞得。[结论]在黄河银川段滩地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5个牧草品种是羊草、蒙古冰草、无芒雀麦、碱茅、高冰草,这些品种有潜力作为当地主推牧草品种并用于黄河滩地的土壤改良。

关键词: 黄河滩地 牧草 营养品质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鉴定宁夏彭阳县利木赞牛的群体遗传结构

中国牛业科学 2024

摘要:[目的]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宁夏彭阳县11头利木赞牛的群体遗传结构及遗传多样性,以揭示其遗传背景和血统纯度。[方法]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主成分分析、系统发育树构建及祖先成分分析等生物信息学方法。[结果]在宁夏彭阳县11头利木赞牛基因组中,10头利木赞牛含有东亚普通牛、欧洲普通牛与中国瘤牛血统,其中欧洲普通牛占比最大,平均约占60%,东亚普通牛血统平均约占28%,中国瘤牛血统平均约占12%,表明10头利木赞牛与宁夏地方黄牛群体秦川牛与固原牛存在不同程度的杂交;还有1头为纯种利木赞牛。[结论]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宁夏彭阳县11头利木赞牛进行鉴定,其中1头为纯种利木赞牛,其余10头均为杂种利木赞牛。

关键词: 利木赞牛 全基因组测序 群体遗传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FOXO1基因调控牛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功能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干扰叉头转录因子O1(Forkhead box protein O1,FOXO1)对牛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本研究以固原黄牛的前体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块法分离牛前体脂肪细胞,并利用表型鉴定和标志基因表达谱2种方法鉴定所分离细胞的纯度和分化潜能.筛选并包装牛FOXO1干扰慢病毒,利用EdU染色、流式细胞术、油红O染色和qPCR方法探究干扰FOXO1对牛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结果表明:1)成功分离了牛前体脂肪细胞,且其具有较高的纯度和分化潜能.2)EdU染色结果表示,侵染Lv-FOXO1极显著增加了牛脂肪细胞的增殖率(P<0.01).3)流式周期结果显示,干扰FOXO1显著增加了牛脂肪细胞S期阳性细胞的比例,促进了 G1/S期的转化,进而促进了牛脂肪细胞增殖.4)干扰FOXO1后,增殖标志基因PCNA、CDK1和CDK2的表达量均极显著上调(P<0.01).5)干扰FOXO1后牛前体脂肪细胞脂滴生成明显减少,且成脂标志基因PPARG的表达极显著下调(P<0.01),CEBPB和LPL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综上,干扰FOXO1可通过上调增殖标志基因PCNA、CDK1和CDK2的表达促进牛脂肪细胞G1/S期的转化,进而促进牛脂肪细胞增殖,且其可通过降低成脂标志基因PPARG、CEBPB和LPL的表达减少牛脂肪细胞脂滴形成,进而影响脂肪沉积.本研究可为中国地方黄牛的肉质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FOXO1 固原黄牛,前体脂肪细胞 增殖 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宁夏不同气候类型区苦荞品种稳产性适应性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

摘要:为准确评价参试苦荞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生态适应性,利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5个参试品种在宁夏南部山区的半干旱区、半干旱易旱区和干旱区的6县(区)多年多点试验数据进行了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试点代表性分析及综合评价.通过主成分PCA与品种的稳定性(Dg)和试点的稳产性(De)分析,筛选出适宜在宁夏南部山区种植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好的品种为晋苦荞2号和川荞3号,晋苦荞2号产量为1 671~2 593 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17.3%.川荞3号的产量为1 474~2 513 kg·hm-2,与对照相比平均增产7.5%;试点辨别力代表性以半干旱易旱区的海原县,中部干旱带的同心县及半干旱区的西吉县比较理想;试验经历了干旱年份、正常年份和丰水年份,参试品种在干旱年份较丰水年份产量减产28.0%~45.3%.

关键词: 苦荞品种 AMMI模型 GGE双标图 丰产性 稳定性 生态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不同气候生态类型区甜荞麦品种(系)的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2024

摘要:以自主选育和引进的5个甜荞麦品种(系)为材料,在宁南山区6县(区)不同气候类型区进行多年多点试验,对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综合评价了品种的优劣性。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度表现为单株粒重>单株粒数>一级分枝数>密度>株高>主茎节数>千粒重;通过对等权关联度和加权关联度分析,结合生长期的抗病性、抗倒伏等抗逆性指标,筛选出适宜在当地种植的品种(系)为固荞麦1号和固荞3号,并建立了大面积生产示范区进行验证,其增产效果明显。

关键词: 甜荞麦 AMMI模型 GGE-biplot 稳定性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沿黄城市带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宁夏沿黄城市带是黄河中上游重要的产业聚集区,其土壤健康状况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摸清沿黄城市带土壤重金属现状及生态风险,该研究取样检测了该区域682个样点的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了其生态风险,并进行了溯源。研究结果表明:(1)宁夏沿黄城市带0~20 cm土壤砷(As)、铬(Cr)、铜(Cu)、锰(Mn)、铅(Pb)、锌(Zn)、镍(Ni)和镉(Cd)8种重金属元素平均值分别为(3.11±1.88)、(60.66±15.64)、(17.86±6.10)、(509.92±186.74)、(17.62±11.10)、(57.36±25.33)、(25.23±4.95)和(0.77±0.49) mg/kg。0~20 cm土层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均低于土壤背景值,也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0~5 cm土层重金属元素含量高于0~20 cm土层,且Cr、Mn、Zn和Cd 4种元素含量超过了土壤背景值。(2)沿黄城市带中As、Cr、Cu、Mn、Pb、Zn和Ni这7种元素对环境污染风险极低。大部分区域土壤Cd含量明显高于背景值,污染风险较高。(3)沿黄城市带重金属元素有5种来源,其中母质源对重金属来源贡献率最高,其次为农业和工业复合源、交通运输源,农业源和工业源对重金属元素贡献小。研究结果表明宁夏沿黄城市带土壤重金属有较高等级的Cd生态风险,值得关注。

关键词: 宁夏沿黄城市带 土壤重金属 潜在生态风险 溯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雷斯青霉F-1发酵培养基优化及对枸杞木虱的毒力测定

生态学杂志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雷斯青霉是本课题组在罹病木虱虫体上分离获得的具有生防效果的菌株,研究提高雷斯青霉的生长性能对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产孢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对发酵培养基中不同成分及其浓度进行筛选与优化,并对枸杞木虱三龄若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为可溶性淀粉 40 g·L-1、酵母粉 1 g·L-1、K2HPO41 g·L-1、MgSO4·7H2O 1.5 g·L-1、KCl 0.5 g·L-1、Fe-SO4 0.01 g·L-1,产孢量较基础培养基提高了9.84倍.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优化培养基对枸杞木虱三龄若虫在第7天的校正死亡率较同时间基础培养基增加了25.56%.综合产孢量与毒力结果,优化后培养基效果比基础培养基的效果更佳,为提高雷斯青霉防控枸杞木虱的防治效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雷斯青霉 培养基优化 毒力 枸杞木虱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