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谈肉兔养殖业

中国养兔杂志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谈肉兔养殖业江苏省农科院牧医所210014谢云敏(一)兔肉营养丰富,有特有的食用价值,肉质细嫩,容易消化,消化率达85%,高于其它肉类,是理想的动物食品。兔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质量好,以干物质计算,兔肉含蛋白质高达70%,比猪、牛、羊肉的蛋白质含量都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钝化菜粕影响肉鸡增重及若干生化指标的综合评价(续)

江苏农业科学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钝化菜粕影响肉鸡增重及若干生化指标的综合评价(续)包承玉,邵春荣,刘明智(江苏省农科院牧医所南京210014)(二)血清T4、T3含量T4(四碘甲腺原氨酸)、T3(三碘甲腺原氨酸)为甲状腺激素,T4脱碘后成T3发挥生理作用。T3的活性比T4大好几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动物轮状病毒研究概况

江苏农业科学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我国动物轮状病毒研究概况何孔旺,何家惠(江苏省农科院牧医所南京210014)一、流行病学自1982年我国首次分离到水牛轮状病毒后,已相继发现猪、犬、羊、奶牛、黄牛、牦牛、兔以及鸡轮状病毒。据对华东地区牛、猪血清中轮状病毒抗体的调查,奶牛、黄牛和猪群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猪日粮中菜籽饼的合理应用试验

江苏农业科学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用大约克×湖猪二元杂交猪50头,体重约45kg,分成1个对照组和两个试验组,每组10头。菜籽饼配比前期为0,8%,15%;后期为0,8%,10%。分别饲喂30天、18天。结果指出:全期日增重依次为729.2、695.9、648.0g,组间无差异(P>0.05),饲料报酬依次为3.87:1、3.997:1,4.36:1,试验1、2组比对照组饲料利用率低3.3%、12.6%,其中能量和蛋白质利用率低5.3%、7.3%和3.9%、14.8%。最终经济效益概算,每头猪毛利以日粮中配入8%菜籽饼组最高,比对照组多收入9.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蝇花斑眼品系W~(aR84h) 89b10的表型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

动物学研究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探讨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花斑眼品系WaR84h89b10的表型特征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该品系具有位置效应所特有的染色体重排,温度反应、基因表达与异染色断裂位置有关等基本特征。此外,还发现89b10为W基因的调控基因,定名为R(w)w,它位于W基因下游4─5间。该品系花斑眼表型的形成是由于In(1)4D,5B断裂处异染色质专一蛋白扩增,使其附近的R(w)w基因部分失活,不能正常表达而影响了W基因的正常表达所致。

关键词: 果蝇,花斑,位置效应,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冬小麦生产之前瞻

作物学报 199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作物模型与大气环流模型(GCM)耦合,评价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冬小麦生育期、产量和灌溉需要量的影响,并采用一种农业经济模型,就研究区域未来冬小麦总产的变化进行估计;还根据若干农业气候指标,分析当CO_2倍增时研究区域冬小麦生长期干湿状况的改变,种植界线可能发生的地理位移,以及品种布局和种植制度的演进趋势等;最后提出为适应气候变化而应采取的若干战略对策。 本文的结果不是一种预测,应将其理解成是对今后气候变化影响我国冬小麦生产的范围和程度加以合理的估计。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冬小麦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味山楂脯的制作

山西果树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多味山楂脯的制作山楂由于Vc含量高,并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等生理活性成分,因此具有帮助消化、软化血管、制约血脂、降低血压等功效。随着人们自觉保健意识的增强,对其需求量日趋扩大。近年来山楂生产发展非常迅速,产量大幅度增加,但是用于直接鲜食的数量相对不多,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群体叶面积动态类型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以杂交中籼稻汕优63和中粳稻盐粳2号为材料,通过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栽插密度,研究群体叶面积消长动态和株型、产量形成的关系。主要结果:1.方程可以描述群体叶面积动态过程,根据水稻主要生育时期的LAI大小及其生长动态变化,可以分为5种叶面积动态类型,Ⅳ型是最合理的叶面积动态类型。2.在合理群体叶面积动态条件下,合理株型为倒2、3叶较长且挺立,倒4、5叶较短,抽穗期单茎茎鞘重高。3.在较大的LAI基础上提高单茎茎鞘重,并协调抽穗期的LAI和单茎茎鞘重是超高产的途径。

关键词: 水稻;群体叶面积动态;株型;单茎茎鞘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吡虫啉对褐稻虱的生物活性及防治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新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杀虫剂吡虫啉对褐稻虱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其毒力是扑虱灵的9倍,室内残效期为25天左右。亩用25%吡虫啉10g喷施,对褐稻虱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施药3天后药效一直维持在95%以上,田间持效期达45天左右。该药对蜘蛛等天敌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马歇特和农得时混配剂在直播稻田的除草效果和安全性

杂草科学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新马歇特和农得时混配剂在直播稻田的除草效果和安全性吴竞,李永丰,李秀梅,周复达,周恒昌(江苏省农科院杂草研究中心南京210014)(武进县农科所)(仪征市农资公司)水稻直播是省工、节本的水稻栽培方式。近年来,随着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直播稻面积正在逐步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