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管侧沟茧蜂寄生对粘虫在玉米植株上分布位置选择性的影响

植物保护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管侧沟茧蜂Microplitis tuberculifer寄生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在玉米植株上分布位置的影响及相关机理,采用生物学观察法在温室和实验室内监测了被寄生与未被寄生的粘虫幼虫在玉米活体植株和离体叶片上的分布及管侧沟茧蜂结茧位置的变化。结果表明,被管侧沟茧蜂寄生的粘虫幼虫在玉米叶片背面的平均分布比例为36.29%,显著高于未被寄生粘虫的14.60%;寄生后第8天开始,被寄生粘虫在黄色叶片上的分布比例显著高于未被寄生粘虫;非滞育和滞育条件下,管侧沟茧蜂在玉米植株黄色叶片上的平均结茧数目分别为19.3个和15.3个,显著高于绿叶上的6.5个和4.7个及土面上的0.8个和0.7个,选择性试验发现湿度在结茧位置的选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管侧沟茧蜂可以通过调控寄主粘虫在玉米植株上的分布位置协助其找到合适的结茧位置。

关键词: 寄生蜂 行为调控 滞育 选择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开发研究初报

华北农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粱在粮食安全、人类健康和生物能源的开发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被认为是二倍体模式化作物和多倍体能源作物甘蔗和芒草类的参考植物,开发高粱多态性分子标记对促进分子遗传学发展及高粱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意义重大。以甜高粱与粒用高粱杂交的F2遗传群体作为研究材料,对其全基因组DNA进行酶切,然后用高通量测序法开发SLAF(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标签,并经过分析筛选多态性SNP标记。试验过程中测序的reads数达到43 528 021个,母本2 598 472个,父本3 134 524个,子代的reads数为205 083~454 258个,平均为290 732.5个。通过原始数据的评估、聚类和纠错开发的SLAF标签数,父母本分别为44 895,42 100个。测序深度分别为19.78和16.22,F2群体每个个体的SLAF标签为26 737~39 291个,平均为33 445.06个,测序深度2.24~3.72,平均为2.79。通过对聚类群中高深度片段的潜在基因型分析,得到了6 353个多态性SNP标记,其中5 829个标记成功分型,占多态性SNP标记的91.75%,剔除不适宜作图的标记,剩余有效的SNP标记2 246个,占有效标记百分比100%,F2个体的各样品完整度平均为94.99%。所以,对基因组DNA进行酶切和高通量测序,从庞大的reads中获得SLAF标签是得到全基因组SNP标记的有效途径。为高粱高密度图谱构建和QTL定位研究,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高粱 SLAF标签 高通量测序 开发 SNP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宜粮棉轮作的棉花品种筛选

天津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粮棉轮作的棉花品种,以6个生产上应用较广的棉花品种为研究对象,在粮棉轮作模式下种植,调查棉花株高、果枝、三桃比例、单铃质量、衣分、籽棉产量等性状指标。结果表明,生育期偏长的棉花品种由于后期部分棉铃不能正常吐絮而产量相对较低,不宜在粮棉轮作模式下种植;中棉所89和冀228生育期偏短,籽棉产量分别达到4 923 kg·hm~(-2)和4 850kg·hm~(-2),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是粮棉轮作模式下的适宜棉花品种。

关键词: 粮棉轮作 棉花品种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冀中南地区5个藜麦品种的引种试验

河北农业科学 2018

摘要:藜麦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在低海拔的冀中南平原地区尚未见到推广种植.选择5个不同生境的藜麦品种(QA55、MYSQ-1、稼琪1号、HT1和青藜1号),在冀中南平原区进行了4个播期(4月15日、4月30日、5月25日和5月30日)的种植试验,测定了藜麦的生长发育动态和农艺性状;并对引种结果进行分析,以探究该区种植藜麦的可行性.结果表明:4个播期下,5个参试藜麦品种均可以正常出苗、开花、授粉和初期灌浆,但在灌浆中后期由于高温高湿的共同作用造成穗部霉变,藜麦籽粒绝产.在冀中南平原地区,QA55、MYSQ-1、稼琪1号、HT1和青藜1号均不适合以收获籽粒为目的藜麦种植,可探索菜用藜麦的栽培.

关键词: 藜麦 冀中南地区 引种试验 生育期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F-box基因VvF-box5的基因结构与表达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F-box蛋白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主要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凋亡及多种激素信号转导等过程;近几年发现,F-box蛋白还介导了植物对逆境胁迫的应答响应,对维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干旱等非生物逆境胁迫严重影响了葡萄正常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克隆并分析干旱响应基因对改良葡萄的抗性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葡萄干旱转录组分析结果,发现11个F-box基因在干旱胁迫下表达量明显上调;其中,Vv F-box5基因位于葡萄第19条染色体上,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明显高于其他F-box成员;Vv F-box5基因含有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内含子均含有保守的GT…AG序列;Vv F-box5基因包含1824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07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的N端含有1个保守的F-box结构域,C端包含1个FBD和2个LRR结构域。启动子元件分析表明,Vv F-box5基因含有多种逆境应答元件,包括GA响应元件GARE-motif、Me JA响应元件CGTCAmotif、干旱胁迫相关元件ERE、HSE和LTR、光应答顺式作用元件ACE、Box4和Sp1以及与细胞周期调节和发育相关的元件等。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干旱、高盐、ABA和Me JA处理下,Vv F-box5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升高;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Vv F-box5蛋白主要定位于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核中;Vv F-box5的过表达明显提高了转基因拟南芥在干旱处理下的成活率。另外,本研究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诱导6×His-Vv F-box5融合蛋白的表达,并使用蛋白标记亲和层析柱纯化获得了6×HisVv F-box5融合蛋白,为下一步深入研究Vv F-box5的功能奠定基础。

关键词: 葡萄 F-box蛋白 干旱 表达模式 亚细胞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冬小麦氮磷钾肥产量效应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确定不同生态类型区冬小麦的最佳施肥量与施肥模型,采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对河北省不同生态类型区冬小麦栽培施用的氮、磷、钾肥效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生态类型区冬小麦产量差异很大,表现为山前平原区>低平原区>太行山丘陵区>滨海平原区,且各地区小麦田施肥区较不施肥区的增产量和增产率顺序均为NPK配施> NP配施> NK配施> PK配施;低平原区、山前平原区、太行山丘陵区和滨海平原区冬小麦最佳施氮量分别为200. 77,201. 18,151. 07,150 kg/hm2,最佳施磷肥量为144. 23,140. 44,98. 37,120kg/hm2,最佳施钾肥量为144. 23,140. 44,98. 37,120 kg/hm2。4个生态类型区土壤的供肥能力均表现为:钾肥>磷肥>氮肥。按照地区进行排序,土壤供氮肥能力依次为太行山>低平原>山前平原>滨海平原,供磷肥能力为太行山>山前平原>低平原>滨海平原,供钾肥能力为低平原>太行山>山前平原>滨海平原。在不同生态类型条件下,冬小麦的氮、磷、钾肥的肥料农学效率存在明显差异,除山前平原外,其他均表现为磷肥最高,钾肥最低,氮肥居中。综合分析认为,在低平原、太行山丘陵和滨海平原区域,应重视磷肥的施用;山前平原地区增加氮肥的施用量,能够有效提高冬小麦产量。

关键词: 冬小麦 氮肥 磷肥 钾肥 3414 供肥能力 农学效率 最佳施肥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中药材种类介绍

现代农村科技 2018

摘要:中药材,是指未经加工或未制成成品的中药原料。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据资料统计,我国现有的中药资源种类已达12 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 146种、药用动物1 581种、药用矿物80种,常用的中药品种1 000余种,其中可人工栽培的200多种。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经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连翘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

河北林业科技 2018

摘要:该文了论述了连翘[(Forsythia suspensa(Thunb.)Vahl)]的开发利用价值,介绍了其在河北省的资源分布和发展现状,分析了河北省连翘产业发展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为河北省连翘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 连翘 药用 观赏 现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药食同源山楂产业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山楂是药食同源优良树种,也是河北省特色果树之一。为深入了解河北省药食同源山楂产业发展现状,研究了我国及河北省山楂栽培情况、加工企业、加工工艺、营销方式及山楂药食同源食品的发展现状及技术需求,分析了河北省发展山楂药食同源产业的优势及劣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今后河北省药食同源山楂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山楂 药食同源 营销方式 技术需求 产业 发展路径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肥耦合对基质栽培辣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目前设施基质栽培辣椒灌水施肥不合理造成的水资源浪费,肥料成本浪费,辣椒品质下降等问题。用基质槽栽培方法,研究控水控肥对辣椒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W2F1处理下的辣椒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各水肥耦合处理;控水控肥可有效降低辣椒硝酸盐含量;W2F1处理下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高出其他各水肥耦合处理14.5%~33.2%;控水控肥可在不影响辣椒Vc的前提下节约成本;综合考虑辣椒N、P、K养分含量可以得出W2F1处理可促进植株和果实对N、P、K养分的吸收。因此在基质栽培条件下,控水控肥可获得辣椒的优质高产。

关键词: 基质栽培 辣椒 水肥耦合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