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14)C标记秸秆和根茬在淹水及旱地土壤中的矿化特征

土壤通报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结果指出,~(14)C标记的秸秆在淹水土壤中的年矿化量较旱地土壤中的高。旱地土壤中~(15)C秸秆前期矿化较淹水土壤快,但半月以后,均低于淹水土壤。不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秸秆施用量与土壤有机质年矿化率之间呈显著性正相关,表明有机肥施用量愈大,土壤有机质矿化愈快。~(14)C秸秆配合无机氮肥施用,可提高~(14)C秸秆碳的矿化量。本文初步回顾了国内外有关文献,认为有机肥在水田和旱地中的分解特征似还未清楚.由于影响因子较为复杂,对于一些基本概念,如淹水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和积累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阐明。

关键词: ~(14)C秸秆 ~(14)C根茬 土壤水份 矿化 C/N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甘膦加WST 4202助剂对杂草的防除效果

杂草科学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草甘膦加WST4202助剂对杂草的防除效果许小龙,韩丽娟,黄祥麟,王强,顾中言(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南京210014)草甘磷是一种内吸传导灭生性茎叶处理除草剂,目前主要用于桑、茶、果园和一切非耕地杂草的防除。WST—4202助剂是阳离子和非离子的复合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品种源库性状演变分析及其在育种中的利用

江苏农业科学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自70年代以来,江淮下游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和正在发展的小麦品种,在其库性状的遗传演变中,穗粒数增加较快,成为决定产量的首要因素,而千粒重增幅较缓,亩穗数呈现低一高一低的变化。在源性状方面,高产品种在花期生物量较大的基础上,花后积累量骤增,生物产量也随之大幅度增大,它们对产量起着主导性作用。小麦经济系数在低中产时提高较多,中高产时提高较少。高产品种的株高矮化较少,旗叶面积与产量无关,但旗叶干重对产量作用较大。鉴于在品种的遗传演变中,源性状的变化远大于库性状,本文指出,未来品种改良应充分注重源性状的选择,而在策略上,宜在稳定生物产量的同时(1000~1100kg/亩),着重提高经济系数(0.46以上)。此外,还探讨了相应的产量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农药双爱士防治菜蚜、棉蚜的效果(初报)

江苏农业科学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新农药双爱士防治菜蚜、棉蚜的效果(初报)钟定亮,钟昕(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南京210014)(常州科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双爱士是氰戊菊酯的高效SS异构体,国内首次由江苏省常州科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和广西荔浦永丰化工厂联合生产。主要用于防治棉花、果树、蔬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的多途径开发增值

江苏农业科学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玉米的多途径开发增值陈静(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南京210014)玉米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而且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2,特别是黄玉米中还含有稻麦所缺乏的甲种维生素。但玉米蛋白质中,色氨酸及烟碱酸含量很少,如长期将玉米直接作为主食,人类易患癞皮病。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梭条花叶病的诊断与控制

植保技术与推广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小麦梭条花叶病的诊断与控制周益军(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210014)小麦梭条花叶病自60年代发生以来,现已分布在长江、黄河中下游的9省市,有的地区已造成了严重危害。一般病田损失1~2成,严重病田可损失50%以上,甚至失收。如江苏苏南部分县、苏北沿江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果实耐贮性遗传效应的研究

园艺学报 199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耐贮性强的4个不同成熟突变体材料,LA2833(alc)、LA1793(nor)、IS08(rin)、LA162(Nr)和1个正常成熟的番茄品种524大红进行1/2P(P+1)双列杂交试验,测算果实耐贮性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果实耐贮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遗传力中等,h_(B)~2=52.07%、h_(N)~2=50.98%。杂种一代在果实耐贮性方面虽没有超亲优势,但只要亲本选配适当,可望找到耐贮性强且果实又能正常转红的优良组合,故仍可采用一代杂种育种。耐贮性配合力分析表明,nor、alc是良好的耐贮育种材料,alc×nor、是最优组合。

关键词: 番茄 成熟突变体 贮藏指数 双列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根腐病的认识及防治措施

福建农业科技 1993

摘要:1992年7月在福清市龙田镇发现了福建省甘薯检疫病害—根腐病。这一发现打破了该病在长江流域以北发生的界线,有可能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甘薯病害。 甘薯根腐病亦称烂根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1972年最先在山东省发现,以后很快成为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在龙田镇调查中得知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良种“坛贮法”保种的研究

江西棉花 1993

摘要:选用良种是提高棉花产量的有效途径。但经连续繁殖的良种,随着天然杂交和机械混杂,变异株增多,从而导致品种主要经济性状下降,失去其原有的良种性。为此我们进行了10多年(1981~1992)坛贮保种研究,总结出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坛贮法”,使棉种混杂退化得到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选择压下大麦品种发展趋势的灰色预测与分析

大麦科学 1993

摘要: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大麦品种严量及其构成因素发展趋势的动态模型,并根据所建模型对大麦产量及组分进行了预测与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