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密度与施肥对黔麦17号群体动态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密度与施肥对小麦新品种黔麦17号群体动态的影响,采用4因子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小麦新品种黔麦17号在控制密度与施肥(N,P,K)条件下的群体动态变化进行了考察,分析了不同阶段对群体发展有显著影响的栽培因子,着重对极量群体量完成天数、极限群体量、有效穗、平均单株成穗数等群体指标的形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本苗量对群体动态各项指标的影响最大,氮肥作用要大于磷肥与钾肥,肥料与基本苗的互作有一定的影响,当基本苗每增加31.2万株/hm2,达极限群体量天数缩短1.64 d,有效穗量增加12.67万穗/hm2,平均单株成穗数降低0.32穗/株。研究结果对黔麦17的精量播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不同杀菌剂对火龙果茎枯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贵州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高效、安全的杀菌剂用于生产,采用生长速率法,在室内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火龙果茎枯病病菌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在试验浓度下对火龙果茎枯病菌菌丝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药剂间抑制率也有明显差异,按照EC50值比较不同杀菌剂的毒力大小依次为50%福美双WP、50%多菌灵.硫WP、70%代森锰锌WP、70%川东甲托WP、42%克菌净WP和75%百菌清WP。其中,抑制效果最好的是50%福美双WP,其次是50%多菌灵.硫WP,75%百菌清WP效果最差。


毕节试验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示范
《贵州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农村科技服务能力,建成了毕节试验区农村科技信息网,开发了农业实用技术数据库等数据资源,结合信息服务中心、信息服务站、专家大院、农业专家服务队伍和信息员队伍建设,初步构建了毕节试验区农村信息传播服务体系,探索出了信息中心+信息服务站+种养殖大户+农户、信息服务站+专家大院+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信息服务站+专家团队+农户等有效的信息服务模式,为毕节试验区农村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毕节试验区 农村科技 信息服务体系 数据资源 信息服务模式


雪凝灾后厩肥和尿素对新植鸭茅鲜草产量的影响
《草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7-2008年进行了厩肥和尿素配合施用对新植鸭茅Dactylis glomerata栽培草地鲜草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经历了2008年年初持续20多天雪凝灾害之后,6个厩肥和尿素处理组合的鲜草产量差异显著,施厩肥30000kg/hm2与施尿素75、175、275kg/hm2的处理组合的鲜草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厩肥施用量30000kg/hm2的处理组合鲜草产量较高,其中,鲜草产量最高的施肥组合为厩肥30000kg+尿素175kg/hm2,而最经济的施肥组合应该是厩肥30000+尿素75kg/hm2。


贵州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质量分析
《种子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贵州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东部组、西部组、跨区组3组试验,2年31点次的试验精确度和品种比较精确度。结果表明,现有生产试验半数以上的试点试验精确度较高,但仍有半数以上的试验鉴别不出5%的差异,试验总体质量有待提高;同时对如何提高生产试验质量进行了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