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长期施肥对黔中黄壤碳氮活性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黔中黄壤在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碳氮变化关系,为黄壤碳氮循环理论的构建、区域土壤质量评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基于贵州省黄壤长期定位监测点,研究不同施肥措施下旱地土壤活性碳、氮演变及其耦合特征.[结果]①有机肥处理黄壤有机碳及有机氮含量均明显提升,各有机肥处理有机碳和有机氮含量较不施肥处理分别提高18%~33%和10%~30%,且随有机肥用量增加其含量明显提升.②有机肥处理有机碳和有机氮储量也显著提升,分别较不施肥处理提高6%~18%和13%~32%.③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及溶解性碳均以有机肥处理较高,较不施肥处理分别提高12%~37%、63%~95%和14%~68%;土壤溶解性氮以化肥处理略高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④微生物量碳与溶解性有机碳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和微生物量氮占土壤全氮的比例以有机肥处理较高;溶解性有机氮占土壤全氮的比例以化肥处理较高.⑤各施肥处理微生物量碳氮比均在10以上,显示黄壤中真菌较多,有机质分解较快.⑥短期内,土壤有机碳、氮与微生物量碳、氮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性;作物产量与有机氮及溶解性有机碳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性.[结论]施用有机肥有利于增加土壤碳、氮库容和提高作物产量;相比土壤有机碳、氮,土壤活性碳、氮组分较有机碳、氮是评价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变化的更敏感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种子a-亚麻酸形成及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a-亚麻酸是人体必需但不能自身合成的ω-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植物油脂。由于大宗油料作物种子油脂中ALA含量普遍较低,所以探寻新的种质资源,了解a-亚麻酸形成及调控机理,对于油脂营养膳食健康及植物油脂改良具有重要意义。种子中富含a-亚麻酸的陆生植物资源有紫苏、亚麻、杜仲、油用牡丹、奇亚、藿香、香薷、猕猴桃、星油藤等。在植物中,ω-3FAD是催化LA转化生成ALA的关键酶,ω-3FAD由在质体中FAD3及在内质网中的FAD7及FAD8组成。目前通过基因组及转录组研究已极大的丰富了ω-3FAD基因家族的鉴定及研究。其中,FAD3基因是种子ALA合成的关键基因,其表达受多个转录因子的调控,bZIP、WRI1、LEC、ABI3、FUS3、ASIL1和PKL等转录因子通过相互作用调控FAD3基因表达,决定油料作物种子中a-亚麻酸的含量。本文综述了高含量a-亚麻酸油料植物资源分布,以及主要油料植物种子中油脂脂肪组成及ALA的含量,种子ALA生物合成基本途径及关键基因,植物ω-3脂肪酸脱饱和酶类型及功能以及ω-3FAD的关键调控因子,以期为高ALA植物新资源的利用,以及油料植物脂肪酸成分改良等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a-亚麻酸 脂肪酸合成及组装 ω-3FAD基因 转录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简便烘干在水稻叶片DNA大量提取中的应用
《河南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烘干法替代液氮冷冻法研磨水稻叶片提取DNA的可行性,首先比较50℃低温烘干法与液氮冷冻法研磨水稻叶片提取DNA的扩增效果,然后进一步分析不同温度(50、60、70、80、90℃)烘干水稻叶片研磨提取DNA的扩增效果,筛选最佳的烘干温度。结果表明,水稻叶片在50~70℃下烘干磨碎所提取的DNA均能进行有效扩增,以50℃效果最佳,其与液氮冷冻法研磨叶片提取DNA的扩增效果无明显差异。水稻叶片烘干法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及实用性强等诸多优点,在DNA大量提取中可较好地替代液氮冷冻法对叶片进行制备,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水稻 叶片 简便烘干法 DNA大量提取 液氮冷冻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大球盖菇无公害栽培技术
《农技服务 》 2020
摘要:贵州生态资源优越,境内小气候环境众多,具有发展大球盖菇产业的极佳条件.为大球盖菇在贵州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撑,介绍了贵州大球盖菇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清水江鲤性腺的早期发育及Foxl2基因功能初步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清水江鲤的人工选育提供理论基础,通过组织学切片观察不同时期清水江鲤性腺,并通过RACE及RT-PCR克隆清水江鲤Foxl2基因,初步分析Foxl2的功能,以了解清水江鲤早期性腺发育及性腺发育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清水江鲤性腺发育至孵化后90d的组织学切片仍不能明显分辨性别,孵化后120d的性腺出现初级精母细胞,孵化后150d的性腺出现初级卵母细胞,孵化后240d出现精细胞;清水江鲤存在2个同源基因(Foxl2a与Foxl2b).Foxl2a和Foxl2b在清水江鲤雌性性腺的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微生物菌剂对辣椒主要病害的生物防治作用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选择4种不同微生物活性成分的生防菌剂,采用盆栽生物量测定、温室和田间小区试验对辣椒主要病害进行抗病效果及促生增产作用评价.结果表明,木霉-芽胞杆菌复合菌剂对辣椒的枯萎病、疫病、炭疽病和灰霉病防效分别达到72.2%、78.3%、71.9%和59.7%,枯草芽胞杆菌-粉红粘帚霉复合菌剂对辣椒4种病害的防效分别达到60.5%、62.1%、60.5%和50.9%;而淡紫紫孢菌菌剂只对辣椒炭疽病具有很好防效(77.5%).同时,4种微生物菌剂对辣椒植株生物量均有显著促生作用,其中木霉-芽胞杆菌复合菌剂及枯草芽胞杆菌-粉红粘帚霉复合菌剂在盆栽试验中鲜重和干重增幅分别为132.79%、190.35%和211.80%、293.84%;两者在温室及田间小区试验中比对照增产182.3%、152.7%和65.0%、23.9%.本研究表明,生防菌剂可以替代化学药剂用于植物病害的防治,同时还能够促进作物植株生长,有增产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