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谷子规模化种植条件下病虫综合防控技术
《现代农村科技 》 2018
摘要:谷子抗旱耐瘠,且营养丰富,价格一直相对稳定,生产效益要明显高于玉米,近几年河北省谷农种植谷子的热情较高,尤其是冀谷系列简化栽培品种育成推广后,克服了谷子人工间苗、人工除草的问题,通过喷施除草剂,既能间苗,也能除草,突破了限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粮棉轮作模式下播期播量对棉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粮棉轮作两年三熟模式下棉茬小麦适宜的播期和播量,采用田间裂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10月15日、10月25日和11月5日)和播量(187.5kg·hm~(-2)、225.0kg·hm~(-2)、262.5kg·hm~(-2)和300.0kg·hm~(-2))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拔节期,小麦叶面积随着播期的推迟而下降;在孕穗期,10月25日播期时,播量过大(300.0kg·hm~(-2))会降低小麦叶面积;在扬花期,11月5日播期时,播量过小(187.5kg·hm~(-2))会降低小麦叶面积。随着播期的推迟,小麦生物量逐渐降低,且随小麦生长发育推移,播期对小麦生物量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晚播可以提高小麦灌浆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延缓叶片衰老。播期推迟会降低小麦拔节期、扬花期和成熟期的茎蘖数,播量增加会提高小麦的茎蘖数。随着播期的推迟,小麦的成穗数下降,从而导致产量降低。穗数对小麦的产量贡献最大。增加播量使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下降,但穗数增加,所以相同播期时,播量对小麦的产量没有显著影响。本试验中,以播期10月15日、播量262.5kg·hm~(-2)产量最高。建议棉茬小麦适当早播,如果播期推迟,则应适量提高播量以保证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hoR/PhoP双组份对枯草芽胞杆菌NCD-2菌株中surfactin合成的影响
《植物病理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Surfactin是由芽胞杆菌类细菌产生的一种脂肽类物质,具有溶血活性和排油能力,并且与细菌生物膜形成和根际定殖能力相关。本研究分析了PhoR/PhoP双组份对生防枯草芽胞杆菌NCD-2菌株中surfactin合成的影响。在低磷环境下,同NCD-2野生型菌株相比,PhoR和PhoP突变子显著降低了NCD-2菌株的溶血活性;NCD-2菌株的排油能力很强,而PhoR和PhoP突变子均丧失排油能力;NCD-2野生型菌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分别是PhoR和PhoP突变子的2.0和2.2倍。通过FPLC色谱分析技术证明NCD-2菌株可以产生surfactin,并发现在低磷条件中,野生型菌株NCD-2所产生的surfactin分别是PhoR和PhoP突变子的2.3和6.4倍。通过RT-qPCR技术分析了surfactin合成酶基因srfAA在不同菌株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低磷环境下,PhoR和PhoP突变子中srfAA基因的表达量比NCD-2野生型菌株均降低了2.1倍。构建PhoR和PhoP突变子的互补菌株,证明互补菌株均能使突变子的性状恢复到野生型水平。以上结果证明,PhoR/PhoP双组份影响surfactin的合成。
关键词: 枯草芽胞杆菌 双组份 脂肽类抗生素 溶血性 生物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滨海盐渍土地区油葵综合性状分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盐渍逆境胁迫是影响盐渍土地区油葵产量和品质的主要自然环境因素,培育耐盐优质油葵品种是盐渍土油葵育种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采用防雨棚盐碱原土鉴定法,研究土壤含盐量为6 g·kg~(-1)下9份油葵品种苗期株高、叶面积、生物量、出苗率和出苗指数的影响,并通过隶属函数法进行苗期耐盐性初步鉴定,了解不同品种苗期耐盐性能力差异;之后在滨海盐渍化土壤大田条件下观测生育期、植株形态、产量、籽粒品质等10个农艺性状,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为滨海盐渍土地区油葵耐盐种质资源的挖掘和遗传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6 g·kg~(-1)盐碱原土处理下,不同油葵品种的各测定指标与对照(1 g·kg~(-1)左右的中壤耕层土)相比均呈现下降趋势,但不同品种的变化率有显著差异,说明油葵品种对盐分的耐受能力差异较大。通过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不同油葵品种进行耐盐性排序,‘T562’、‘滨葵1号’的耐盐性最好,‘先瑞1号’的耐盐能力最弱。在田间盐渍土地区,油葵农艺性状表现各异,各性状至少与2个其他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生育期与产量构成因子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油葵在盐渍土环境下生长时间越长受害就越严重,越不利于油葵产量提高。根据各农艺性状的表现将滨海盐渍土种植的油葵品种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按成熟期、产量、品质综合分为高油中产晚熟品种、早熟中产低油品种和高产中熟中等含油量品种3个类群。主成分分析将不同品种农艺性状分成3个主成分,可将其归纳为生育期和形态因子、产量因子和籽粒品质因子,其总变异累积贡献率达69%。对不同油葵品种的综合表现进行加权求和,‘滨葵1号’排名第1。结合苗期耐盐性鉴定结果综合分析认为,‘滨葵1号’和‘T562’可以作为优质品种在滨海盐渍土地区栽培及油葵耐盐育种中加以利用。
关键词: 滨海盐渍土 油葵 苗期 耐盐性 农艺性状 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遗传背景转基因抗虫棉Bt蛋白表达与氮代谢关系研究
《棉花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明不同遗传背景抗虫棉Bt蛋白表达量与氮代谢关系,为筛选高抗虫棉花品种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对41份材料在不同时期(4~6叶期、盛蕾期、结铃盛期)测定幼叶、幼蕾和幼铃中的Bt蛋白含量及各时期主茎功能叶中的氮代谢等指标,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不同遗传背景的转基因抗虫棉营养器官中Bt蛋白表达量与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氮相关性不显著;生殖器官中Bt蛋白表达量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全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游离氨基酸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从苗期至蕾期、蕾期至铃期均匀下降时,Bt蛋白在中后期生殖器官中的表达量高.[结论]Bt蛋白表达量与可溶性蛋白含量高度正相关,后者可作为选育高抗虫品种的检测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洛阳、吉林生态区谷子抗倒伏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倒伏是影响谷子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为揭示谷子抗倒伏性的遗传机制,在洛阳、吉林两地调查了98份谷子品种的倒伏性,基于重测序技术开展SNP标记与抗倒伏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98份谷子品种倒伏率在洛阳、吉林两地均表现为无倒伏品种数>轻微倒伏品种数>严重倒伏品种数。基因组重测序开发了4 482 208个SNP标记,群体结构分析将98份谷子材料划分为3个亚群,LD分析发现谷子基因组连锁不平衡衰退距离为47. 5 kb。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洛阳、吉林分别检测到764个和24个与谷子抗倒伏性关联的SNP位点,在6号染色体共同检测到一个LRR受体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基因(LOC101776261),此外在6号、8号染色体还检测到位点不同但功能接近的细胞壁关联受体激酶基因(LOC105914550、LOC101786429、LOC105913474、LOC101766879),还有一些基因,如细胞色素P450蛋白、UDP糖基转移酶、驱动蛋白在两地不同染色体上检测到,推测这些基因可能与谷子的抗倒伏性相关。谷子抗倒伏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其中蛋白激酶类基因可能在谷子倒伏抗性中起到重要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产品中食源性致病菌及其危害
《现代农村科技 》 2018
摘要: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农产品作为人类食品的主要原材料,其质量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农产品是食源性致病菌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腐败以及由致病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问题一直都严重困扰着我们,近几年,因致病菌污染蔬果肉蛋奶等农产品而导致的食物中毒及召回事件屡有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在全球范围内都屡见不鲜。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可分为生物类、化学类与物理类。在过去20多年里,由生物类因素(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叶蒲公英耐盐突变体的筛选与植株再生
《江苏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获得大叶蒲公英耐盐突变体再生植株,以其叶片为外植体,将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经过不同浓度耐盐胁迫处理,经过筛选与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检测,确定了耐盐愈伤组织突变体。再分别通过诱导突变愈伤组织形成不定芽和不定根,获得了耐盐突变体的再生植株。结果表明,大叶蒲公英愈伤组织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0. 5 mg/L 6-BA+0. 04 mg/L 2,4-D,耐盐突变体不定芽发生的最适培养基为MS+0. 2 mg/L 6-BA+0. 01 mg/L NAA,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0. 3 mg/L NA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冀中南地区二点委夜蛾主害代幼虫田间消长与暴发为害规律
《应用昆虫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M?schler)主害代幼虫在麦秸下隐蔽危害玉米幼苗,早期难以发现。本文研究其在田间的消长动态和暴发危害规律。【方法】2014-2016年间,在河北省中南部进行广泛监测,选择在二点委夜蛾的重灾区开展调查。从玉米播种后进行系统监测,一旦发现有幼虫的田块,每天进行调查,其中在邯郸的馆陶县和沧州的南大港得到了完整数据。【结果】玉米田二点委夜蛾主害代幼虫消长规律呈现Peal-Reed曲线,具体表现为在田间发现幼虫后,虫量迅速增加,维持高水平后开始化蛹,而后开始迅速下降。玉米苗被害株率随时间呈现S曲线,玉米苗出现被危害后,被害株率迅速增加,4 d后被害株率达到最高值,然后趋于稳定。【结论】本研究证实了二点委夜蛾属于生态型气候性害虫,具有暴发性强、危害迅速的特点,其结果为二点委夜蛾科学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二点委夜蛾 系统调查 危害规律 Peal-Reed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