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谷瘟病菌无毒基因AVR1-CO39序列变异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病理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谷瘟病是谷子上毁灭性病害之一,为了探讨不同地区谷瘟病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对我国11个省(自治区) 171株谷瘟病菌的无毒基因AVR1-CO39进行扩增测序,并利用ClustalX2.0和DnaSP5.0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71株谷瘟病菌单孢菌株AVR1-CO39的CDS编码区共有40个多态性位点,依据序列之间的核苷酸差异划分为37个单倍型,H1型为绝对优势单倍型。我国11个省份谷瘟病菌群体的AVR1-CO39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由于存在较为频繁的基因交流,种群之间没有明显的遗传分化。种群内部的遗传分化是谷瘟病菌遗传分化的主要方式,错配分布检测结果显示进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群体扩张,并且谷瘟病菌的聚类与地理来源没有显著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谷瘟病菌无毒基因AVR1-CO39具有较高的变异性,以H1为核心单倍型在不断地变异衍生出新的等位基因类型,并且这种变异衍生趋势并不受地理隔离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谷子抗病品种选育,揭示谷瘟病菌无毒基因与谷子抗病基因之间的互作机制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谷瘟病菌 谷子 AVR1-CO39 单倍型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旋转割草机对果园绿肥的田间粉碎效果
《河北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为了明确机械化粉碎绿肥的适宜品种以及影响粉碎效果的因素,以北方果园常见绿肥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试验与室内测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9G-1.2型旋转割草机对不同绿肥品种的粉碎效果。结果表明:9G-1.2型旋转割草机对春播果园绿肥的粉碎效果顺序为菊科(波斯菊、菊苣)>豆科(毛叶苕子、箭筈豌豆)>禾本科(一年生黑麦草、狗牙根)>十字花科(春油菜、肥田萝卜)。其中,菊科和豆科粉碎后0~10 cm草段长度的平均占有率分别为93.18%和70.10%;禾本科和十字花科粉碎后草段长度集中在20~30 cm和30~40 cm,粉碎效果相对较差;绿肥的地上植株含水量与粉碎效果呈正相关。因此,旋转割草机粉碎过程中植株含水量越高,粉碎效果越好;绿肥地上部生物量鲜重与粉碎效果关系不密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河平原区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评价
《中国草地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海河平原区对国审的14个紫花苜蓿品种分别在雨养和灌溉(春季浇一次返青水)条件下连续4年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中苜1号、保定苜蓿和中苜2号产量最高,标杆较低,雨养和灌溉处理下表现基本一致.(2)雨养处理下不同品种的质量等级间差异较小,灌溉处理下不同品种的质量等级间差异较大.(3)不同品种刈割时株高总体上表现为:雨养处理,赛特、德宝最高,公农3号最低;灌溉处理,德宝、三得利、中苜1号、维多利亚最高,龙牧806、公农3号最低.叶茎比在雨养和灌溉两个处理下均表现为公农3号最高,德宝最低.冬前株高与秋眠级有关,灌溉对其没有显著影响.(4)在海河平原区,除特殊年份外,返青期灌溉均不能显著增加苜蓿产草量,在当地针对适宜的苜蓿品种可以采用纯雨养的栽培管理方式.综合考虑产量、品质等农艺性状,中苜1号和保定苜蓿适合在海河平原区推广,并且可以采用纯雨养的栽培管理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粪肥简易发酵技术
《农村百事通 》 2018
摘要:果园直接施用未经腐熟的有机粪肥,容易造成烧根,且肥效不佳,还易诱发根部病害.经过堆沤腐熟的有机肥不但能显著提高肥效,还可防治果树根部病害.现将有机粪肥的简易发酵技术介绍如下:一、技术要点1.地点的选择.有机粪肥的腐熟应选择在地势较高、距离果园较近且远离民居的通风、向阳处.不要离果树根系太近,以防肥液渗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炭疽叶枯病的发生和防治
《河北果树 》 2018
摘要:苹果炭疽叶枯病自2011年在我国首次发现后快速扩散~([1])。近年来,苹果炭疽叶枯病在全国各苹果产区大范围爆发和流行,造成部分苹果品种叶片脱落、树势削弱,导致次年果实减产甚至绝产,对苹果产量和品质造成巨大影响,严重制约苹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2])。该病在七八月份迅速蔓延,侵染所有龄期叶片,最终导致叶片大量脱落,枝条二次发芽开花,削弱树势~([3]);侵染果实,果皮布满大量褐色带红晕的坏死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灌溉集成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特点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限水灌溉条件下冬小麦微灌集成模式节水高产的产量形成特点,2015-2017年在河北藁城采用灌溉方式×播期两因子裂区试验,研究了适期播种和晚播条件下微灌和畦灌2种集成节水模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指标、产量性状及耗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底墒充足的平水年(2015-2016年)与底墒不足的干旱年(2016-2017年)微灌小麦产量形成特点不同。底墒充足的平水年份,适播期下(10月10日)微灌模式生长指标和产量性状与畦灌模式相当或稍低于畦灌,而推迟播期时(10月15日)微灌模式优势更为明显。与畦灌相比,播期推迟时微灌水肥一体多次灌溉使小麦生长更快,LAI、后期叶片SPAD值以及籽粒灌浆速率明显较高,因此,千粒质量增加5. 2%~8. 8%,产量增加3. 4%~3. 5%。微灌对土壤水利用量更高,耗水量较畦灌低3. 8%~4. 5%、WUE较畦灌高7. 3%~8. 5%,并且微灌晚播耗水量稍低于适播期小麦,而产量和WUE明显高于适播期小麦。而底墒不足+降水少的干旱年份,微灌总灌水量较低,水肥一体多次灌溉的优势难发挥,无论适播期还是晚播,微灌LAI、后期旗叶SPAD值、灌浆中后期籽粒灌浆速率均低于畦灌,造成产量降低6. 6%~13. 0%。因此,在底墒充足的平水年份,提倡小麦采用微灌+晚播技术,在节约57. 7 mm灌溉用水的同时可实现产量和WUE协同提高,实现增产4. 1%,WUE提高16. 7%,灌溉方式和推迟播期对产量贡献相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1个苹果野生砧木品种低温处理抗性指标的综合评价
《西北林学院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苹果野生砧木品种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为耐寒性砧木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11个野生砧木品种为试验材料,在-10~-45℃设置7个低温梯度处理,对枝条萌芽率,电导率、脯氨酸、丙二醛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围矮4号和Sdw1萌芽率迅速下降,11个野生砧木品种的相对电导率随处理温度下降呈"S"形增加,计算得半致死温度(LT50)介于-22.32~-38.58℃.丙二醛含量呈双峰变化趋势,Sdw1、串铃海棠、围矮4号丙二醛含量较高,围矮2号、Spy227、特大果山定子丙二醛含量低且稳定.围矮4号、Sdw1、串铃海棠Pro累积较早,围矮2号和特大果山定子脯氨酸含量最大.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11个野生砧木抗寒性强弱顺序为围矮2号>特大果山定子>Spy227>八棱海棠>围矮3号>克勒沟林场大果山定子>围矮1号>五峰山4号>串铃海棠>围矮4号>Sdw1,与根据LT50所得抗寒性排序相近.
关键词: 苹果 野生砧木 抗寒性 相对电导率 脯氨酸 丙二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