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300条记录
贵州省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问题的思考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提高其农业生产的科学水平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贵州省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对贵州省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贵州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职业教育 农民培训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构建贵州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的思考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结合国家启动茶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从茶树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病虫害治理与病毒资源调查与利用、制茶工艺及机具和茶史与茶文化等方面对贵州茶叶产业技术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构建贵州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的设想。

关键词: 茶叶 产业技术 体系建设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物柴油是一种环保、高效、多功能、可再生能源。概述了生物柴油的用途优越性,及国外对生物柴油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我国在生物柴油研发和生产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前景,并且提出了发展生物柴油的一些战略措施。

关键词: 生物柴油 产业现状 发展前景 战略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杂糯间栽防治稻瘟病试验示范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出符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和饮食习俗的防治稻瘟病的杂糯间栽种植组合,采用3个水稻主栽品种分别与1个优质感病糯稻品种按6∶1和4∶1的比例搭配种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间栽模式均能有效降低优质高感糯稻品种稻瘟病的发病率,平均防效达88%,平均增加产量32.17 kg/667m2。经田间防效和产量对比分析,"6+1"间栽模式更适合于当地的水稻栽培模式。可作为雷山县稻瘟病综合防治的措施推广应用。

关键词: 水稻 间栽 稻瘟病 防效 示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朝天椒自交系表型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综合生产性能表现较好、性状差异较大的6个朝天椒自交系,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15个杂交组合,对果长、果宽、单果重、果皮厚、株高、始花节高、单株结果数、单果种子数和单株产量等9个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果宽、果皮厚、单株结果数、株高、单果种子数、单果重、始花节高主要由基因的加性效应起作用,单果种子数和果长主要是受非加性基因作用;纵观朝天辣椒6个自交系,以024号的综合性状配合力最好,其配组的杂交组合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相对较高。

关键词: 朝天椒 自交系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遗传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川西北高原不同野生垂穗披碱草种群穗部形态研究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分布于川西北高原的12个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种群的15个穗部形态性状进行了研究.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12个种群穗部形态学性状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H′=1.868),且遗传多样性主要集中在种群内部(71.91%)大于种群间遗传变异(28.09%);聚类分析把12种群的材料聚为4类;主成分分析表明小稳宽、小穗长、外稃长、内稃长、穗长、单稳重和穗节数是造成12个种群垂稳披碱草稳部特征差异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垂穗披碱草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穗部形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产茧量与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方法,对18个家蚕纯种的万蚕产茧量和10个主要数量性状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性状对万蚕产茧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的次序依次为:全茧量>茧层量>单蛾卵量>四龄结茧率>良卵率>死笼率>普茧率>健蛹率=茧层率>同宫茧率。可为家蚕纯种的定向培育和选育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家蚕品种 产茧量 性状 灰色系统理论 关联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的耦合性研究及对贵州农业发展的建议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区域创新本质上是区域经济行为。从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相互联系的视角,对两者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贵州省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创新能力 耦合性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效快速评价方法初探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快速评价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采用687.5 g/L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和对照(清水)3个处理对马铃薯叶片上病斑扩展距离和霉层产生情况进行了试验,且与传统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处理病斑扩展距离理论抽样数分别为16、18和17个病斑;药后1 d不同处理病斑扩展距离开始有差异,药后2 d两药剂处理与对照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药后3 d不同处理之间病斑扩展距离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病斑上霉层产生情况也有显著的差异;此结果与第2次药后7 d的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差异一致。该方法可作为快速评价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 杀菌剂 马铃薯 晚疫病 病斑扩展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油菜黔油22号氮素运筹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氮素对杂交油菜黔油22号产量的影响及提高氮素的利用率,进行了氮素运筹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基肥和苗肥用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蕾薹肥及初花肥施用比例对黔油22号产量和单株有效角果数的影响呈相同趋势,即随着蕾薹肥用量的增加及初花肥的降低,产量和单株有效角果数逐渐增加。因此,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的蕾薹期,是决定黔油22号产量的关键施氮期,获得高产的氮素运筹最佳措施是基肥∶苗肥∶蕾薹肥∶初花肥比例为2∶3∶4∶1或2∶3∶3∶2。

关键词: 杂交油菜 黔油22号 氮素 运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