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臭氧处理对冬枣贮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臭氧处理对冬枣贮藏品质变化的影响,以白熟期的山东沾化冬枣为材料,探讨(0.00±0.50)℃贮藏条件下,不同臭氧浓度(0、2.14、10.72、21.44 mg/m3)对冬枣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臭氧处理能减缓冬枣果实硬度的下降,维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含量以及丙二醛的含量,促进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活性,通过对比不同处理组的冬枣品质变化趋势,发现T1处理组保鲜效果较好,以上结果表明适宜浓度臭氧处理可延缓贮藏期冬枣的成熟衰老,维持果实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纳米颗粒硒对湖羊精液冷冻保存的影响
《中国兽医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新采集且活力达标的湖羊精液添加到含不同质量浓度(0.00,0.25,0.50,1.00,2.00 mg/L,Ⅰ~Ⅴ组)纳米颗粒硒(nanoparticulate selenium,SeNPs)的冷冻基础稀释液中进行稀释,然后将稀释的精液分装入0.25 mL冻精细管,并在液氮中储存.7 d后解冻,对每个处理的精液进行精子质量参数评估,包括精子活力、运动参数、畸形率、顶体完整率、质膜完整性,并测定各组精液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活性(CAT)、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相关抗氧化基因(SOD1、GCLC、GCLM和PRDX1)的表达.结果显示,与Ⅰ组相比,Ⅲ,Ⅳ组对解冻后精子的运动能力、顶体完整率和膜完整性均有积极影响(P<0.05),尤其是Ⅳ组精子冻后活力达48.68%,顶体完整率为80.51%,头部质膜完整率为52.54%,尾部质膜完整率为50.99%,均处于最高水平;SeNPs处理后的冷冻精液T-AOC 和 CAT 活性显著增加(P<0.05),其中 Ⅳ 组 T-AOC 最高为(10.94±0.25)U/mL、CAT 活性为(11.01±0.92)U/mLoSeNPs显著降低了解冻后精子内MDA和ROS水平且以1.0 mg/L质量浓度处理最佳(P<0.05),MDA含量可降至(4.81 士 0.36)mmol/L,ROS水平为1 880.98±44.86.抗氧化基因检测显示,1.00 mg/L SeNPs处理组SOD1 极显著高于 0.00 mg/L SeNPs 处理组(P<0.01),GCLM、GCLC 和 PRDX1 显著高于 0.00 mg/L SeNPs 处理组(P<0.05).结果表明,在湖羊冷冻稀释液内SeNPs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可以使精子结构和功能整体得到改善,而且对冻融精子抗氧化能力也有积极作用.


草地贪夜蛾幼虫感受器扫描电镜观察
《天津农业科学 》 2023
摘要: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世界性重大迁飞农业害虫,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生产。为了深入了解草地贪夜蛾幼虫特征及其识别寄主植物行为模式,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感受器种类、数量,以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2龄幼虫共有4类感受器,分别为锥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毛形感受器和栓锥形感受器。触角梗节上着生栓锥形感受器、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各1个,鞭节上着生1个栓锥形感受器和4个锥形感受器;口器上感受器类型与触角上类型一致,以刺形感受器为主;胸足和腹足上分布不规则的毛形感受器和刺形感受器。该研究为草地贪夜蛾幼虫鉴定和阐明幼虫识别寄主植物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酵母处理对玫瑰香葡萄低温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新型生物保鲜技术,使玫瑰香葡萄在贮藏过程中保持良好品质并有效延长其货架期,以玫瑰香葡萄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1×106 cfu/mL~1×109 cfu/mL)的酵母发酵液处理葡萄,在4℃条件下贮藏32 d,定期对葡萄的失重率、腐烂率和果粒病情指数、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度、抗坏血酸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贮藏过程中,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酵母处理能抑制葡萄果实失重率上升,可有效减缓葡萄的腐烂率和果粒病情指数的升高,减缓果实硬度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维持可滴定酸度和抗坏血酸含量.在一定范围,酵母发酵液处理可有效保护葡萄细胞膜系统.综合分析,1×109 cfu/mL酵母发酵液处理玫瑰香葡萄效果最好,可使其在低温贮藏期间维持较好的品质.


‘北斗75’青萝卜杂交种纯度SSR分子标记鉴定
《分子植物育种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品种纯度是衡量种子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为高效、准确鉴定‘北斗75’青萝卜杂交种纯度,本研究筛选确定了一个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引物P26,在‘北斗75’青萝卜亲本及F1代间有共显性差异,并进一步利用引物P26对‘北斗75’青萝卜杂交种纯度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与形态学鉴定进行比较,两种鉴定方法结果偏差≤2.00%,其方差分析显示两种方法差异不显著;纯度鉴定结果显示,所有样品种子纯度结果均>98%,说明该引物对于‘北斗75’青萝卜杂交种的纯度鉴定方法稳定可靠;利用该引物对13个青萝卜商品种进行检测,结果在其他品种中扩增出不同的条带,说明引物P26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可以特异性区分‘北斗75’青萝卜商品种,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 ‘北斗75’青萝卜 纯度鉴定 形态鉴定 SSR分子标记


耐热青绿条豇豆新品种青龙
《长江蔬菜 》 2023
摘要:豇豆[Vigna unguiculata (Linn.) Walp.],又名黑眼豆、黑脐豆、饭豆、十八豆等,在我国种植非常广泛,尤其南方地区,是我国人民喜食的大宗蔬菜之一。据2020年国际粮农组织(FAO)统计数据,我国长豇豆栽培面积超过133.33万hm~2,居世界首位。目前青绿条豇豆主要种植区域为东北、京津冀地区、山东、安徽等地。青绿条豇豆品种较多,但多为适宜早春温室、大棚生产使用的耐寒品种,


天津市乡村文化软实力现状及未来展望
《农业展望 》 2023
摘要:中国文化体系的产生与构建主要源于乡村,乡村文化凝聚着乡土、人文之美,是乡村发展的潜力,是乡村软实力的源泉。乡村文化发展的深度与广度,揭示着乡村的面貌与风采、底蕴与自信,是乡村振兴灵魂的组成。基于对天津市人文资源现状及其利用情况的调研,分析了天津市遗址遗迹、民俗文化、特色村镇、人文景观的现状,发现天津市乡村存在文化价值被忽视、文化载体遭到破坏、民间艺术面临失传、业态创新匮乏、功能拓展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了激发乡村主体活力,实施优质项目带动战略,促进乡村农文旅发展、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的完善完备,强化创新型人才支撑、提高乡村文化产业竞争力等发展建议。最后,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及文化产业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