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世界农业遥感技术的进展
《世界农业 》 1987
摘要:农业遥感是利用空中摄影、雷达、热扫描、侧视雷达以及人造卫星来收集地球表面有关农业的反射光波、热辐射、微波等信息并应用于农业发展的技术。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农业、渔业和林业已构成世界经济的最重要部门,各国政府愈来愈感到对粮


利用“TM”卫星资料调查里下河地区湖泊(荡)水面和滩地资源
《江苏农业科学 》 1987
摘要:里下河地区位于江苏省中部,北起灌溉总渠,南至通扬运河,东以通榆运河为界,西靠丘陵边缘。全区包括兴化、宝应、泰州、建湖等县的全部和高邮、淮安、金湖、阜宁、江都、泰县等县以及盐城市郊区的一部分,土地面积共计14355平方公里。里下河地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成碟形洼地,在长期湖相沉积的过程中,湖泊水面逐渐变小,一些滩地露出水面,形成浅水湖荡和滩地相间的地貌类型。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里下河地区的湖泊(荡)和滩地资源,1984年我们受江苏省计经委委托,对全地区的湖泊、湖荡(不包括河流和耕地内的坑塘)和滩地进行了调查,初步摸清了湖泊(荡)和滩地的数量、分布及其利用状况。


水稻应用多效唑防倒伏试验汇总
《江苏农业科学 》 1987
摘要:多效唑是80年代新开发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1984年经过遗传生理所多次预备试验,确定其有抑制水稻株高生长的效果后,1985年起进行正式的田间试验,以确定其在本田应用防倒增产的效果和技术。兹将1985、1986两年试验结果汇总于下。 试验材料和方法 1985年组织8个单位、1986年组织9个单位进行了田间试验(参试单位见表1)。 试验分多效唑施用量、施用期、施用剂型(乳剂和粉剂)和施用方式(喷施和加土撒施)等4种,均采用随机区组排列,4次


丁草胺颗粒剂应用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1987
摘要:近年来,我省移栽稻田化学除草面积每年约120万公顷以上,目前应用的除草剂主要是除草醚。由于除草醚除草效果差以及存在毒性方面的问题,美国、日本、加拿大等许多国家已撤消了该药的登记。我省迫切需要以一种治性高,杀草谱广,药效长,对水稻安全、经济的除草剂取代除草醚。 1986~1987年,我们用镇江农药厂生产的5%丁草胺颗粒剂在水稻秧田、旱直播稻田和移栽稻田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同时在江苏、上海市郊等10多个地区的移栽稻田进行了千亩以上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滨海滩地养鱼改土的探索
《江苏农业科学 》 1987
摘要:在沿海滩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土壤方面的障碍因素主要是盐害和贫瘠。赵守仁(1985)、辛德惠(1983)等人,在盐碱土改良利用研究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在进行土壤改良的同时又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将养鱼和改土结合起来,在淡水洗盐的过程中,通过鱼的排泄物和水体自然光合产物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壤肥力状况的研究,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1985年起,我们在江苏省国营黄海农场进行了养鱼改土方面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夏大白菜的生长特点和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1987
摘要:结球大白菜原产于我国,由于它喜欢在冷凉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故一直在秋季栽培。为了使结球大白菜能在夏季生长,亚洲蔬菜研究和发展中心从1972年开始进行耐热大白菜的育种研究,现已培育成一批耐热、抗霜霉病和病毒病的优良一代杂种,并已在亚洲大多数国家,如日本、朝鲜、印度、泰国、菲律宾等国推广。我所从1982年开始引进试种,前后共鉴定一代杂种及品种30多份。其中两份表现突出,定名为“伏宝”和“夏丰”,并摸索出耐热大白菜的栽培技术。


单季稻免耕生育特点及其应用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 1987
摘要:七十年代,太湖地区普遍施行双三制后,由于渍水时间延长与不合理耕作,致使土壤性状变坏。突出表现在耕作层变浅,土壤发僵;犁底层增厚,出现青泥层,通透性变差;土壤养分释放迟缓,氮肥胃口增大,带来了成本上升,收成减少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改良不断恶化的土壤性状,"六五"期间,广大科技工作者进行了探讨研究,提出在治水改土、增肥改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