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湿害对小麦叶片光合酶RuBPC活性的效应

江苏农业学报 1993

摘要:应用~(14)C—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小麦孕穗期(过湿逆境条件下)对小麦叶片C_3光合酶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PC)活性及产量性状表现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叶片光合酶RuBPC活性经过湿处理后下降显著,供试品种间光合酶RuBPC活性下降的程度和RuBPC活性恢复能力具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和用主茎绿叶片数及产量性状鉴定耐湿性的差异一致。因此,可从光合生理角度,根据叶片光合酶RuBPC活性变化对小麦品种耐湿性进行评价。

关键词: 小麦品种 耐湿性 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 (14)~C-同位素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个番茄品种及其正反交后代离体培养分化成苗能力的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1993

摘要:研究3个番茄(Lycopersion esculentum Mill)栽培品种及其正反交杂种一代叶、茎外植体离体培养分化成苗的能力。结果表明:①愈伤组织诱导率及分化成苗的能力可显示品种基因型的差异;②控制分化成苗的生长调节剂的适宜浓度随番茄品种及其正反杂交组合的不同而变化;③1个亲本的器官发生能力高于其它亲本,则该亲本正反交一代的分化成苗能力表现为母性效应和杂种优势效应;④再生苗多数是从表层组织的愈伤组织分化而来。

关键词: 番茄 组织培养 分化成苗能力 正反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梭条花叶病致病力测定和抗病品种鉴定技术初步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抗病良种是综合防治小麦梭条花叶病(WSSM)的主体措施,在江苏各病区和河南、安徽等省广泛应用已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我们在选育和鉴定筛选抗病品种的同时,对WSSM的致病力分化和测定方法及有关技术同步进行比较试验。根据现有的条件初步测试了六种方法,以高感品种(扬麦3号、宁麦3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合江苏省栽培的4个南方李品种

落叶果树 1993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南夏季短期优质饲草——青稗

草业科学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青稗(Bchinochlou Utilis)1983年由日本引进,为短期一年生禾草。英文名Green millet。本草种子富含淀粉和蛋白质,在国外被称为保健食品,可作为食品加工、酿酒或作鸟食。其鲜草适口性佳,品质优,是牲畜及草食性鱼类的理想青饲料。 1 形态特征株高150~240cm。近地节具发达的气生根。茎扁圆,径1.5cm,主茎节数12。分蘖2~4个。叶片线形,色浓绿,长40~55cm,宽2.4~4.0cm;叶缘微呈波状,全叶外观粗涩而实则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食品的多方位开发增值

江苏农业科学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甘薯块根和茎叶不仅富含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而且是维生素A、B、C的重要来源.每100g块根和茎叶中分别含维生素C30mg和100ng.红心甘薯块根中富含维生素A源(胡萝卜素2~25mg/100g块根),茎叶中维生素A的含量与空心菜(蕹菜)相当.甘薯中还含有维生素B_1、B_6、铁、钙、烟碱酸、叶酸等.甘薯中植物纤维素的含量相当高(3.9~5.9%),有助于促进排泄和预防便秘.每100g块根的热量为355J左右,热量不高,可作为低热量食物.因此,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均将甘薯产品列入日常饮食.在我国,甘薯除蒸煮、烘烤食用和加工传统食品外,从80年代中期起,甘薯食品的研制和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加工的产品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亦不断提高.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甘薯食品加工的种类和主要食品的工艺流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α-淀粉酶基因的亚克隆和表达

江苏农业学报 1993

摘要:α-淀粉酶是芽孢杆菌产生的一种胞外多糖酶(Stephen AO等,1983),在酒精、啤酒酿造、制糖和纺织工业上广泛使用。国内外科学家相继报道了α-淀粉酶基因的克隆(Palva I,1982; Mielenz JR,1983;Tsukagushi N 等,1984;周建华等,1986;任大明等,1987),但尚未能结合传统遗传育种方法得到高产的生产菌株。为了进一步研究α-淀粉酶基因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本实验将α-淀粉酶基因以很高转化率转化到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中,并能在两种宿主菌中复制和表达四环素抗性功能的穿梭质粒pHY300为载体,α-淀粉酶基因的亚克隆,在大肠杆菌HBl01中获得了表达,并将重组穿梭质粒pLE24转化到枯草芽孢杆菌168中。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含有2.8Kb嗜热脂肪芽孢杆菌α-淀粉酶基因插入片段的质粒Pα 102系本实验室以质粒pUC 19为载体,利用鸟枪法从嗜热脂肪芽孢杆菌(As_1999)中克隆得到的。穿梭质粒pHY 300,购自日本宝酒造株式会社。大肠杆菌HB101(hsdR,hsdM,recAl3,supE-44,lacY,leuB6,thi~(-1))为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

关键词: 穿梭质粒 α-淀粉酶基因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极低温处理提高γ辐照水稻干种子的诱变效率

核农学通报 1993

摘要:水稻干种子在-196℃下接受。~(60)COγ射线照射,并于受照后保持极低温数小时,与常温下照射的对照组相比,在较高剂量范围内,M_1代的生理损伤明显减弱,M_2代的诱变效率明显提高。

关键词: 极低温 γ射线 诱变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北杂交稻区褐稻虱为害损失及防治对策初步研究

植物保护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经1990-1991年试验认为,苏北稻区褐稻虱防治指标10头/穴是适宜的,不能放宽。在防治中8月初卵孵盛期施用“四合一”,可达到多病虫兼治目的。本试验1991-1992年在高邮、宿迂、铜山、海安、东海5县推广750万亩,在苏北地区累计推广2000万亩次。

关键词: 杂交稻 褐稻虱 为害与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大豆新品种的辐射选育研究

核农学通报 1993

摘要:1983年,用~(60)Coγ射线20kR处理春大豆宁镇1号干种子,经连续5年选择,决选出12个优良品系;又经过5年中间试验,育成春大豆新品种宁镇3号,于1993年4月通过省级品种鉴定;育成新品系85-53-1,参加江苏省春大豆区试预试和全国南方春大豆区试。同亲本相比,宁镇3号在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分别增产8.22%和23.36%,早熟2d;新品系85-53-1在多点试验中增产2.50%—27.84%,早熟4.4d。

关键词: 辐射育种 大豆 新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