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7974条记录
银川市奶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建议

宁夏农林科技 2024

摘要:总结宁夏银川市奶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主要做法。剖析银川市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奶产业发展存在的潜在风险;专业技术人才短缺,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产品结构单一,发展后劲不足;精准化养殖水平低,牧场扩群依赖进口;环保压力增大,投入成本增加;土地和水资源约束趋紧,制约产业发展规模;优质饲草严重短缺;部分中小规模企业缺乏资金支持;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从坚持高起点谋划,在“科学规划”上下功夫;坚持高标准布局,在“要素供给”上下功夫;坚持高水平延伸,在“产业链条”上下功夫;坚持高效益扶持,在“融资撬动”上下功夫;坚持高素质培育,在“人才建设”上下功夫;坚持高层次协商,在“利益联结”上下功夫6个方面提出促进银川市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奶产业 高质量发展 银川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地区肉牛和滩羊多杀性巴氏杆菌流行调查分析

动物医学进展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掌握宁夏地区肉牛和滩羊主要养殖区多杀性巴氏杆菌(P.multocida)流行情况,采集了宁夏同心县、盐池县、原州区等8个县(区)24个规模化养殖场共计382份肉牛和滩羊鼻拭子,通过病原分离及分子生物学检测鉴定病原体,并采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进行荚膜血清分型分析.结果显示,共分离和鉴定到77株P.multocida,总阳性率为20.2%(77/382),各地区阳性率在12.7%~34.3%之间,其中灵武市阳性率最高(34.3%),同心县阳性率最低(12.7%).分型结果显示,荚膜血清A型44株(57%),荚膜血清B型29株(38%),荚膜血清D型4株(5%).在不同月龄之间肉牛和滩羊多杀性巴氏杆菌发病主要集中在3~8月龄,感染率13%以上.研究结果为宁夏地区肉牛和滩羊P.multocida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基础数据.

关键词: 肉牛 滩羊 多杀性巴氏杆菌 流行 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籽粒淀粉含量及淀粉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籽粒淀粉形成及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为宁夏水稻直播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2020-2021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原种场,选取富源四号(FY4)、宁粳28号(NJ28)、宁粳43号(NJ43)和宁粳50号(NJ50)为试验材料,设置保墒旱直播(Z1)、旱播后上水(Z2)以及插秧(Z3)三种种植方式,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淀粉含量及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不同种植方式下,直播稻具有更高的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插秧稻具有更高的支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表现为Z2>Z1>Z3,支链淀粉含量表现为Z3>Z2>Z1。2021年Z1种植方式下NJ28直链淀粉含量最高达到21.90%,Z3种植方式下NJ28支链淀粉含量最高达到51.64%。籽粒淀粉合成积累主要与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有关,与Z3相比,Z1和Z2显著降低了AGP和GBSS活性;插秧显著提高了FY4和NJ43的UGP和SBE活性,直播显著提高了NJ28和NJ50的UGP和SBE活性;不同种植方式下,Z1对SSS活性的提高更显著。在Z3种植方式下,NJ43的AGP活性最大值为28.53 U/(g·min),较Z2和Z1提高了4.1%和8.4%,NJ28的GBSS活性最大值为10.36 U/(g·min),较Z2和Z1处理提高了11.2%和13.5%。在Z1种植方式下,NJ50的SSS活性最大值为20.05U/(g·min)。与插秧稻相比,直播稻千粒重和结实率显著高于插秧稻,但直播稻穗长和穗粒数显著降低,使得插秧稻产量均显著高于直播稻。2020年Z3种植方式下NJ50产量高达898 kg/666.7m~2,较Z1和Z2高了30.7%和39.4%。【结论】与插秧种植相比直播方式下水稻产量降低,但直播处理显著提高千粒重以及结实率,同时直播方式可以提高水稻籽粒淀粉形成关键酶的活性,增加直链淀粉含量,使得水稻籽粒总淀粉含量增加。

关键词: 水稻 直播 淀粉 淀粉合成关键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密度对胡麻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CSCD

摘要:为了探索种植密度对胡麻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以宁南山区水浇地大面积种植的胡麻品种'宁亚21号'为材料,通过设置30×105、45×105、60×105、75×105株/hm2共4个种植密度,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胡麻抗倒性和产量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升高,茎秆抗折力、茎粗、茎壁厚度和木质素含量、有效结果数和单株产量逐渐降低,产量先升高后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茎秆抗折力与茎粗、茎壁厚度、冠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木质素含量和倒伏率呈显著负相关.综合考虑增产增效,抗倒伏效果好、产量相对稳定,推荐宁南山区水浇地'宁亚21号'的种植密度为45×105株/hm2.

关键词: 胡麻 密度 产量 抗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析生乳滋气味管控

中国奶牛 2024

摘要:本文以生乳的气味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奶牛场生产过程中数据的研究和分析,对奶牛场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跟踪,检测出异常气味牛奶中的差异代谢产物。目的是阐明牛奶异味的概念、原因和解决方案,从而为减少乳制品生产中异常奶味和异味的发生提供依据。

关键词: 生乳 滋气味 产生原因 预防 解决方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份不同种质宁夏枸杞干果品质及矿物质元素综合评价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宁夏枸杞干果品质及矿物质元素含量差异与相关性研究,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筛选优良种质,为枸杞品质育种提供理论基础。以60份种质的干果为材料,测定16项品质及矿物质元素指标含量,采用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筛选核心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构建枸杞干果品质综合评价体系。结果表明,不同种质营养成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总糖含量、甜菜碱含量与Zn含量,多糖含量与Fe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与Mg、Se含量,黄酮含量与B、Zn和Ca含量,脂肪含量与Se、Mg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总糖含量与类胡萝卜素含量,蛋白质含量与Zn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因子分析筛选出9项核心指标,前8个因子累积贡献率为85.591%;层次分析将这9项核心指标分成营养因子、常量元素因子和微量元素因子三类,核心指标综合权重分别为多糖(0.138)、类胡萝卜素(0.269)、黄酮(0.373)、脂肪(0.220)、Ca(0.474)、Mg(0.606)、Fe(0.394)、B(0.123)、Se(0.403);欧氏距离为8.63时将60份种质分为五大类,因子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皆筛选出‘宁农杞3号’、‘宁农杞9号’、‘14-06-11-12’、‘14-02-03-21’和‘14-04-03-13’为优良种质。宁夏枸杞种质干果品质及矿物质元素综合评价分析,初步揭示了干果品质与常/微量元素含量间的关系,筛选出了5种优良种质。

关键词: 宁夏枸杞 干果品质 矿物质元素 核心种质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限根栽培对4个宁夏枸杞品种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经济林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宁夏中部干旱地区宁夏枸杞限根栽培提供参考,促进枸杞生态种植.[方法]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同心县王团镇典型土壤气候类型区,选择同一限根栽培条件下种植 3 a的4个宁夏枸杞品种(宁杞 1号、宁杞 7 号、科杞 6081、科杞 6082)为研究对象,探讨限根栽培模式下不同宁夏枸杞品种之间根域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并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技术和冗余分析方法研究根域土壤细菌、真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除科杞 6082 的土壤全氮含量略高于科杞 6081 外,科杞6081的根域土壤含水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全钾含量均为最高,较宁杞1号土壤分别显著高出27.41%、37.41%、17.96%、2.31%,较宁杞7号土壤分别显著高出17.42%、24.69%、15.60%、4.53%,土壤含水量、全磷含量、全钾含量较科杞6082土壤分别显著高出16.93%、10.73%、3.49%;科杞6082根域土壤的有机碳含量最高,较宁杞 1 号、宁杞 7 号和科杞 6081 根域土壤分别显著高出 26.73%、5.82%和 14.20%;宁杞 1 号和科杞 6081 根域土壤的pH值显著高于宁杞7号和科杞6082.限根栽培下4个宁夏枸杞品种土壤优势细菌门基本相同,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所占比例较大,4 个宁夏枸杞品种丰度均在 35%以上;真菌属群落组成差异较大,特别是科杞 6081 根域土壤的真菌群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RDA分析结果中科杞 6081 根域土壤的真菌门水平优势群落富集在表征土壤养分的指标周围,其他 3 个宁夏枸杞品种相对较为分散.土壤全氮含量、有机碳含量、全磷含量等与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组成和丰度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在限根栽培条件下,4个宁夏枸杞品种根域土壤的主要养分含量存在差异,对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无影响,但真菌差异较大,科杞6081 的土壤理化性质和真菌群落组成均表现出相对较大的差异.

关键词: 限根栽培 宁夏枸杞品种 土壤理化性质 细菌 真菌 微生物区系 根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地区犊牛蓝氏贾第虫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现代畜牧兽医 2024

摘要:研究旨在了解宁夏地区犊牛蓝氏贾第虫的感染情况,从5个市16个规模化牛场采集470份犊牛粪便样品,利用巢氏PCR技术对BG基因位点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宁夏地区犊牛蓝氏贾第虫的总阳性率为16.17%(76/470),固原市阳性率最高为33.33%(14/42),石嘴山市阳性率最低为6.25%(3/48)。断奶前、后犊牛阳性率分别为18.78%(40/213)和14.01%(36/257)。阳性样本中蓝氏贾第虫携带的集聚体均为集聚体E。研究表明,宁夏地区哺乳期和断奶犊牛蓝氏贾第虫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固原市肉牛饲养区阳性率较高,集聚体E是该地区犊牛流行的主要亚型。

关键词: 犊牛 蓝氏贾第虫 集聚体E 宁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六盘山区芹菜栽培对氮肥施用量的响应差异

中国瓜菜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解决宁夏六盘山区芹菜生产过程中由于氮肥施用不当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以芹菜品种皇后为供试材料,通过单因素多水平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供氮水平(0、150、300、450、600 kg?hm-2)对芹菜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氮肥施用有助于芹菜对钾素和磷素的吸收,在增施氮肥后,能够提高芹菜的植株高度、植株周长、叶柄长、干物质积累和产量,且增产范围在15.65%~33.28%.通过对产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芹菜取得最高产量时氮肥用量为394.75 kg·hm-2,最佳经济效益氮肥用量为287.07 kg·hm-2.此外,在一定范围内增施氮肥,会提高芹菜的硝酸盐、粗纤维、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TOPSIS法对芹菜的多项指标进行评价,N450处理的评分最高,N0处理最低.综上,为减少土壤环境污染,提高氮肥利用率,推荐宁夏六盘山区种植芹菜时氮肥施用量为287.07~394.75 kg·hm-2.

关键词: 芹菜 氮肥施用量 响应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对外来入侵生物番茄潜叶蛾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环境昆虫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目前已成为全世界茄科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尤其对番茄可以造成毁灭性的危害。本研究针对重大外来入侵生物番茄潜叶蛾,研究温度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综合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本研究在19℃、23℃、27℃、30℃、33℃、35℃恒温条件下,对番茄潜叶蛾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番茄潜叶蛾各虫态发育均有显著影响。19~33℃,随着温度的升高,卵的发育历期从6.20 d缩短至2.10 d, 35℃下卵期为2.90 d; 19~30℃,除了4龄幼虫,其他各龄期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1龄幼虫从7.20 d缩短至3.00 d, 2龄幼虫从6.00 d缩短至3.25 d, 3龄幼虫从5.80 d缩短至3.25 d,蛹从9.80 d缩短至4.00 d; 4龄幼虫在19℃下发育历期最长(7 d),27℃下最短(3 d)。23℃卵期、2龄幼虫、3龄幼虫及蛹的存活率均最高,分别为98%、72%、72%和71%,而1龄幼虫在19℃条件下存活率最高,4龄幼虫在27℃条件下存活率相对较高,33℃和35℃时,幼虫无法存活。在23℃条件下,番茄潜叶蛾成虫寿命最长,为22.33 d。整体而言,在19~30℃,番茄潜叶蛾能够顺利完成生活史,且各虫态的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各虫态存活率在温度23~27℃相对较高,属于番茄潜叶蛾的最适生存温度,适合番茄潜叶蛾的生长发育,33℃和35℃下番茄潜叶蛾不能完成生活史。本研究为番茄潜叶蛾田间精准的预测预报和高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温度 发育历期 生物学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