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胍基乙酸的理化性质、代谢途径及其在牛羊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黑龙江畜牧兽医(上半月)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胍基乙酸是动物体内肌酸合成的前体物质,参与动物的肌肉合成与能量代谢.在生猪和家禽生产中应用广泛,在反刍动物生产中也逐渐被开发利用.胍基乙酸应用于畜禽养殖具有影响糖代谢、提升机体抗氧化性能和影响氨基酸代谢功能等作用,可以提高动物生长性能和改善胴体性状.在反刍动物中,主要发挥减少皮下脂肪沉积、提高肉品质的作用.文章综述了胍基乙酸的理化性质、代谢途径及其在牛、羊生产中的应用现状,旨在为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利用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强筋小麦龙麦35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2
摘要:为提升东北春麦区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龙麦35的原粮"量质兼用"利用价值,本研究以强筋小麦品种龙麦35为试验材料,调查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龙麦35产量和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能量及最大抗延阻力等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龙麦35产量在年度间存在显著差异,且两年间均表现为施氮量75 kg·hm-2处理大于施氮量90 kg·hm-2处理.产量随着种植密度增加有减小的趋势,650株·m-2处理龙麦35的产量最高.龙麦35品质性状表现为施氮量75 kg·hm 2处理略低于90 kg·hm-2处理,但两个施氮量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3种种植密度对龙麦35品质的影响不显著.说明施氮量75 kg·hm-2和种植密度650株·m-2是龙麦35保质增产关键栽培技术中较为适宜的施氮量和种植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仙客来枯萎病药剂防治效果初探
《中国植保导刊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可有效防治仙客来枯萎病的药剂,防治田间施药试验,比较各药剂处理的防病效果.结果 表明,第3次施药14 d后,多菌灵·福美双的防治效果最为突出,相对防效达83.65%;嘧菌酯·咯菌腈防效次之,为75.99%;其他施药处理的防效在18.66%~52.83%之间.推荐使用多菌灵·福美双防治仙客来枯萎病.
关键词: 杀菌剂;仙客来枯萎病;田间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旱穴播机施肥装置的设计
《农机使用与维修 》 2022
摘要:为2BDH-10型同步施肥水稻旱穴播机设计了品字型组合分层开沟施肥装置.提出品字形排列的开沟、分层施肥方式,进行了深施基肥与种肥结合的施肥装置设计,满足北方水稻旱穴播同步施肥的农艺要求,设计了滑刀式施肥开沟器及小型排肥器等关健部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生育期组鉴定分组方法的比较研究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以往研究中的大豆生育期组鉴定方法进行比较,为选择适宜的鉴定方法提供参考。分别应用区间法、聚类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对90份大豆品种进行生育期组鉴定。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能较好地对供试品种进行分组。聚类分析法适用于待分组材料熟期类型丰富、数量均衡,但标准品种的数量较少,生育期组值不精确的情况,其分组的临界值需要根据生育期组的组间距离进行校正。区间法适用于各组内标准品种生育期严格以生育期组的中位数对称分布,对分组临界值界定比较准确。回归分析法适用于标准品种生育期组值精确,标准品种数量较多的情况,可以精准地鉴定供试品种的生育期组。任何鉴定方法的结果都应以确定标准鉴定地点为前提,其鉴定结果应该符合生育期组定义的组间距离等要求。通过三种鉴定方法的对比,分析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情况和结果,为各地大豆生育期组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5份利用美国杂交种创制的玉米种质基础归类及应用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2
摘要:为促进优良玉米自交系选育,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室以美国先锋公司玉米杂交种作为种质基础,运用不同选育手段进行改良选系,成功筛选出一批具有抗病抗逆、品质优良、脱水快等优点的种质资源.本文选取其中15份种质有针对性地进行血缘划分,明确种质隶属群.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玉米遗传育种课题组利用杂种优势选育出具有代表性的玉米杂交种二环系1064、N L881和0999,进一步成功选育出玉米新品种嫩单23、嫩单27、嫩单29和嫩单35,在黑龙江省中晚熟组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缩短了与国外品种的差距.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血缘划分;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稻中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胺的残留
《中国农学通报 》 2022 CSCD
摘要:为了监测水稻中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胺的残留量,本文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的QuEChERS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UPLC-MS/MS)同时测定糙米、稻壳、秸秆中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胺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样品经乙腈水振荡提取,PSA或C18净化,UPLC-MS/MS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MRM)下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胺最佳提取溶剂为50%乙腈水,提取方式为振荡提取,选择C18作为糙米提取液的净化剂,PSA作为稻壳和秸秆提取溶剂的净化剂。氯虫苯甲酰胺在0.1~100μg/L、噻虫胺胺在0.1~5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两种农药在糙米、稻壳和秸秆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83.2%~105.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2%~10.1%;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胺在糙米中定量限为0.005 mg/kg,在稻壳和秸秆中均为0.025 mg/kg。该方法前处理过程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同时检测糙米、稻壳、秸秆中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胺的残留量。
关键词: 氯虫苯甲酰胺 噻虫胺 分散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