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豆几个突变性状的遗传研究综述
《遗传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突变在作物育种和遗传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在育种上,诱发突变已成为各种作物创造原始材料的主要方法之一.运用突变因子可以创造出具有遗传多样性的育种材料.突变在大豆育种中尤为重要,因为该作物人工杂交的效率很低,获得大量杂交种很困难,因此给大豆有益特征和性状的重组带来很大局限性.在遗传上,突变主要用作标志性状.目前大豆上已经获得许多有育种利用和遗传研究价值的突变体.本文就其中几个突变性状的遗传研究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利用禾谷镰刀菌粗毒素筛选抗小麦赤霉病突变体
《江苏农学院学报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以赤霉粗毒素为选择剂筛选小麦抗赤霉病的细胞突变体,结果表明:小麦幼胚(穗)愈伤组织抗(耐)赤霉粗毒素的最佳选择浓度为(0.5~0.6)x10 ̄(-4)mol/L。在此浓度下,不同基因型的幼胚(穗)出愈率和愈伤组织对粗毒素的反应有差异,在10 ̄(-3)~10 ̄(-5)mol/L浓度范围内,愈伤组织的存活率随浓度的升高而下降。经毒素处理后的耐毒素愈伤组织较对照稍小、略紧密、微黄色,继代于不含毒素的培养基上能很快恢复生长,与对照相当,但继代于含同样浓度毒素培养基上,存活率下降95.2%。经0.6x10 ̄(-4)mol/L毒素处理30d后,各基因型的耐毒素愈伤组织成苗率在20%~35%之间,多数耐毒素愈伤组织生理上受到伤害,失去分化成苗的能力,从抗(耐)毒素的细胞系中已筛选获得田间抗性优于原供体品种的R_1代植株9株,R_2代植株25株。


麦后移栽棉科学施用硼肥的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硼肥施用量对棉株氮素营养状态、氮肥利用率、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氮硼比值为500时,棉株含氮量为6136mg/微区;其施硼效应为925mg/微区,棉株吸收的肥料氮量为1767mg/微区,吸收的土壤氮量为4369mg/微区;氮肥利用率54.1%;籽棉产量248.5kg/亩,均为各处理最高值。在兴化地区氮硼比值控制在400~700范围内,施硼效应、增产潜力较大。


全面转换农业科研单位后勤服务运行机制的探讨
《农业科技管理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全面转换农业科研单位后勤服务运行机制的探讨郭忠仁(江苏省农科院综合服务中心 南京 210014)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和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精神,本着管理和服务分开,实行小机关、大服务模式,院党委于今年初对我院机关机构进行了改革,成立了综合服务中心,以...


豚草在南京中心的发生及化学防除技术
《杂草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豚草在南京中心的发生及化学防除技术陆秋华,江荣昌,张文明,于惠兰(江苏省农科院杂草研究中心南京210014)豚草(Ambrosiaartemisiifolia)和三裂叶豚草(Ambroisafrifida)是两种影响人类健康和农业生产的危险性杂草,属...


禽用重组活载体苗研究进展
《中国兽医杂志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禽用重组活载体苗研究进展钱建飞(江苏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南京210014)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生物高新技术研制出了许多新型疫苗,如基因工程苗(包括基因工程亚单位苗、基因缺失苗和重组活载体苗)、合成肽苗和抗独特型抗体疫苗等。这...


甘蓝型油菜白花新资源—91Ⅰ1110
《作物品种资源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甘蓝型油菜白花新资源—91Ⅰ1110芸薹属作物中,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花瓣颜色多为黄色。但在甘蓝、埃塞俄比亚芥中存在白花品种类型。另外在芸薹属近缘属一萝卜属中也存在白花品种类型。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在油菜育种上的应用,远缘杂交技术的发展,外源基因向栽...


稻曲病的侵染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
《植保技术与推广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稻曲病的侵染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陈志谊,陈毓苓(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210014)稻曲病是由Ustilaginoioleavirens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近几年来,随着粳稻和籼粳杂交稻的推广和利用,稻曲病的发生、为害日益严重,已成为水稻穗期的一种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