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稻米成分组成与糖尿病控制作用研究进展

农产品加工 2022

摘要:稻米由淀粉、低致敏蛋白和其他具有营养功能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组成。米糠是碾米过程的副产品,其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含量高于白米(精米)。米糠的功能成分,如γ-谷维素、植酸、阿魏酸、γ-氨基丁酸、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醇(维E)对人体有多种健康益处。综述了淀粉、蛋白质和麸皮中生物活性化合物对糖尿病控制的作用,为稻米类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稻米 米糠 γ-谷维素 植酸 维E γ-氨基丁酸 阿魏酸 糖尿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过瘤胃组合物对辽宁绒山羊母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现代畜牧科技 2022

摘要:本试验选取年龄、体重、胎次、预产期相近的妊娠后期母羊(距产羔60天)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第1、2、3组为过瘤胃葡萄糖试验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5、25、50g/(头·天)的过瘤胃葡萄糖;第4组为过瘤胃组合物试验组;第5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150天.试验结果表明:产后1~3组比较,第2组对母羊失重的缓解效果最好,在产后第7天、14天、21天平均失重率分别为1.843%、2.035%、2.763%.但整体来看,第4组产后21天时,母羊已经恢复产后正常体重,且还增重0.876%.第4组对缓解母羊产后失重的效果最好.结论:对母羊添加单一过瘤胃葡萄糖的情况下,添加25g/(头·天)时对缓解母羊产后失重效果最好;但整体来看,过瘤胃组合物可以避免母羊产后失重的问题.

关键词: 过瘤胃葡萄糖 过瘤胃组合物 绒山羊 生产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环境下栽培密度对向日葵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是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育种家们将提高向日葵产量作为主要育种目标.向日葵产量是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性状,在本研究中通过在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和浙江省湖州市2个不同环境下对2个向日葵品种'浙葵1号'和'龙葵杂10号'设计栽培密度试验,调查现蕾期、花期和成熟期向日葵的生物量和产量,探究环境、基因型、栽培密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向日葵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环境对向日葵生物量和产量性状均有显著影响.栽培密度试验显示在海宁试验基地2个向日葵品种的生物量在现蕾期及成熟期受栽培密度显著影响,在湖州试验基地仅'龙葵杂10号'的生物量在花期存在显著差异.海宁基地'浙葵1号'的90株产量在不同栽培密度下存在显著差异,除湖州基地的'浙葵1号',2个品种折合亩产在不同栽培密度下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对向日葵生物量和产量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3个生育时期下的部分生物量性状与产量性状显著相关,并且在现蕾期阶段生物量性状间的相关性最紧密,除9 cm2叶片鲜重外,其他生物量性状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环境、基因型、环境与基因型交互在现蕾期、花期以及成熟期均对生物量性状有显著影响,而栽培密度在现蕾期对4个生物量性状有显著影响,而在花期和成熟期只对侧茎鲜重有显著影响.在产量性状方面,环境、栽培密度以及环境与基因型交互、基因型与密度交互对其有显著影响.以上结果表明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不同品种在不同环境下的发育表现,适当调整栽培密度以达到高产目的.

关键词: 向日葵 生物量 产量 栽培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薯片及全粉加工兼用型马铃薯新品种‘龙薯8号’的选育

中国马铃薯 2022

摘要:龙薯8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用‘FL1533’作母本、‘克新16号’作父本经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于 2020 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 GPD 马铃薯(2020)230127。该品种中晚熟,生育期 96 d(从出苗到茎叶正常枯黄的天数),一般产量1 880 kg/667m~2。块茎椭圆形,黄皮浅黄肉,芽眼浅。块茎干物质含量23.40%,淀粉含量 16.60%,蛋白质含量 2.41%,维生素 C 含量 13.60 mg/100 g,还原糖含量 0.22%,符合炸片、全粉加工要求,食味优良。高抗马铃薯A病毒(Potato virus A,PVA)、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PVS)。适宜在黑龙江省各地种植。

关键词: 马铃薯 新品种 龙薯8号 薯片 全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机械装配分组配置优化研究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2

摘要:针对现阶段农业机械领域的相关产品在装配过程、优化分组的配置流程中缺乏相关约束条件考虑、数学算法的收敛性不理想、产品生产效率低及性能较差等情况,给出一类以改善粒子群数学算法为原理的农业领域机械类产品在分组装配优化过程中的配置办法.设置产品零件装配时的边界条件,以公差等级、尺寸链结构、公差函数及成本函数等有机结合,生成装配过程的约束函数系统,将其当成农业领域机械分组装配的数学模型.

关键词: 粒子群类型算法 农业工程产品 分组装配模型 系统配置性能 产出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草推送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农机化研究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奶牛饲养装备自动化水平将决定整个牧场的未来发展,在比较传统饲草投放和自动饲草推送的优缺点后,为了提高牧场草料的投放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饲草的利用率,针对传统草料投送的现状设计了自动饲料推送器的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等组成,设计的目的是研究自动饲草推送器并结合现有混料和饲草投送设备,克服以往饲喂过程中奶牛无法远端进食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智慧牧场综合体系的建立。试验结果表明:装置运行速度平稳,工作性能基本满足课题设计要求。与此同时,就饲草推送装置执行预先设定路径和充电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旨在为后期智能饲草推送装置的成果转化和市场推广提供应用实例。

关键词: 饲草推送 智能化 推送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芪在畜牧养殖领域的应用

现代畜牧科技 2022

摘要:黄芪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几百年来被人类广泛使用。黄芪中含有100多种化合物,包括多糖、黄酮、氨基酸、皂苷等,但随着畜牧业集约化生产的快速发展,有必要更深入的开展其在家畜应用。现综述黄芪在畜牧领域应用的现状,旨在为黄芪在畜牧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好的借鉴。

关键词: 黄芪 畜牧 黄芪多糖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酿造用高粱新品种绥杂10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园艺与种苗 2022

摘要:绥杂10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选育的酿造用高粱新品种.2018—2019年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进行每年6点次自布点试验,2年试验平均产量8199.6 kg/hm2,比对照绥杂7号增产8.3%.2021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具有矮秆、耐密、适合机械化作业、商品粮品质优良等特点,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和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270℃以上区域种植.

关键词: 酿造用高粱 绥杂10 矮秆 机械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牡丹江2株香蘑属菌株的鉴定及驯化研究

中国食用菌 2022

摘要:通过表型鉴定和ITS测序相结合的方法鉴定香蘑属2个菌株.结果表明,2个供试菌株1株是花脸香蘑,另1株是紫丁香蘑.对香蘑属菌株进行驯化研究发现,花脸香蘑菌丝体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4℃,子实体的最适宜发育温度为22℃~26℃,利用玉米秸秆发酵料栽培,成功驯化花脸香蘑菌株.紫丁香蘑菌丝体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没有获得子实体.

关键词: 香蘑属 菌株鉴定 ITS 驯化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智慧温室大棚的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2

摘要:分析了智慧温室大棚的运作原理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情况,说明了环境监测与控制总体技术的原理和流程,介绍了环境监测的关键技术特征,总结了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实施方式与特点,强调了智慧大棚环境监测技术应用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智慧温室大棚 环境监测 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