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植物逆境生物学中的蛋白质组学技术运用探析
《现代园艺 》 2022
摘要:逆境胁迫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对植物生长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现阶段揭示植物的应答胁迫分子的机理已经成为人们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而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能揭示不同胁迫状况下,植物蛋白质的具体表达情况,有助于帮助人们深入了解环境胁迫下的植物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及植物响应胁迫机理,介绍了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概述了植物逆境胁迫适应机制在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展望了低蛋白质组学在植物逆境生物学领域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生物胁迫;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河地区气象因子对大豆品种黑河43产量构成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2
摘要:目前国内种植面积最大的大豆品种黑河43,产量多年表现较稳定,为探索气象因子对其产量构成的影响,本研究利用2017-2021年连续5年黑河市气象局所观测的气象因子数据,监测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试验基地中黑河43的产量构成因子,对气象因子与产量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适合黑河地区的大豆产量预报模型。结果表明:黑河43产量构成与6月平均温度和7月降水量正相关性较强,与9月降水量和7月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黑河43产量构成的气象因子回归方程Y=3 048.903-3.573X1+2.387X2-3.099X3+0.03X4,表明7月日照时数(X1)、6月降水量(X2)、9月降水量(X3)、7月平均温度(X4)对黑河43的产量构成具有显著作用。该回归方程可有效监测大豆品种黑河43的产量情况,并预测其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地区葡萄生产关键技术
《落叶果树 》 2022
摘要:黑龙江省地处中国北部边界高寒地区,无霜期短,有效积温低,春季干旱大风,夏季雨量集中,冬季寒冷干燥。随着科技的进步,在此特殊气候条件下,葡萄一年栽苗、二年结果、三年丰产已成为常态,栽培葡萄现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首选的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笔者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了葡萄生产管理的关键技术,为葡萄安全优质生产提供参考。1 葡萄建园1.1 品种及苗木选择葡萄品种的选择关乎着葡萄园未来的命运。必须慎重,切忌盲目跟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鸽圆环病毒和鸽疱疹病毒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中国家禽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建立同时检测鸽圆环病毒(PiCV)和鸽疱疹病毒(PiHV)的双重PCR,试验参照GenBank中两种病毒的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同时检测2种病毒的双重PCR技术.结果显示:该PCR可同时扩增出269bp(PiCV)和505bp(PiHV)目的条带,对鸽Ⅰ型副黏病毒、鸽痘病毒和禽腺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对PiCV和PiHV的最低检出量分别为1.45×104 copies/μL和1.45×103 copies/μL,敏感性较高;利用该方法对黑龙江省部分鸽场88份疑似样品检测显示,PiCV和PiHV感染的比例分别81.8%和36.4%,双重PCR与单一PCR的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使用便捷,对于PiHV和PiCV的临床快速检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籽粒主要品质性状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 2022 CSCD
摘要:玉米是全球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提高玉米籽粒品质是当今世界玉米育种领域高度关注的问题.因为传统常规育种方法具有育种时间长且转化率低等限制因素,所以解决这一问题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育种.为了给今后玉米品质性状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参考,本研究总结了国内外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的QTL定位、分子标记辅助改良和候选基因克隆及转基因技术应用的相关研究进展.指出玉米优质基因资源的利用还不够充分,现有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今后应改进育种方法和品质鉴定技术,以缩短玉米育种周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早熟、优质抗逆、高产大豆新品种佳豆68
《中国种业 》 2022
摘要:为了选育超早熟、优质、抗逆、高产、适宜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下限种植的大豆新品种,以黑河45为母本、华疆2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佳豆68大豆新品种。该品种2022年在黑龙江省审定推广。佳豆68蛋白质含量40.58%,脂肪含量20.20%,蛋脂总和60.78%,中抗灰斑病,区域试验中较对照品种黑河49增产11.6%,生产试验中较对照品种黑河49增产10.5%,生育日数95d左右,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下限≥10℃活动积温1850℃区域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