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氩离子注入对北方粳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吉林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对6个剂量氩离子处理条件下北方粳稻根系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POD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不同水稻品种间有辐射敏感性差异。随氩离子诱变剂量的增加,3个水稻品种根系POD活性的值都明显高于对照,在3000剂量时的POD值最大。在处理剂量范围内,POD活性随剂量的变化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规律,且有一定的波动性。而且农大7各处理酶谱活性差别最大,秋田小町和农大13酶谱差别较小,但在3000系数剂量下酶带有不同程度加深的趋势。


我国肥料研究领域的新进展
《吉林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近年来,我国肥料研究领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缓(控)释肥料的研制、植物营养遗传特性研究、新型施肥理论建立、施肥信息化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


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的研究
《吉林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多年的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宽窄行种植培肥地力,可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条件,促进玉米根系数量增多、叶面积增大、干物重增加,进而提高玉米产量。


出苗后干旱对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的影响
《玉米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2个不同抗性的玉米杂交种,播种期接种玉米丝黑穗病菌,出苗后(约6~7片叶)进行干旱处理,开花期调查发病率。结果发现,同一玉米品种干旱处理比对照的发病率高。说明苗后干旱增加了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率。经分析发现存在携带病菌而不发病的植株,出苗后期保持适宜的水分可以减少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


东北黑土区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研究
《玉米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东北黑土区土壤风蚀和水蚀严重、自然降水利用率低、土壤有机质下降、耕层变浅等问题,研究了玉米宽窄行留高茬交互种植技术和灭高茬整地保护性耕作两种技术模式,该技术对保护黑土生态环境,发展可持续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等离子体处理对玉米幼苗抗逆性的影响
《玉米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4个不同剂量0.5A(T1)、1.0A(T2),1.5A(T3)、2.0A(T4)的等离子体处理玉米种子,研究幼苗在干旱、冷害和盐害等逆境处理后对玉米幼苗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玉米种子可提高玉米幼苗在干旱、冷害和盐害条件下的抗逆性,但以提高幼苗抗旱能力最明显。干旱条件下,4个不同剂量的等离子体处理可使玉米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平均提高5.5%,脯氨酸含量比对照植株平均增加24.7%,POD活性比对照平均增加33.3%,电解质外渗率平均降低20.9%。1.5A(T3)的等离子体处理剂量在所有处理中效果最明显,可作为等离子体处理玉米种子提高抗逆性的适宜处理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