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大叶蒲公英愈伤组织耐盐突变体诱导与鉴定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大叶蒲公英耐盐突变体,以其叶片为外植体,进行了愈伤组织耐盐突变体的筛选。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6-BA 0.5 mg/L+2,4-D 0.04 mg/L与MS+6-BA 0.4 mg/L+2,4-D 0.02 mg/L+NAA 0.2 mg/L。将继代培养5次的愈伤组织接种在含有不同质量浓度盐的诱导培养基上,经过4次耐盐胁迫,筛选出了耐盐的愈伤组织突变体。通过RAPD检测发现,在NaCl质量浓度为8、10、12 g/L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扩增条带与不含NaCl的培养基(对照)有差异,证明耐盐的愈伤组织中确实产生了DNA的突变。

关键词: 大叶蒲公英 耐盐突变体 诱导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新品种‘冀翠’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冀翠’是由‘黄冠’ב金花’杂交选育而成的晚熟梨新品种。果实近圆形,果面绿黄色,光洁,果点小而密,果皮较薄;果肉白色,肉质细、松脆,风味酸甜适口,汁液丰富,果心小,石细胞及残渣少;平均单果质量31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ω,后同)12.5%;石家庄地区9月上旬成熟;较耐贮藏,常温下可贮藏20 d左右;树势健壮,树冠圆锥形,主干褐色,1 a(年)生枝灰褐色,一般每花序6~8朵花,萌芽率50.47%,成枝力中等。适应性、抗黑星病能力强,始果年龄早,正常管理条件下,定植2~3 a即可结果。

关键词: 新品种 ‘冀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还田作物秸秆腐解及其养分释放特征概述

核农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秸秆还田作为作物秸秆最有效的利用方式之一,可显著提高作物产量,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还田秸秆的快速腐解对改善土壤耕层质量,促进物质循环和培肥地力都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还田作物秸秆腐解及其养分释放特征;同时探讨了秸秆初始碳氮比、秸秆还田方式、土壤氮素供给、外施腐熟剂以及秸秆还田后的土壤环境等因素对秸秆腐解过程和秸秆养分释放特征的影响;最后对新的生产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实现还田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出展望,旨在为作物生产制定科学系统的秸秆还田方案、加速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秸秆C∶N 腐解特征 养分释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和产地梨果实可溶性糖组分比较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8

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品种和不同产地梨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法,对河北省赵县6个梨品种果皮、果肉和果心,河北省赵县、晋州、辛集6个梨品种果肉,以及山东、河北、河南、北京、山西5个省份的‘黄冠’梨果肉中可溶性糖组分(蔗糖、葡萄糖、果糖、山梨醇)进行了分析。结果每个品种的果皮、果肉、果心的糖组分含量、不同产区梨品种果肉糖组分含量、5省‘黄冠’梨果肉总糖含量几乎都存在显著性差异;果皮中除‘圆黄’外,剩余5品种皆是蔗糖含量最低。结论不同品种、不同部位、不同产地的梨果实糖积累有差异,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可溶性糖 品种 产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密度与行距对秋闲田饲用甜高粱单株生产力的影响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8

摘要:[目的]为了使秋闲田饲用甜高粱丰产丰收,对其种植密度、行距与单株生产力的关系进行了探索。[方法]采用列区试验设计与软件IBM.SPSS.Statistics.v22的LSD法,对秋闲田饲用甜高粱的种植密度与播种行距进行了单株生产力的比较试验。[结果]种植密度与行距对秋闲田饲用甜高粱单株生产力具有重要影响。明确了秋闲田饲用甜高粱单株生产力的优化组合为A1B4,即种植密度为7.50万株/hm~2与播种行距为40 cm的配置,该配置的单株鲜重与干重分别为654.37 g/株、147.11 g/株。[结论]为秋闲田种植饲用甜高粱的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秋闲田 饲用甜高粱 种植密度 行距 单株生产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枯萎病菌新生理型菌株的分子鉴定

植物病理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Fov)已报道有8个生理小种和一个澳大利亚生理型,在我国只报道有3、7、8号小种。前期研究发现,我国还有一个与3、7、8号小种具有较大遗传差异的Fov新生理型。本研究通过对3、7、8号小种和新生理型菌株的翻译延伸因子(EF-1α)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发现该新生理型菌株具有特异性碱基序列。根据这些特异性碱基序列,设计了一对针对新生理型菌株的特异性引物,并证明该引物可以特异性检测Fov新生理型菌株。利用该引物对采自河北省主要植棉区的77株Fov菌株进行筛选,鉴定出2株潜在的新生理型菌株。从这2个Fov菌株中克隆出EF-1α和β-tubulin基因序列,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证明这2个Fov菌株为新生理型菌株,而且与澳大利亚生理型菌株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本研究建立的分子检测方法可用于棉花枯萎病菌新生理型菌株的鉴定。

关键词: 尖孢镰孢菌 特异性 分子检测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副产品管理存在的问题

中国农业会计 2018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农业科研投入力度的加大,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规模逐渐扩张,科研副产品的种类与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但由于农业科研机构缺失相关科研副产品管理制度,科研人员法律意识不强,处置过程较随意,监督、问责环节又相对薄弱,科研副产品管理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剖析现阶段农业科研副产品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寻加强科研副产品管理的有效对策,旨在为规范农业科研副产品管理提供可鉴的方法,以推动农业科研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业科研机构 科研副产品 管理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时期中国谷子产业发展技术需求与展望

农学学报 2018

摘要:分析"十二五"期间中国谷子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通过全国谷子主产区调研,明确国内谷子品种需求、栽培技术需求、病虫害防控、产后加工等产业技术需求,为制定"十三五"国家产业体系任务目标提供依据。从加强优质专用品种选育、加强机械化栽培技术研发与推广、研发功能产品、提升杂粮品牌价值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时期 谷子产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可持续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背景下的河北省玉米生产与发展对策研究——基于2003~2016年河北省玉米生产成本收益的面源数据

河北农业科学 2018

摘要:通过对河北省2003~2016年玉米生产成本与收益进行横向与纵向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高产低效低价、无序生产是制约河北省玉米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河北省玉米生产总成本结构比例年际变化显著。物质与服务费呈波动下降趋势,人工成本与土地成本均呈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且2015和2016年的结构比例为人工成本>物质与服务费>土地成本。(3)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从2003年的39.87%增长至2016年的64.11%,成为玉米生产成本上涨的主要影响因素;肥料费用、农药费用、租赁作业费、其他费用比例整体呈波动减少趋势;种子费用比例波动幅度较小,基本保持不变。并根据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提出在保证数量充足的情况下,根据市场需求推动新品种研发的同时,积极调整储备粮的品种和生产结构,促进玉米生产的有效供给。

关键词: 河北省 玉米 生产成本 成本利润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全生育期极度干旱法鉴定谷子抗旱资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抗旱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是抗旱育种的基础。本试验利用全生育期极度干旱法对68份谷子种质资源进行抗旱鉴定,运用模糊数学中隶属法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全生育期极度干旱处理情况下,高度抗旱材料较不抗旱材料苗期普遍长势旺盛,拔节期至抽穗期部分不抗旱资源出现"卡脖旱"现象;干旱胁迫对穗长的影响大于对株高的影响。结果显示冀谷37、特早1、张杂10、张杂11、张杂12共5个品种达到高抗水平,15个品种达到中抗水平,12份材料为弱抗水平,36份材料为不抗材料。

关键词: 谷子 全生育期 极度干旱 抗旱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