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田生长期全程高温胁迫对杂交水稻生育后期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杂交水稻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5个杂交水稻组合为材料,以自然条件下大田生长为对照,通过玻璃温室研究了大田生长期全程高温胁迫对杂交水稻生育后期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生长期高温胁迫引起各组合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较大田对照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对结实率的影响最大,最终导致产量显著下降。高温条件下水稻叶面积指数和净光合速率都不同程度下降,植株干物质生产减少,茎鞘物质转运受阻,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转换率都显著下降;高温条件下抽穗后的茎鞘物质输出率、转换率与品种耐热系数均呈显著正相关,耐热性较强的品种能在高温胁迫后保持较高的茎鞘物质转换率。在高温胁迫下,孕穗期SOD活性增强,叶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但随着高温持续时间的延长,灌浆期SOD活性急剧减弱,叶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迅速下降。MDA含量升高,膜脂过氧化加剧,耐热性弱的品种更为明显。


基蘖肥与穗肥比例对杂交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种子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中迟熟杂交稻品种黔优18为材料,在总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研究在水稻生长的前后期(基蘖肥与穗肥,穗肥分别在水稻倒5叶叶龄期与倒3叶叶龄期施用)不同比例氮肥施用量,对水稻吸收利用、群体质量、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干物质积累量均与前后期氮肥施用比例呈抛物线关系,基蘖肥与穗肥所占总氮比例过高过低均不能获得最高产量、氮素利用率、最优群体结构;其中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5∶5、6∶4获得高产,产量分别达836.36 kg/667 m2、813.87 kg/667 m2;成穗率高,齐穗期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最高,氮素的农业利用率也显著高于其他比例,计算出当地百公斤稻谷吸氮量1.85 kg。


不同荫蔽条件对小叶女贞JH9816性状的影响
《种子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园林绿化植物小叶女贞JH 9816进行不同荫蔽条件试验,观测不同处理小叶女贞JH 9816试验材料的叶长、叶宽、株高、冠幅、分枝数、节间长等主要园艺性状。结果表明:半遮荫处理有利于小叶女贞JH 9816植株长高,对节间长影响不明显。全遮荫处理对株高影响最小,但叶面积最大,节间长随季节有明显变化,但两种处理与对比试验差异不明显,其性状较稳定,可在栽培中用于不同的环境条件。


贵州省水稻区试20年的回顾与小结
《种子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总结回顾了贵州省水稻区试20年来的发展与成效,分析了水稻区试的重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进一步抓好区试工作的设想与建议。


优质两系杂稻黔两优58的选育
《种子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黔两优58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利用两用核不育系2136S与恢复系M 86配组而成,于2004年4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两年贵州省早熟组杂稻区试鉴定,平均单产8.51t/hm2,生产试验平均单产8.28t/hm2;2002~2004年,在贵阳进行3年高产栽培试验,平均单产达10.985t/hm2。2003~2004年实现12.0t/hm2的超高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