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宁夏柠条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探讨
《西北农业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宁夏柠条资源状况、柠条营养特性,结合宁夏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提出宁夏柠条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法、可持续利用建设的基本内容、可持续利用经营机制以及可持续利用应注意的问题。


甘草萤叶甲空间分布型初步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甘草萤叶甲成虫和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成虫符合核心分布和负二项分布,幼虫符合负二项分布;聚集度指标检验成虫、幼虫均为聚集分布。并分析拟合了成虫和幼虫在大田中的理论抽样数学模型。


宁夏主推水稻品种品质性状遗传参数的分析
《种子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宁夏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12份水稻品种的10个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力分析、遗传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广义遗传力较高的性状有直链淀粉含量、粒形、粒长、垩白米含量、糙米率和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与垩白大小及垩白米率有较密切的正相关,与胶稠度和碾米品质性状有较密切的负相关;整精米率与蛋白质含量、垩白大小、粒形和粒长有较密切的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因子为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第二主成分因子为垩白大小及垩白米率,第三主成分因子为胶稠度。笔者认为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垩白大小、垩白米率和胶稠度可作为鉴定稻米品质的主要性状。


水分亏缺指数在全国干旱遥感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土壤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分亏缺指数(WDI)是建立在作物水分胁迫指数理论基础上,并假设陆地表面温度是冠层温度与土壤表面温度线性加权及土壤与植被冠层之间不存在感热交换的情况下,结合陆气温差与植被指数得到的区域干旱评价指标。本文利用MODISTerra陆地表面温度和植被指数数据产品,采用NDVITs空间法分别计算了2000年4月上旬和5月中旬气温空间分布的基础上,结合陆气温差和植被指数计算全国范围WDI,并与表层土壤含水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WDI能够比较合理地用来监测区域干旱,不仅适用于裸地条件,还能够有效地应用于完全植被或部分植被覆盖条件下的干旱监测,克服了CWSI只能应用于郁闭植被冠层的限制。


人工种植甘草氮磷钾肥效反应模式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的数学模型为y=284.77+9.20x1+0.84x2+0.74x3-4.96x12-17.55x22-5.79x32+9.71x1x2+9.62x1x3-0.86x2x3,回归显著性检验,复相关系数r=0.824,r0.05(3,7)=0.807,回归显著,方程拟合较好。根据对模型的计算机仿真寻优结果,结合大田人工栽培甘草的实际生产水平得出人工种植甘草(2年)4200~4500kg/hm2的农业措施为:N210.89~233.78kg/hm2;P2O5203.22~239.43kg/hm2;K2O132.22~154.42kg/hm2。


干旱条件下玉米叶面积变化及地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干旱地区自然降水条件下,对4个大面积推广的玉米杂交种进行不同干旱处理,测定其叶面积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变化。结果表明,拔节到灌浆初期是干旱影响玉米叶片生长及叶片功能发挥的重要时期;干旱影响玉米大喇叭口期至乳熟期的干物质积累,使玉米最大干物质积累时期推迟到开花期至乳熟期;苞叶和茎鞘中的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率较高,茎鞘中积累的干物质对玉米籽粒的贡献率最高。干旱条件下,玉米在大喇叭口期至乳熟期具有较大的叶面积、较强的光合能力和较长的光合功能期,对乳熟期获取较大的生物产量和提高籽粒产量都有很大的作用,玉米的耐旱性相应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