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小麦热激转录因子基因TaHsfA2e特性及耐热性功能初探

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热激转录因子(heatshocktranscriptionfactor,Hsf)能够通过激活热激蛋白基因的表达而启动热激反应,在传递热信号以及提高植物耐热性方面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植物Hsf属多基因家族,数量因作物不同差异较大.小麦Hsf家族成员多,特性和功能复杂多样.本文在通过生物信息学推测分析小麦Hsf家族基因数目及其分类的基础上,从小麦幼叶中同源克隆获得A2亚族成员TaHsfA2e(GenBank登录号为MG700614)的完整编码序列,序列长1026 bp,编码341个氨基酸残基,含完整的DNA结合结构域DBD、核定位信号序列NLS、核输出信号序列NES和激活域AHA.正常条件下TaHsfA2e蛋白质被定位在细胞核.同源分析表明, TaHsfA2e与小麦HsfA6f蛋白相似性最高,达96%.定量分析表明, TaHsfA2e在小麦多个组织器官中表达量均低,但在成熟种子中高表达.叶片中TaHsfA2e的表达受37℃热胁迫显著上调,处理60min时达峰值,被SA和H2O2下调.50℃热胁迫下转TaHsfA2e酵母细胞的耐热性显著强于转空载体对照,TaHsfA2e可不同程度提高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基础耐热性和获得耐热性,上调热胁迫条件下热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

关键词: TaHsfA2e 表达特性 亚细胞定位 遗传转化 耐热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籽粒硬实加性和上位性QTL定位

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硬实是植物种子的普遍特性,是影响大豆种子发芽率、生存能力及储存期的重要数量性状,同时影响着大豆的加工品质。本实验通过对大豆籽粒硬实性状的加性和上位性互作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分析,明确控制大豆籽粒硬实的重要位点及效应,旨在为进一步解析硬实性状复杂的遗传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以冀豆12和地方品种黑豆(ZDD03651)杂交构建的包含186个家系的F_(6:8)和F_(6:9)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采用Win QTL Cartographer V.2.5的复合区间作图法(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CIM)定位不同年份的籽粒硬实性状相关的加性QTL,同时采用Ici Mapping4.1软件中的完备区间作图法(inclusive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ICIM)检测籽粒硬实性状的加性及上位性QTL。共检测到3个籽粒硬实性状相关的加性QTL,分别位于第2、第6和第14染色体,遗传贡献率范围为5.54%~12.94%。同时检测到4对上位性互作QTL,分别位于第2、第6、第9、第12和第14染色体,可解释的表型变异率为2.53%~3.47%。同时检测到籽粒硬实性状加性及上位性互作QTL,且上位性互作多发生在主效QTL间或主效QTL与非主效QTL间,表明上位性互作效应在大豆籽粒硬实性状的遗传基础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大豆 硬实 QTL 上位性互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膜下滴灌和膜下渗灌对油葵生长发育影响比较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油葵高效节水种植技术,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膜下滴灌和膜下渗灌对油葵植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通过测定膜下滴灌和膜下渗灌两种处理方式下油葵全生育期田间不同深度土壤温度变化,油葵不同生育期的生理指标和生物指标,分析比较两种灌溉处理方式对油葵生长发育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膜下渗灌处理下保墒效果更好,更能为油葵生长发育提供稳定有利的土壤环境,油葵的百粒重和产量分别较膜下滴灌处理下提高2.4%和3.0%,因而更有利于增产增收。本研究对发展节水农业及建立合理的灌溉制度,实现油葵节水高效生产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膜下滴灌 膜下渗灌 油葵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冀中南地区5个藜麦品种的引种试验

河北农业科学 2018

摘要:藜麦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在低海拔的冀中南平原地区尚未见到推广种植。选择5个不同生境的藜麦品种(QA55、MYSQ-1、稼琪1号、HT1和青藜1号),在冀中南平原区进行了4个播期(4月15日、4月30日、5月25日和5月30日)的种植试验,测定了藜麦的生长发育动态和农艺性状;并对引种结果进行分析,以探究该区种植藜麦的可行性。结果表明:4个播期下,5个参试藜麦品种均可以正常出苗、开花、授粉和初期灌浆,但在灌浆中后期由于高温高湿的共同作用造成穗部霉变,藜麦籽粒绝产。在冀中南平原地区,QA55、MYSQ-1、稼琪1号、HT1和青藜1号均不适合以收获籽粒为目的藜麦种植,可探索菜用藜麦的栽培。

关键词: 藜麦 冀中南地区 引种试验 生育期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6~2016年河北省杏产业发展调研与分析

河北农业科学 2018

摘要:2006~2016年河北省山杏和杏扁的栽培面积呈缓慢增加趋势,杏总体栽培面积和产量一直稳居全国第2位,杏资源十分丰富.对河北省杏实地调研发现,杏种植面积呈减少趋势,而单位面积产量呈逐渐增长趋势,其中鲜杏单位产量增幅最大;山杏仁、杏扁和鲜杏的主产区均分布在张家口、承德、邢台和保定等市,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的70%以上.缺乏特色品种和耐贮存优质果品,栽培管理滞后,是制约河北省杏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需根据不同杏品种开发更精细的配套管理模式,为加速河北省杏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河北省 杏扁 鲜杏 栽培管理 产业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枯草芽胞杆菌BAB-1粉尘剂研制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前我国农药登记的微生物杀菌剂主要为水剂和可湿性粉剂两种剂型。为了克服常规喷雾导致温室大棚内湿度增加给防病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以枯草芽胞杆菌BAB-1为有效成分开展了粉尘剂研究,通过对载体和助剂的筛选,明确了最佳的载体、助剂种类及其比例,最终确定100亿CFU/g枯草芽胞杆菌BAB-1粉尘剂的配方为:滑石粉20%、分散剂GY-D900 2%、菌株BAB-1原药补足至100%。该制剂具有很好的悬浮效果(30 min时悬浮率>50%)。室内盆栽试验表明,菌株BAB-1粉尘剂对番茄灰霉病防效达到57.14%~71.43%,对黄瓜灰霉病的保护作用优于治疗作用,施用1次的防病效果分别为48.80%和1.65%;温室大棚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在番茄大棚中施用3次后对灰霉病的防效达到79.04%,对照化学药剂嘧菌酯800倍水溶液的防效为82.55%。该研究结果为枯草芽胞杆菌BAB-1粉尘剂的进一步产业化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枯草芽胞杆菌 相容性 粉尘剂 番茄灰霉病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红侧沟茧蜂寄生对棉铃虫幼虫行为的影响

应用昆虫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是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生物防控的重要因子,通过温室内对未被寄生和被中红侧沟茧蜂寄生棉铃虫幼虫在棉花植株上的行为观察,分析中红侧沟茧蜂寄生对棉铃虫在棉花植株上行为活动及分布位置的影响。【方法】采用"固定时间间隔扫描抽样"观察法,监测寄生后1-10 d被寄生与未被寄生棉铃虫幼虫在棉花植株上的取食和空间位移等行为的变化。【结果】中红侧沟茧蜂寄生可以极显著降低棉铃虫幼虫在棉花植株上的取食行为比例(P<0.01);被寄生棉铃虫幼虫在棉株上的空间位移比例于寄生后的1-2 d极显著高于未被寄生棉铃虫(P<0.01),而在发育后期极显著低于未被寄生棉铃虫幼虫(P<0.01);被寄生棉铃虫幼虫在棉铃上的分布比例显著降低而在花上的分布比例显著升高(P<0.05);棉铃虫发育后期,被寄生棉铃虫在棉叶背面的分布比例极显著高于未被寄生棉铃虫(P<0.01)。【结论】中红侧沟茧蜂寄生对棉铃虫幼虫的取食、活动和栖境选择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寄生蜂 生物防控 行为操控 生态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释放中红侧沟茧蜂对玉米、辣椒田棉铃虫的防治效果

应用昆虫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评价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在玉米和露地辣椒田释放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防治效果。【方法】在田间棉铃虫卵孵化盛期释放人工繁育的中红侧沟茧蜂,调查对棉铃虫幼虫的寄生率和田间防治效果。【结果】中红侧沟茧蜂释放1次和2次对玉米田3代棉铃虫幼虫寄生率分别达到51.22%和60.35%,防治效果分别为68.42%和77.63%;在辣椒田中红侧沟茧蜂对2代棉铃虫幼虫的寄生率为65.68%-73.30%,防治效果可达到80%以上。【结论】田间释放中红侧沟茧蜂对棉铃虫进行生物防治可作为玉米和辣椒田棉铃虫综防体系的一项主要措施。

关键词: 中红侧沟茧蜂 棉铃虫 释放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杂交品种衡9966苗期耐盐性分析

作物杂志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小麦杂交品种衡9966及其亲本良星99和良星66、济麦22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盐胁迫浓度为0、0.3%、0.5%、1.0%NaCl对幼苗进行处理,15d后测定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4个小麦品种整株鲜重呈逐步下降趋势;叶片叶绿素含量在0.3%、0.5%NaCl浓度下上升,1.0%NaCl浓度下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丙二醛(MDA)含量及游离脯氨酸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大逐步升高;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对照相比均增大,但不同品种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隶属函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后代衡9966耐盐性最好。

关键词: 小麦 耐盐性 隶属函数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秋闲田饲用高粱的播期对单株生产力与产量回归模型的构建与分析(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8

摘要:[目的]为了探索播期与秋闲田饲用高粱单株生产力和生物产量的线性回归预测模型。[方法]采用田间试验与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播期与饲用高粱单株生产力和草产量的关系进行模拟和比较。[结果]播期对秋闲田饲用高粱单株生产力和生物产量具有重要影响,其单株生产力和生物产量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构建了播期与单株生产力和生物产量关系的回归模型,单株鲜重与播期的回归模型为y_鲜=0.618-0.015x,单株干重与播期的回归模型为y_干=0.184-0.005x,单产与播期的回归模型为y_单=29 126.461-711.448x。在7月23日~8月30日之间的播期每推迟1 d,饲用高粱的单株鲜重平均减少0.015 g,单株干重平均减少0.005 g,单产平均减少711.448 kg/hm~2。[结论]该研究构建的3个回归模型,为秋闲田饲用高粱生产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秋闲田 饲用高粱 播期 单株生产力 生物产量 回归模型 回归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