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玉米秸秆与豆腐渣混合青贮品质评价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 2018
摘要:为了评价不同比例玉米秸秆与豆腐渣混合青贮品质,本试验添加0、10%、20%、30%、40%、50%的豆腐渣和定量青贮添加剂进行玉米秸秆混合青贮试验,对青贮饲料进行感官评价和V-Score评价。结果显示,混合青贮中豆腐渣比例不超过50%,其感官评价和V-Score评价等级没有变化,但当豆腐渣比例超过30%时,青贮品质逐渐下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除草剂对农作物影响的分析
《山西农经 》 2018
摘要:农作物草害一直作为农业生产的问题,一旦杂草蔓延,将会使得农作物产量下降30%,所以,为了有效除去害虫与杂草,通常采用化学型除草剂来保护农作物。但是,这些化学物质会对农作物自身以及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本文将针对除草剂对农作物的影响展开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来减少除草剂的使用,从而降低其对农作物的影响,提高农作物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反哺农业政策目标与措施思考
《农业科技通讯 》 2018
摘要:文章在对我国现阶段反哺农业目标和措施分析的基础上,找出现阶段我国开展反哺农业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从中理清反哺农业发展基本概况,为后续研究提供相关支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油炸白荞面粉方便面加工关键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为解决非油炸白荞面粉方便面生产中存在的复水时间较长的问题,提升荞麦等杂粮类方便面生产的关键技术,自2017年1月起,对非油炸白荞面粉方便面加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采用优化产品原料配方,应用冷冻冷藏新工艺,以研究定型并生产出一款湿法非油炸白荞面粉方便面。结果表明:研制的产品新配方中,白荞面粉含量达到97.4%,配方中用到添加剂种类为盐、碱、谷朊粉3种,含量小于国标;加工工艺上采用冷冻冷藏工艺对熟化面饼进行处理,冷冻冷藏时间控制在10h左右。应用新配方新工艺生产的产品达到指标为:产品复水时间为≤8min,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检验,芦丁、多酚两项主要功效成分损失率分别为43.75%、42.10%,低于计划的50%。非油炸白荞面粉方便面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不但解决了非油炸荞面方便面的复水时间问题,也为玉米等杂粮类非油炸方便面的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新品种同薯29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同薯29号是以9905-1为母本、9333-10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和系统选育育成的鲜食及淀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中晚熟,出苗至收获105 d(天)左右;薯块圆形,黄皮白肉,芽眼深浅中等;块茎干物质含量27.0%,淀粉19.40%,VC189 mg·kg~(-1)(FW),还原糖0.15%,粗蛋白2.80%。一般肥力条件下每667 m2产量1 500~2 000 kg,高肥力条件下产量可达4 000 kg以上,丰产稳产性好。中抗马铃薯X、Y病毒病。适宜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内蒙古中部、南部及陕西北部马铃薯一季作区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性状分析
《农业科技通讯 》 2018
摘要:为探究玉米新品种正成018和奥玉419获得高产的适宜种植密度,对正成018和奥玉419分别进行了3个和4个处理的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玉米品种适宜的高产栽培密度存在着极大的不同,合理密植是获得玉米高产的关键因素。同时,本研究也为"超级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野生木本油脂植物资源现状分析
《中国油脂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掌握山西省野生木本油脂植物资源现状,采用实地踏查、试验分析和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省内主要山地、自然保护区不同野生木本油脂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含油率进行全面调查统计,并用索氏提取法测定33种木本油脂植物的含油率。结果表明:山西省野生木本油脂植物共43科84属168种。目前开发利用较多的种类有翅果油树、中国沙棘、文冠果等,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的有榛属、朴属、山胡椒属、盐肤木属、卫矛属、南蛇藤属、梾木属、槭属、栾树属、野茉莉属、连翘属等。对山西省野生油脂植物的种类组成、取用部位、用途以及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保护与利用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苹果贮藏与加工现状
《食品安全导刊 》 2018
摘要:作为全国三大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之一,山西省苹果的贮藏与生产加工颇有可取之处,但是其整个过程中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与弊端,制约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本文中笔者将以"山西苹果贮藏与加工现状"为主要探究对象,通过分析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以求为山西苹果产业化发展寻求更大的突破。苹果的贮藏与加工对苹果产业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单就山西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前喷施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ontaminans对草莓采后腐烂和品质的影响
《植物保护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采前喷施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ontaminans B-1对草莓采后贮藏期的腐烂和品质的影响,采用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菌悬液喷施草莓植株,检测草莓采后腐烂率及硬度、色泽、可滴定酸、抗坏血酸及失重率等指标,并统计草莓表面菌落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采前喷施浓度为1×10~(10)CFU/m L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1菌悬液,可显著降低草莓采后腐烂的发生,而且喷施3次贮藏效果优于喷施1次。在16℃下贮藏7 d,喷施3次处理在接种灰葡萄孢菌和自然条件下的抑制率分别达到67.33%和58.45%。采前喷施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菌悬液可有效提升草莓品质,延缓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降低Vc含量,一定程度上可保持果实亮度。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可在果实表面定殖,且抑制果实表面病原菌的生长。菌悬液喷施3次,16℃贮藏7 d后,果实表面拮抗菌数量达到贮藏前的4.79×10~4倍,同时,病原菌在果实表面的菌落数也大大减少。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可引起灰葡萄孢菌菌丝畸形,内含物外渗。此外,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草莓植株白粉病有抑制作用,并促进植株生长,株高、单株鲜重和单株叶片分别比对照增加19.39%、28.13%和36.04%。研究表明该菌株在草莓生产和贮藏领域具有较大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