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环境因子对二点委夜蛾微孢子虫侵染能力的影响
《中国植保导刊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温度、湿度和紫外线对二点委夜蛾微孢子虫存活力及其杀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微孢子虫的耐受温度范围较宽,存活的临界高温在50~55℃之间。环境湿度对微孢子虫的侵染能力影响显著,相对湿度在75%~84%条件下,微孢子虫对二点委夜蛾幼虫的侵染能力最强,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微孢子虫侵染寄主。微孢子虫经紫外照射后,对二点委夜蛾幼虫的侵染能力明显下降,紫外灯照射5 min后对二点委夜蛾幼虫的致死率较未经紫外照射的处理下降了8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地棉低温响应基因GhJAZ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深入研究棉花JAZ基因在低温响应中的作用机理,利用RT-PCR方法从陆地棉中棉所36中克隆出一个低温应答基因GhJAZ1(GenBank登录号KJ562212)。全长CDS序列为810 bp,编码270个氨基酸,预测编码蛋白质的分子量为29.808 ku,理论等电点为8.33,为非跨膜蛋白。该基因编码蛋白具有一个N端NT结构域、一个TIFY结构域和一个C端Jas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该蛋白与可可树和黄麻的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发现,GhJAZ1基因在下胚轴和根中显著高表达。此外,该基因还受到脱落酸(ABA)和茉莉酸甲酯(MeJA)的诱导表达,表达量变化趋势均为先升高后降低,但在MeJA诱导下该基因的表达量变化更明显。在低温胁迫下,不同低温耐性棉花材料中该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程度也不同,耐低温品种中棉所36中GhJAZ1基因的上调表达更为显著,推测该基因参与了棉花低温胁迫防御反应。亚细胞定位显示,GhJAZ1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中。该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展GhJAZ1基因低温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棉花 GhJAZ1 表达分析 低温胁迫 亚细胞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抗坏血酸对鲜榨梨汁褐变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11个梨品种("雪梨""鸭梨""黄冠梨""红香酥""南水""玉露香""秋月""早酥红""新高""晚秀""雪青")为试材,榨取果汁,分别添加不同浓度(0.1%、0.2%)抗坏血酸,以不添加抗坏血酸为对照(CK),测定不同浓度抗坏血酸对梨汁pH、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可滴定酸含量、OD420的影响。结果表明:梨汁褐变与pH、可滴定酸含量、PPO活性无关;抗坏血酸并非通过降低梨汁pH,抑制梨汁PPO活性而抑制褐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典型菜田蔬菜重金属风险评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18
摘要:目的评估河北省蔬菜重金属风险现状。方法采集河北省主要典型菜田的12种蔬菜194个样品,并测定蔬菜可食部位中铜、锌、镉、铅、铬、汞、砷7种元素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该地区蔬菜重金属进行风险评估,并运用靶标危害系数法(target hazard quotients,THQ)评估重金属污染对于人体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根据国家食品卫生限量标准,仅有5%的西红柿铅超标存在潜在风险,其余蔬菜均在限量范围内。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结果均显示所有蔬菜污染指数均小于0.7,均为优良。不同种类的蔬菜重金属污染顺序为:叶菜类>果实类>根菜类。采用靶标危害系数法评价的结果表明所有蔬菜的THQ的值均小于1,对人类健康造成的风险不明显,其中叶菜类蔬菜的THQ较高。结论总体来看,河北省蔬菜重金属污染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样品经评价后结果均为优良。叶菜类蔬菜对于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强于果菜类和根菜类,综合污染指数相对较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噻呋酰胺与嘧菌酯混配对马铃薯黑痣病菌增效作用及其田间防效
《植物保护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噻呋酰胺与嘧菌酯混配对马铃薯黑痣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的增效作用及对马铃薯黑痣病的田间防效,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二者混配组合对其的联合毒力,分别用Wadley法和Abbott法评价混配组合的增效作用,并比较拌种、沟施及苗期茎基部喷淋3种施药方式对黑痣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噻呋酰胺与嘧菌酯以质量比3∶1、2∶1、1∶1和1∶2进行混配时抑制马铃薯黑痣病菌菌丝生长的增效系数分别为1.7、2.7、2.5和1.9,其中2∶1和1∶1的混配组合增效作用较为明显。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与250 g/L嘧菌酯悬浮剂1∶1桶混以240 g(a.i.)/hm~2沟施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效优于拌种和苗期茎基部喷淋的防效,沟施方式下对植株黑痣病的防效为65.3%,对薯块黑痣病的防效为71.6%,增效系数为1.1,表现增效作用。表明噻呋酰胺与嘧菌酯有效成分质量比1∶1的混配组合以240 g(a.i.)/hm~2为推荐剂量沟施可有效防治马铃薯黑痣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灌溉畦宽对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确定河北辛集井渠结合灌区小麦适宜的灌溉畦宽,2015-2016年设定2个畦长(45,60 m),每个畦长设定3个畦宽(8. 3,5. 5,2. 8 m),研究了不同畦宽对麦田灌水均匀度、土壤硝态氮空间分布、冬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8. 3 m畦宽处理旗叶SPAD值和生育后期LAI保持较高水平,籽粒产量明显高于其他畦宽处理;45 m畦长条件下灌溉水及其占总耗水量的比例、下层土壤硝态氮含量也明显高于其他畦宽处理,但畦长45 m+畦宽8. 3 m与畦长60 m+畦宽2. 8 m土壤硝态氮含量仅相差5. 8%,并且该畦长条件下8. 3 m畦宽处理WUE与其他畦宽处理差别不明显。2. 8 m畦宽处理土壤水利用率较高,下层土壤硝态氮含量也明显低于其他处理; 60 m畦长条件下WUE较8. 3,5. 5 m畦宽处理分别高12. 7%和7. 9%;但旗叶SPAD值和后期LAI较低,籽粒产量减少。5. 5 m畦宽处理生育后期LAI保持较高水平,但旗叶SPAD值和产量与2. 8 m畦宽处理相当,均低于宽畦处理,下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居中。因此,畦长45 m+畦宽8. 3 m可得到较高的产量和WUE、畦长60 m+畦宽2. 8 m可得到较高的WUE,二者均可保持较低的深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可作为该区推荐的畦田宽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无垄栽培均匀种植技术的节水效果研究
《天津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为提高麦田水分利用效率,实现农艺节水,试验对小麦无垄栽培均匀种植和传统条播2种种植方式麦田的水分利用情况进行监测,苏正研发基地无垄联合耕播机示范区的试验结果表明,与小麦传统条播相比较,小麦无垄栽培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24.19%,产量增加了14.23%;吴桥试验站蒸渗仪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无垄栽培全生育期耗水量较传统条播减少了1.49%,亦具有节水效果;通过对2种种植方式投入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小麦无垄栽培均匀种植技术与传统条播相比可节支712.5元·hm-2。综合说明,小麦无垄栽培均匀种植技术是北方干旱地区一种适宜的种植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进展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8
摘要: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作为一种高效标记开发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现代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主要划分成简化代表库、特异性位点扩增片段测序技术以及基于限制性酶切的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针对此3种类型的技术,综述其在群体遗传学、遗传图谱构建及数量性状位点定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简化基因组测序 简化代表库 特异性位点扩增片段测序 限制性酶切位点DNA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MCP、乙烯吸收剂以及MAP处理对“新红星”苹果冷藏和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保鲜与加工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对"新红星"苹果进行1-甲基环丙烯(1-MCP)、自发气调包装(MAP)与乙烯吸收剂(EA)处理,然后于0℃下冷藏,研究不同处理在冷藏270 d后20℃货架期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贮后货架期间,"新红星"苹果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明显变化,虎皮病增多;MAP包装与1-MCP+EA+MAP能较好维持冷藏期间"新红星"苹果果实硬度,同时1-MCP+EA明显降低了冷藏期间虎皮病病情指数、显著降低了果实乙烯释放量和呼吸速率,并且抑制果皮α-法尼烯及共轭三烯的生成。综合分析认为,1-MCP+EA+MAP处理能较好维持"新红星"苹果冷藏和货架期间的品质,并能显著控制果实虎皮病的发生。
关键词: 新红星苹果 1-甲基环丙烯(1-MCP) 乙烯吸收剂 自发气调包装(MAP) 品质 虎皮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果实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的污染、检测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18
摘要:梨果实营养丰富,水分含量较高,在生产、采收和贮运过程中易受病原菌侵染,特别是在贮藏期间发生真菌性病害后腐烂霉变,产生并积累各种真菌毒素.本文首先介绍了链格孢毒素、展青霉素、橘霉素和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和在梨果实及其制品中的污染状况,其次,对在梨和其制品中应用的薄层色谱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特点和应用实例进行了综述,最后,总结了果品中真菌毒素的降解方法,并对有效防控真菌毒素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当前国内对于梨果实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的研究报道很少,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研究,明确当前真菌毒素的种类以及污染水平,并重点开展有效防控真菌毒素的研究,提高我国梨果实及其制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