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气调处理对骏枣贮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低温条件下气调处理对新疆骏枣贮藏品质的影响,为解决骏枣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以骏枣为试材,将0℃预冷后的骏枣置于5种不同气体组分的PE袋中,通过分析-1℃贮藏期间骏枣呼吸强度、电导率、总糖等9项品质指标变化,筛选适宜的气调处理方法。结果表明,1%CO2+3%O2和1%CO2+5%O2处理可降低枣果实呼吸强度26.76%~32.94%,且1%CO2+5%O2处理推迟10 d出现呼吸峰值;降低乙烯释放峰值约22.56%,分别推迟10 d和20 d出现峰值;延缓相对电导率的上升,分别是对照组的85.77%和73.49%,有利于保护膜系统的完整性;减缓了总糖和总酸的下降,具有较好的贮藏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岛棉不同群体枯萎病抗性分析及评价
《分子植物育种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棉花枯萎病是棉花种植区常见的一种病害,目前在海岛棉中发病严重,它的发生和发展直接影响到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为揭示海岛棉枯萎病田间发病特征,本研究通过对三个海岛棉不同遗传群体(包括由抗病亲本5 917和感病亲本Pimas-7组配的F2:4群体(P1),由143份海岛棉种质资源构建的自然群体(P2)以及由感病亲本新海14和抗病亲本06-146组配的RIL系群体(P3))的枯萎病抗病表型特征进行田间调查,并分析其在不同世代间的主要遗传规律。结果表明:(1)通过对海岛棉枯萎病发病特征进行分级统计,发现三个群体在花铃期的病情指数和病级均成正偏态分布,P1和P3群体在病级和病情指数分布上出现了超亲材料;(2)通过方差分析发现三个不同群体间的病情指数和病级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P2群体在两个抗病性状上值最高,变异系数最小,P3群体在两个抗病性状上值最低,变异系数最大;(3)通过估算遗传力得出的海岛棉枯萎病抗性的广义遗传力在70%左右,为中等遗传力;(4)对搜集到的143份海岛棉种质资源进行聚类,共分为四大类,其中,新疆自育品种抗病性总体较好。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海岛棉种质资源的抗病性,筛选得到一批枯萎病抗病性较强的材料,可以为今后进行海岛棉抗病育种奠定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喀什扁桃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喀什扁桃产业的制约因素,提出今后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方向。【方法】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运用AHP分析影响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结果】分析喀什扁桃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认为农户自身文化素质低、科学技术人员不够、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产量达不到生产要求和扁桃种植结构不合理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从政府、企业和农户的层面上来提出相应解决方法。【结论】相应对策的落实能够促进喀什地区扁桃产业的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林间套播条件下不同拥土方式对花生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近十几年,新疆林果业发展迅速,果林间有60×104余hm2的耕地有待高效利用,研究林间套播条件下不同拥土方式对花生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套种花生栽培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同一花生品种在4种不同果林中套播拥土栽培的数据,使用dps统计分析软件,对花生5个生物学性状和产量进行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探讨各主要生物学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及产量与这些性状间的关系。【结果】相关分析表明:花生的分枝数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性,栽培措施的实施应当有利于花生分枝数的增加,以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不同的拥土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研究所涉及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因子分析表明:不同的拥土处理,会使花生性状公因子构成及公因子间的关系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一变化会导致产量的差异。在两边拥土处理中,公因子构成及公因子间主要性状对产量的协调促进作用更为合理,各生物学性状直接或者间接地共同促进了产量的提高。【结论】果林中套种花生时,栽培措施应当有利于分枝数的增加,以实现高产。两边拥土最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侵染新疆甜瓜的黄瓜花叶病毒衣壳蛋白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扩增获得了新疆16个地区CMV病毒分离物CP蛋白基因全长序列,16个地区CMV病毒分离物CP蛋白基因全长约1 100 bp,最大开放阅读框介于630~690 bp,编码约210个氨基酸,蛋白质大小约25 k D。序列比对发现16个地区CMV病毒核酸序列的3'末端非编码区保守性较低,编码区及其5'端序列保守性较高,氨基酸序列的两端均存在不同数量的变异位点,根据CMV病毒同源性比对结果,16个地区病毒均属于同一CMV亚组。通过核酸序列构建的分子进化树分析发现,本研究分离获得的新疆16个地区CMV病毒衣壳蛋白基因序列则存在较高同源性且不同地区病毒分离物间相对遗传距离差异较小,16个地区与国内外15个地区病毒分离物相比均存在较大差异,统计分析显示,新疆CMV分离物组内核酸序列相对遗传距离差异不显著,相比参考序列,其差异则极显著,这一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能够得到相互印证。分析认为,不同地区CMV病毒CP蛋白基因虽然与外来地区病毒基因存在较大差异,但由于本研究分离的新疆16个地区CMV病毒衣壳蛋白基因序列存在较高同源性且病毒因受不同理化条件的影响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率,因此认为,分离获得的新疆16个地区CMV病毒可能受地理位置、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其基因组中存在异于其他地区不同程度的变异趋势与类型,导致相应蛋白质稳定性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更好的适应在新疆甜瓜植株上的侵染和定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石榴树害螨:如今细须螨—中国新纪录
《新疆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叶螨是一类重要的农业有害生物,近年来在新疆喀什地区石榴害螨危害呈上升趋势,严重制约该地区石榴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调查新疆喀什市周边石榴产区,采集石榴树优势种害螨标本,鉴定种类,为该螨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打基础。【方法】利用吸虫管、微小虫分离器、镊子、解剖针、毛笔、叶螨保存液等工具,采用小毛笔蘸液直接黏取法、敲打振落法手段采集害螨标本。【结果】通过采集鉴定新疆喀什市周边石榴树害螨为如今细须螨(Tenuipalpus hornotinus Chaudhri,1971)中国新记录种,描述了该螨种区别其它近似种鉴别特征及形态特征。【结论】该种12♀螨,2008年采自新疆喀什市阿瓦提乡石榴树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小麦品种(系)对小麦白粉病抗性的初步鉴定
《新疆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苗期抗病性鉴定试验,筛选对小麦白粉病具有抗性的小麦品种(系)。【方法】采用离体叶段法和苗期接菌法对小麦白粉病进行苗期抗病性鉴定。【结果】供试新疆小麦主栽品种新冬17号、新冬18号、新冬19号、新冬20号、新冬22号、新春6号等,以及其余参试品种对小麦白粉病均表现为高感。新紫1号品系对小麦白粉病表现为高抗;14/8329品系对小麦白粉病表现为中抗;其余小麦品种(系)均表现为感病。【结论】供试68个品种(系)中,仅有新紫1号和14/8329两个品种(系)对小麦白粉病具有抗病性,仅占供试品种(系)的2.9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分含量对无核白葡萄干贮期品质及生理变化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适宜无核白葡萄干贮藏的水分含量。【方法】设置16%、14%、12%、10%四个不同水分含量,分析无核白葡萄干贮期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等6个生理和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水分含量直接影响无核白葡萄干的贮藏效果,当水分含量为12%时,能有效抑制无核白葡萄干的呼吸和乙烯释放,糖、酸等营养成分消耗略低,VC含量下降也较为缓慢。水分含量为14%~16%,无核白葡萄干乙烯释放量和呼吸作用较强,不利于贮藏;而水分含量为10%,元核白葡萄干的口感、风味变差,不利于加工处理。【结论】无核白葡萄干贮藏时,水分含量为12%能获得较好的贮藏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膜降解与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关系及其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膜下滴灌棉田覆用降解地膜的保温保墒效果,通过田间试验,设DM1(普通聚乙烯地膜)、DM2(低降解率地膜)、DM3(中等程度降解率地膜)、DM4(高降解率地膜)4个覆膜处理,对各处理的地膜降解率、地温、土壤含水量、棉花产量进行调查测试,分析地膜不同降解率与土壤温度、含水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棉花各生育期地膜降解率与产量呈负相关关系;地膜降解率与土壤温度呈线性负相关关系,其相关性在花期、花铃期、盛铃期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相关系数在盛铃期达到0.924 9的最高值;地膜降解率与土壤含水量亦呈线性负相关关系,其相关性在各生育期均达显著水平(P<0.05),其相关系数的大小顺序是:花铃期(0.980 2)>盛铃期(0.978 9)>花期(0.771 2)>苗期(0.703 4)>蕾期(0.695 6)。说明,地膜不同降解率对棉花产量影响显著,地膜降解率与棉田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呈线性负相关关系,且地膜降解率高低对盛铃期地温影响最大,对花铃期土壤保墒作用调控最强。为实现环境和产量的双赢目标,在生产中选择适宜降解率的降解地膜十分必要。
关键词: 降解地膜 地膜降解率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棉花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