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生物菌肥在蔬菜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山西农业科学 2018

摘要:生物菌肥内含特殊菌类,能提高蔬菜产量与品质,不污染环境。因此,我国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大力推广生物菌肥。介绍了生物菌肥的种类及特点,分析了其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矿质营养释放、协助养分吸收、减少病虫害、改善品质及增产等方面的作用,介绍了生物菌肥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如何合理施用生物菌肥,并对生物菌肥在蔬菜上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生物菌肥 蔬菜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规模化养殖中的兽药残留控制技术集成

中国动物保健 2018

摘要:产生兽药残留的原因有多种,控制动物性产品兽药残留也应该从畜禽养殖、兽医防疫、饲养管理、兽药监管等环节全面出手,综合调控.规模化养殖是我国畜禽养殖行业的中坚力量,在动物性产品的生产中,应优化养殖环境,提高动物福利,提高动物抵抗力,减少患病用药情况;也要积极推行先进的兽医防疫和精准饲养技术,强化兽药残留控制意识和科技创新意识,对各项先进技术系统集成,维护动物健康,最终达到减量化使用兽药的目的.

关键词: 规模化 养殖企业 控制 兽药残留 技术集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燕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2018

摘要:本文作者介绍了燕麦主要的病虫害种类,提出了燕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旨在指导农民科学合理地做好燕麦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确保燕麦高产、稳产及燕麦生产安全,增加农民收益。

关键词: 燕麦 病虫害 绿色防控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审玉米新品种中地88的选育推广及遗传特性与生态适应性分析

农业科技通讯 2018

摘要:中地88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育成的玉米新品种。通过对中地88选育过程中所采用种质的系谱演变进行分析,及连续10年多生态异地网络化抗逆测试、试验示范等综合测试,认定中地88是一个具有突出优良性状,明显超越农大108,甚至超越郑单958、先玉335的大品种,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和推广前景。该品种不仅具有较大的遗传研究价值,而且其潜在的社会经济效益、价值巨大,值得重视研究、推广。

关键词: 中地88 跨年度 多生态区 抗逆 社会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骨干亲本临汾5064单元型区段的遗传解析

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分子标记解析骨干亲本临汾5064单元型区段在其衍生后代中的遗传规律,可以为小麦分子育种提供依据。在临汾5064及其21个衍生品种(系)中,395个SSR标记共检测出895个等位变异,不同位点的等位变异为1~8个,平均2.27个,平均多态性指数为0.25。临汾5064及衍生后代中146个位点具有相同等位变异,遗传贡献超过80%的位点有30个。实验结果表明,临汾5064对衍生子一代和子二代的遗传贡献率分别为65.30%和64.24%,且未随着世代的增加而明显下降。所有衍生后代与亲本完全相同的单元型区段有16个,贡献率大于80%的染色体区段分布在所有染色体上。关联分析发现这些单元型区段存在重要农艺性状的QTL簇,几乎都与重要农艺性状显著相关,表明这些区段在育种过程中受到强烈选择。

关键词: 小麦 骨干亲本 临汾5064 遗传贡献 单元型区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大同市特色农业发展的瓶颈

农业科技通讯 2018

摘要:大同市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气候独特。全年平均气温为7.4℃左右,≥10℃年有效积温2 700℃左右,年日照时数2 700~3 000 h,夏季最高气温37.7℃,冬季最低温度-29.9℃,年均无霜期100~140 d,年降雨量384~453 mm,雨季大部分集中在7~9月。这种温差大,无霜期短,降雨量集中,光照充足的独特气候,特别适宜于小杂粮种植,大同市也是我国小杂粮的主产区之一。因此,只有发展特色农业,才能适应市场需求,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真正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关键词: 大同市 特色农业 瓶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时代山西三农现状及发展思路

山西农经 2018

摘要: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对新时代山西省"三农"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指出当前"三农"存在的问题;结合山西省实际,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山西省"三农"发展思路。

关键词: 新时代 山西 “三农” 现状 发展思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墙体材料对食用菌工厂化菇房环境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为促进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通过对不同材料墙体的食用菌菇房内外温度、湿度的测定和分析,研究了墙体材料对菇房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聚苯板为墙体,其7月温度日平均值为21℃,比砖混墙体菇房内温度低4℃,其夏季隔热性能显著强于砖混墙体的菇房;两种材料墙体的菇房在夏季保湿和冬季保温上差异不明显;以砖混为墙体,在冬季保湿上明显好于聚苯板墙体,其1月菇房内湿度日平均值稳定维持在40.1%,而聚苯板墙体的菇房内湿度只能维持在25.2%。

关键词: 墙体材料 隔热性能 温度 湿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0%噻虫嗪包衣对玉米种子的安全性及矮花叶病的防治效果

山西农业科学 2018

摘要:2017年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进行了30%噻虫嗪药剂包衣对玉米种子安全性和防病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药剂处理后出苗数和保苗率均有所提高;对矮花叶病防效以每100 kg种子用35 g/L咯·精甲150 g+60 g/L戊唑醇50 g+30%噻虫嗪600 g包衣处理效果最优,其次为每100 kg种子用35 g/L咯·精甲150 g+60 g/L戊唑醇50 g+30%噻虫嗪800 g包衣处理;产量统计结果为每100 kg种子用35 g/L咯·精甲150 g+60 g/L戊唑醇50 g+30%噻虫嗪600 g包衣处理>每100 kg种子用35 g/L咯·精甲150 g+60 g/L戊唑醇50 g+30%噻虫嗪800 g包衣处理>每100 kg种子用35 g/L咯·精甲150 g+60 g/L戊唑醇50 g+30%噻虫嗪400 g包衣处理>对照,较对照增加依次为8.68%,6.55%,1.63%。试验综合效果显示,以每100 kg种子用35 g/L咯·精甲150 g+60 g/L戊唑醇50 g+30%噻虫嗪600 g包衣处理为最佳选择。

关键词: 30%噻虫嗪 玉米种子 出苗数 保苗率 矮花叶病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渗水地膜穴播谷子的技术推广与扶贫效应

山西农业科学 2018

摘要:渗水地膜穴播技术促进谷子等作物生长发育,是一项旱作高产技术,研究其推广范围与相应的扶贫效应对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介绍谷子渗水地膜穴播技术及增产效应,调查其推广区域及扶贫效果,发现该技术在山西省推广种植过程涉及大多数地区,贫困县占比为50.0%~100.0%;该技术使农民增产又增收,典型贫困县增产幅度为37.4%~89.0%,贫困人口人均收入显著增加。渗水地膜机械化高产穴播谷子免间苗技术将科技创新与特色杂粮产业相结合,随着其推广范围的不断扩大和规模的发展壮大,将带动贫困群众依靠科学技术,开辟特色农业产业扶贫、精准扶贫的脱贫新途径。

关键词: 渗水地膜 谷子 示范推广 增产 扶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