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贵州农业科学》2000-2005年载文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2000-2005年编辑出版的40期(含增刊)《贵州农业科学》载文量、载文作者、项目论文和载文引文采用文献计量学和Excel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6年间共出版40期(含增刊4期),期均载文量32.46篇;各栏目载文量为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研究简报>专版>新品种.新方法.新技术>其他>PRA专栏;载文作者年均合作度为3.11,合著率为73.00%;发表3篇以上论文为核心作者,共有110人;载文作者系统或地区分布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阳市>8个专业所>外省>遵义市>贵州大学>毕节地区>黔东南州>铜仁地区>安顺市>黔南州>黔西南州>贵州省农业厅/贵州师范大学>六盘水市,省内7个地州(市)载文作者系统或地区分布为遵义市>毕节地区>黔东南州>铜仁地区>安顺市>黔南州>黔西南州>六盘水市;共计刊载项目论文476篇,占载文数的36.67%;均篇引文数为4.01篇。
关键词: 载文量 载文作者 项目论文 载文引文 载文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籽粒的收获适期
《贵州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3—2005年对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进行了开花至花后30d内的籽粒灌浆,脱落现象的研究。结果表明: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千粒重和脱落率与花后天数的关系均符合Log1st1c理论曲线。单穗籽粒干物重最大值出现在花后18~24d,花后15~18d的种子已具有较高发芽率(64.3%~91.1%),与以后各期收获的种子间无显著差异,但以花后18~21d的种子发芽苗质较好。据此,独山地区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种子的最佳收获期为花后18~21d。


氮磷钾配施对杂交玉米新品种黔单21产量的影响
《种子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钾用量及其配比对杂交玉米新品种黔单21产量的影响,探索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量和配施比例。结果表明:黔单21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量是N11.1 kg/667 m2,P2O57.5 kg/667 m2,K2O7.5 kg/667 m2,产量达686.11kg/667 m2,纯收入达641.80元/667 m2。较不施肥处理、P2K2、N2P2、N2K2处理分别增产176.02%、50.88%、50.88%和25.33%。较不施肥、P2K2、N2P2、N2K2处理分别增收525.10、550.10、329.53、265.0元/667 m2。氮磷钾的增产增收效果从高到低的排列为:氮>钾>磷。


辣椒SRAP-PCR反应体系主要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和正交设计优化
《种子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SRAP标记是一种新的分子标记技术,建立和优化所研究物种的SRAP反应体系是应用SRAP标记的技术关键。本研究以3个辣椒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对辣椒SRAP-PCR反应体系的5个主要影响因子(Taq酶、Mg2+、模板DNA、dNTP和引物浓度)设置8个不同的水平梯度,筛选出比较适宜的Mg2+、dNTP、Primer、Taq酶、模板DNA浓度的范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L16(45)正交设计对辣椒SRAP-PCR反应体系的五因素在四个水平上进行优化实验,得出了如下的优化体系:25μl体系中包含1.5mmol/L的Mg2+、0.2mmol/L的dNTP、0.1μmol/L的单条引物、1U的Taq酶和60ng的模板DNA。经用24个辣椒材料进行扩增验证,该体系检测的结果重复性好,稳定性强。因此,本试验所获得的优化体系适用于辣椒的SRAP分子标记研究。


特殊用途桑蚕品种渝黔绿茧对比试验
《贵州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加快特殊种质资源的利用,按桑蚕普通种品种区试设计要求,对绿茧品种进行室内品比与生产区域试验。品比结果表明,蚕种孵化整齐,蚕儿发育整齐度高,健康性好,壮蚕食桑快,食桑活泼,踏桑少,老熟整齐,营茧快,茧型整齐匀正,茧色内外层一致,淡绿色,茧丝长1100 m左右,解舒率80%左右,出丝率16.5%,解舒丝长900 m左右;蚕丝淡绿色,整根丝深浅一致。生产区试结果表明,蚕种孵化整齐,蚁蚕体色黑色,小蚕共育蚕儿发育整齐,健康性好,抗逆性强,张种产茧量较高,适应贵州中海拔以下蚕区的养蚕环境。


引进果蔗新品种(系)区域试验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4个果蔗新品种(系)贵引07-15、贵引07-16、黔蔗00-126和贵引07-04在贞丰、兴义、望谟进行了区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4个新品种(系)在海拔800 m以下不同类型土壤上种植均比较适宜,其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尤其是贵引07-15、贵引07-16和黔蔗00-126表现突出,蔗茎产量较黔糖3号增产28%~35%,较罗汉蔗增产140%~152%;蔗糖分含量较黔糖3号增加0.7~1.11百分点,较罗汉蔗增加0.9~1.31百分点,且增产增糖均达极显著水平,具有进一步研究和生产示范价值。
关键词: 果蔗新品种(系) 区域试验 农艺性状 产量 含唐量


辣椒新品种黔辣1号的选育
《贵州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黔辣1号是从独山县地方农家自留种栽培地中筛选的优良单株经自交定向选育的干鲜两用常规品种。该品种早熟。2007年贵州省辣椒多点区域试验产干椒222.2 kg/667m2,比对照种高1.26%;2008年多点区试产干椒292.95 kg/667m2,比对照种高17.04%;2年平均产干椒257.58 kg/667m2,比对照种增产9.67%;2008年生产试验产干椒383.97 kg/667m2,比对照增产26.76%。平均生育期200 d左右。株高63.07 m,株幅57.1 cm。初花节位11~13节,分枝次数为16.91次,叶色深绿,花冠白色,单株挂果30个左右,果实单生向下,青熟果绿色,红熟果鲜红,果形羊角形,果面光滑。果长14.7 cm左右,横径1.7 cm左右,果柄长5 cm左右,平均单果鲜重12.83 g,单果干重2.92 g,单果种籽数95粒左右,千粒种籽重6.87 g。抗倒伏能力强,辣味中等,适宜于贵州省遵义市、毕节地区中东部、贵阳市、黔南、黔东南适宜区域及相似生态地区栽培。


贵州省主要经济鱼类种类及开发应用前景
《贵州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贵州省主要经济鱼类种类和资源量进行调查,基本掌握了贵州省主要经济鱼类有34种。其中,鲤科鱼类22种,占64.7%;鲿科鱼类5种,占14.7%;鲶科、鮨科及鳢科鱼类各2种,各占5.9%;长臀鮠科鱼类1种,占2.9%。主要分布于乌江、赤水河、沅江、北盘江、红水河、柳江等水系。主要土著名特优经济鱼类资源年产量1 977 t。目前,国内对翘嘴鲌、鲤、鲫、大口鲇、鲇、黄颡鱼、瓦氏黄颡鱼、长吻鮠、斑鳜、乌鳢和月鳢11种鱼类的研究已较成熟;对中华倒刺鲃、白甲鱼、瓣结鱼、华鲮、唇鲮、昆明裂腹鱼、四川裂腹鱼、岩原鲤、鲤、鲫、斑鳠、长臀鮠和大鳍鳠13种鱼类开展了养殖和繁殖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突破;适宜进行开发的鱼类有中华倒刺鲃、白甲鱼、华鲮、昆明裂腹鱼、四川裂腹鱼、岩原鲤、斑鳠、长臀鮠和长吻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