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过瘤胃组合物对辽宁绒山羊母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现代畜牧科技 》 2022
摘要:本试验选取年龄、体重、胎次、预产期相近的妊娠后期母羊(距产羔60天)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第1、2、3组为过瘤胃葡萄糖试验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5、25、50g/(头·天)的过瘤胃葡萄糖;第4组为过瘤胃组合物试验组;第5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150天.试验结果表明:产后1~3组比较,第2组对母羊失重的缓解效果最好,在产后第7天、14天、21天平均失重率分别为1.843%、2.035%、2.763%.但整体来看,第4组产后21天时,母羊已经恢复产后正常体重,且还增重0.876%.第4组对缓解母羊产后失重的效果最好.结论:对母羊添加单一过瘤胃葡萄糖的情况下,添加25g/(头·天)时对缓解母羊产后失重效果最好;但整体来看,过瘤胃组合物可以避免母羊产后失重的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环境下栽培密度对向日葵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是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育种家们将提高向日葵产量作为主要育种目标.向日葵产量是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性状,在本研究中通过在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和浙江省湖州市2个不同环境下对2个向日葵品种'浙葵1号'和'龙葵杂10号'设计栽培密度试验,调查现蕾期、花期和成熟期向日葵的生物量和产量,探究环境、基因型、栽培密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向日葵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环境对向日葵生物量和产量性状均有显著影响.栽培密度试验显示在海宁试验基地2个向日葵品种的生物量在现蕾期及成熟期受栽培密度显著影响,在湖州试验基地仅'龙葵杂10号'的生物量在花期存在显著差异.海宁基地'浙葵1号'的90株产量在不同栽培密度下存在显著差异,除湖州基地的'浙葵1号',2个品种折合亩产在不同栽培密度下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对向日葵生物量和产量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3个生育时期下的部分生物量性状与产量性状显著相关,并且在现蕾期阶段生物量性状间的相关性最紧密,除9 cm2叶片鲜重外,其他生物量性状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环境、基因型、环境与基因型交互在现蕾期、花期以及成熟期均对生物量性状有显著影响,而栽培密度在现蕾期对4个生物量性状有显著影响,而在花期和成熟期只对侧茎鲜重有显著影响.在产量性状方面,环境、栽培密度以及环境与基因型交互、基因型与密度交互对其有显著影响.以上结果表明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不同品种在不同环境下的发育表现,适当调整栽培密度以达到高产目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薯片及全粉加工兼用型马铃薯新品种‘龙薯8号’的选育
《中国马铃薯 》 2022
摘要:龙薯8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用‘FL1533’作母本、‘克新16号’作父本经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于 2020 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 GPD 马铃薯(2020)230127。该品种中晚熟,生育期 96 d(从出苗到茎叶正常枯黄的天数),一般产量1 880 kg/667m~2。块茎椭圆形,黄皮浅黄肉,芽眼浅。块茎干物质含量23.40%,淀粉含量 16.60%,蛋白质含量 2.41%,维生素 C 含量 13.60 mg/100 g,还原糖含量 0.22%,符合炸片、全粉加工要求,食味优良。高抗马铃薯A病毒(Potato virus A,PVA)、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PVS)。适宜在黑龙江省各地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草推送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农机化研究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奶牛饲养装备自动化水平将决定整个牧场的未来发展,在比较传统饲草投放和自动饲草推送的优缺点后,为了提高牧场草料的投放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饲草的利用率,针对传统草料投送的现状设计了自动饲料推送器的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等组成,设计的目的是研究自动饲草推送器并结合现有混料和饲草投送设备,克服以往饲喂过程中奶牛无法远端进食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智慧牧场综合体系的建立。试验结果表明:装置运行速度平稳,工作性能基本满足课题设计要求。与此同时,就饲草推送装置执行预先设定路径和充电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旨在为后期智能饲草推送装置的成果转化和市场推广提供应用实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智慧温室大棚的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
《农机使用与维修 》 2022
摘要:分析了智慧温室大棚的运作原理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情况,说明了环境监测与控制总体技术的原理和流程,介绍了环境监测的关键技术特征,总结了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实施方式与特点,强调了智慧大棚环境监测技术应用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