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300条记录
贵州省重点蚕区秋季蚕品种适应性探讨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贵州省重点蚕区秋季适宜蚕品种,根据各蚕区地理和气候条件,在每个蚕区针对性地发放3个蚕品种进行试验,收集数据分析,推荐适宜品种。试验结果初步表明,贵蚕1号适合在息烽县、凤冈县、毕节市、黄平县秋季饲养;洞庭碧波适合在息烽县、凤冈县、毕节市、黄平县秋季气温较高年景及荔波县秋季气温较低年景饲养;两广2号适合在荔波县秋季饲养。

关键词: 重点蚕区 桑蚕品种 适应性 秋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应贵阳生态环境的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比较试验探寻出适应贵阳地区特殊生态环境和气候特点栽培的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系)。试验在贵州大学农学院试验场进行,以贵农15、黔98353、黔麦15、夏繁29、"98-28"、贵单5号、黔98284-82、黔0110、"98-22"为试验材料,统计分析了株高、有效分蘖数、有效穗数、小穗数、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在各品种(系)上的差异及相关性分析,统计分析了单株产量。在本试验范围内,各性状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有效分蘖数>单株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穗长>小穗数>株高;单株产量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黔麦15、黔98353、贵农15与其他6个品种(系)都分别达到了显著差异;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有7对性状达极显著相关,有效分蘖数与穗长达极显著的正相关,而穗长与单株产量、穗粒数与千粒重、株高与穗粒数、株高与穗长、株高与有效穗数、株高有效分蘖数则有不同程度的制约关系,均为极显著的负相关。筛选出的黔麦15、黔98353、贵农15是适应现阶段在贵阳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系)。

关键词: 小麦 生育期 农艺性状 贵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土保持型牧草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节肢动物群落结构

生态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水土保持型牧草苇状羊茅节肢动物群落的系统调查,根据节肢动物群落中物种的营养和取食关系将总群落划分为天敌亚群落和非天敌亚群落(含害虫和中性昆虫),以调查到的节肢动物种类、个体数量结合各群落生态学指标分析总群落及亚群落的结构组成。结果表明:共查得苇状羊茅节肢动物139种分属68科;非天敌亚群落为总群落主要成分,相对多度为0.7661,其中优势种为同翅目昆虫;天敌亚群落相对多度为0.2339;优势种为蜘蛛类天敌。优势集中性和优势度分析表明非天敌亚群落>总群落>天敌亚群落;均匀度指数除5、9月份外,均表现为天敌亚群落>总群落>非天敌亚群落;多样性指数除4、5月份外,均表现为总群落>非天敌亚群落>天敌亚群落。

关键词: 节肢动物 群落结构 苇状羊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小麦地方种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组成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优良的种质资源应用于小麦的品质改良,利用SDS-PAGE技术对贵州省的136份地方种质进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的地方种质Glu-1位点存在较丰富的变异,共出现10种亚基和12种组合类型。Glu-A1位点存在2种等位变异:Null和1亚基,Glu-B1位点存在5种等位变异:20、13+16、17+18、7+8和7+9亚基,Glu-D1位点存在3种等位变异:2+12、4+12和5+10亚基,其中Null、7+8和2+12出现频率分别达90%、76.4%和95.6%;12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合类型中,Null、7+8和2+12出现的频率最高,达70.6%,所有的组合品质评分在5~9分,平均得分为6.01分。

关键词: 小麦 地方种质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花黑麦草的引种及其生产性能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7-2000年对多花黑麦草在贵州喀斯特地区的引种及其生产性能进行了研究。经品比试验表明,阿倍德黑麦草生长势好,分蘖能力强,产草量最高,达6710.29kg/667m2,生产及科研利用价值较高,经提纯复壮,定向培育,获得高产优质新品系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该品系农艺性状稳定,生产性能突出,种子产量稳定在50kg/667m2以上,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关键词: 多花黑麦草 引种 生产性能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利用ISSR-PCR标记技术研究甘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针对影响ISSR-PCR反应体系的5个影响因子(模板、甲酰胺、dNTP、引物、TaqDNA聚合酶)进行了甘薯ISSR-PCR体系优化的正交试验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处理10为比较好的组合,即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含稀释浓度为10倍的DNA模板,0.30 mmol/L dNTP,1.00μmol/L引物,1.00 UTaq酶,0.5%去离子甲酰胺比较适合甘薯DNA的特异扩增。

关键词: 甘薯 ISSR-PCR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黄籽油菜粒色及相关因素研究

种子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不同来源的51份甘蓝型黄籽油菜种质为材料,对粒重、色泽、种皮主要色素含量等主要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质间千粒重差异大,变幅在1.54~4.76 g之间,平均为3.65g,多数集中在3.4~3.8 g之间;影响种皮色泽的主要是黑色素和花色素,根据其含量的不同,可分为高黑色素类、高花色素类和低色素3个类群;颜色等级与千粒重种子呈显著正相关,与黑色素成极显著的负相关,与花色素的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黄籽 粒色 色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药材续随子病害的调查与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贵州省中药材续随子病害进行了调查和病原鉴定。结果表明:续随子立枯病病原由镰刀菌引起。对其选用了4种杀菌剂进行室内活性测定,其中,3%广枯灵AS对续随子立枯病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最强,500μg/mL时抑制率为96%,EC50值为20.5μg/mL。

关键词: 续随子 立枯病 抑制率 中药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FLP与SSR标记及其在油菜研究中的应用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AFLP(扩增片段多态性)标记和SSR(简单重复序列)是应用广泛的分子标记技术,从遗传多样性、品种鉴定与指纹图谱构建、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概述了这2种标记在油菜上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AFLP SSR 油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处理对山龙眼花卉红花卢卡树种子的发芽影响

种子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提高红花卢卡树种子萌发的方法,开展了不同温度和药剂对种子发芽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温度条件对提高红花卢卡树种子萌发十分关键,昼温20℃、12 h和夜温10℃、12 h的温度条件下,红卢卡树种子起始发芽时间为17~18 d、平均发芽天数约32 d、发芽率60%左右、萌发指数0.0207,在此温室下,20%PEG(Polyethylene Glycol)和100~200 mg/L GA3混合溶液浸泡18 h处理没有效果。

关键词: 山龙眼花卉 红花卢卡树 温度 药剂 种子 发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