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底拖网资源调查的昼夜误差分析
《海洋水产研究 》 1997
摘要:利用1985和1986年秋季底拖网资源调查数据,分析了昼夜平均渔获量的差异,采用Bray-Curtis系数测量其不相似性。结果表明,除底层鱼类外,总平均和中上层鱼类平均渔获量昼夜差异显著,白天平均渔获量远高于晚上,特别是中上层鱼类相差10余倍,主要种类的差异亦较大。底层鱼类昼夜调查差别较小,基本能够代表资源的分布状况和资源量指标,而中上层鱼类则不适合于用底拖网进行调查。用底拖网和声学调查相结合可以同时进行底层和中上层鱼类资源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海带鱼资源状况、群体结构及繁殖特性变化的研究
《中国水产科学 》 1997
摘要:本文根据1960年~1994年东海区带鱼渔获量统计和带鱼生物学测定资料,结合历年东海带鱼渔汛变化情况,对东海带鱼资源状况、群体结构及繁殖特性变化进行了研究。东海带鱼资源遭受严重破坏,主要反映在带鱼群体组成日趋不合理,带鱼低龄化、小型化以及生长型捕捞过度现象十分明显。无论是夏秋汛或是冬汛生产,渔获带鱼的肛长组成和体重组成分布,均出现逐年小型化现象。带鱼的年龄组成序列缩短,由六十年代初期的1~7龄组缩为九十年代初的1~4龄组。东海带鱼的繁殖特性变化也较明显,带鱼个体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均较明显提高。带鱼的生长速度加快,其中体重的增长速度显著大于肛长的增长速度。带鱼性成熟的个体肛长和个体初次性成熟最小肛长趋小。本文还分析了近年来东海带鱼渔获量逐年增加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合理利用带鱼资源的管理意见。
关键词: 带鱼,资源状况,群体结构,繁殖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海蓝点马鲛种群鉴别研究
《水产科技情报 》 1997
摘要:东海海区的蓝点马鲛是否为同一种群,通过广泛采集样品——东海北部(30°30~32°30N)、东海中部(28°30~30°30N)和东海南部(26°00~28°30N),共10批,计390尾,按三组作形态学测量;经差异系数(C.D)、均数差异显著检验和聚类分析等处理,结果表明,分布在东海海区北、中、南部的蓝点马鲛为同一种群。
关键词: 蓝点马鲛,东海,种群鉴别,形态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虾病毒病研究现状
《中国水产科学 》 1997
摘要:对虾病毒病研究现状STATUSOFSTUDYONVIRALDISEASEINPENAEIDSHRIMP赵永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州510300)ZhaoYongquan(SouthChinaSeaFisheriesInstitute...
关键词: 对虾,病毒病,研究,现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鱼生长激素单抗免疫亲和柱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生物化学杂志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用纯化的草鱼生长激素单克隆抗体偶联到CNBr活化的Sepharose4B凝胶上,制成约10ml的亲和层析柱.用该柱一步纯化了重组鲤鱼生长激素基因的表达产物.偶联有13.65mg单克隆抗体的亲和柱一次可纯化得到约0.7mg重组鲤鱼生长激素.酶联免疫受体测定表明它具有强烈的生物学活性,SDS-PAGE表明它为单一蛋白带,分子量约为22000.
关键词: 草鱼生长激素单克隆抗体 免疫亲和柱 重组鲤鱼生长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