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野生大豆Δ′-吡咯琳-5-羧酸合成酶(P5CS)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大豆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栽培大豆(Glycine max)Δ′-吡咯琳-5-羧酸合成酶基因的全长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直接扩增的方法从野生大豆中克隆到了野生大豆(Glycine soja)的同源基因,命名为GsP5CS。GsP5CS最大开放阅读框为2148bp,编码含有716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77.9 kDa的蛋白,预测等电点6.21。亲疏水性分析显示,GsP5CS含有连续的亲水片断。序列分析显示,GsP5CS与栽培大豆(Glycine max)、飞蛾豆(Vigna aconitifolia)、蒺藜苜蓿(Medicagotruncatul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水稻(Oryza sati-va)、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等植物的Δ′-吡咯琳-5-羧酸合成酶基因高度同源,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4%、87%、87%、86%;75%、74%、72%。根据野生大豆与这8种植物的P5CS基因序列相似性所建立的进化树,显示与传统的分类地位基本一致。
关键词: 野生大豆 Δ′-吡咯琳-5-羧酸合成酶 耐盐


10个紫花苜蓿品种产草量及营养价值比较分析
《吉林农业科学 》 2008 CSCD
摘要:选取5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国外紫花苜蓿品种与5个国内当家紫花苜蓿品种作以简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公农1号和2号紫花苜蓿产草量最高,营养价值较优;龙牧801、龙牧803紫花苜蓿产草量及营养价值均高于国外品种大叶苜蓿、Magna601、农宝、胜利者;美国杂交熊1号产草量最低,营养价值最高;霍普兰德干草产量较高,但其营养价值最低。


东北春玉米耕地合理耕层构造研究
《玉米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不同耕法所形成的耕层剖面研究,分析了不同耕法形成的耕层结构特点。根据对不同耕层构造模式的生态功能试验分析,提出了苗带紧行间松、松紧兼备型耕层模式的构建,该构造对土壤水、气调节具有良好效果,能充分满足春玉米生长对耕层土壤的生态需求。采用此种耕层构造,对于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产量的提高具有明显效果。


常用化学杀虫剂对白僵菌孢子生活力的影响
《吉林农业科学 》 2008 CSCD
摘要:报道了常用6种化学杀虫剂对2种白僵菌孢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化学杀虫剂对2种白僵菌孢子活力抑制率不同,杀虫剂不同浓度对白僵菌孢子活力的抑制率差异显著。在高致死浓度和致死浓度下,对卵孢白僵菌孢子的抑制率显著高于球孢白僵菌。在亚致死浓度下,多数化学杀虫剂对白僵菌孢子活力无抑制。


北方春大豆品系大豆花叶病的鉴定与抗原筛选
《吉林农业科学 》 2008 CSCD
摘要:为了详细了解我国近几年来育成的北方春大豆品系对花叶病毒病的抗性表现,本研究通过分析2003~2007年的国家北方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病毒病2个流行株系(SMV1和SMV3)抗性鉴定数据,筛选兼抗SMV1号和SMV3号株系的抗原有19份,专抗SMV1号株系的抗原55份,专抗SMV3号株系的抗原20份,并发现辽宁省的新品系对2个株系的抗性表现都是最好的,尤其是表现抗病级别(R)的品系较多;而黑龙江省对2个株系的抗性表现都是最差的,尤其是对3号株系,大部分表现感病。建议黑龙江省今后要重视花叶病毒与抗性育种,可以考虑从辽宁和吉林两省引入抗原,进行品种选育和抗性改良。


糙米与水稻植株中镉含量的关系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糙米中重金属镉含量与水稻植株中镉积累的关系。[方法]以6个水稻品种为试材,设置5个土壤镉浓度处理的盆栽试验,对水稻糙米中重金属镉的积累与水稻植株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水稻糙米与水稻植株分蘖期的重金属镉含量的相关系数没有达到显著相关;出穗期,只有水稻茎秆中的镉含量与糙米的相关系数为显著相关;在水稻的成熟期,水稻糙米与水稻植株镉含量的相关系数在土壤镉含量较低时都为显著相关,而在较高浓度时,只有水稻的茎秆与糙米镉含量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相关。[结论]水稻糙米中的镉含量只与水稻植株中的茎秆的镉含量有关联。选择茎镉含量低的水稻品种,可得到糙米对重金属镉低积累的水稻品种。
10%烯酰吗啉水乳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田间药效评价
《吉林农业科学 》 2008 CSCD
摘要:2007年进行10%烯酰吗啉水乳剂新剂型农药防治黄瓜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明确其防治效果和使用安全性。结果表明,10%烯酰吗啉水乳剂对黄瓜霜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达到82.79%~88.77%,明显优于对照药剂50%安克可湿性粉剂79.18%的防效,且对黄瓜生长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