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六优3-2和六优1号的产量优势及栽培要点
《江苏农业科学 》 1986
摘要:六优3-2和六优1号是我院粮食作物所于1982年和1983年相继育成的两个杂交中粳,前者是用六千辛不育系和宁恢3-2恢复系,后者是用六千辛不育系和77302-1恢复系配组育成的。三年来,六优3-2和六优1号经过南方稻区和省杂交粳稻区试以及全省不同生态条件试种,表现熟期适中,适应性好,产量优势明显,对白叶枯病和稍瘟病具有中等抗性,米的蒸煮食味好,在生产上有较好的利用价值。


江苏省沿江棉区地膜棉播种期试验
《中国棉花 》 1986
摘要:棉花地膜覆盖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我省沿江棉区无霜期长,热量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春季气温回升慢,且不稳定,因此地膜棉出苗后常出现死苗重的现象。为阐明地膜棉出苗容易保苗难的内在原因,进行了地膜棉的生长特性和播期试验,为确立我省地膜棉适宜播期和防病保苗提供依据。


水蜜桃雨花露的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1986
摘要:特早熟水蜜桃雨花露具有成熟期早、果实大、味甜、丰产性好等特点,已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桃区的主栽品种之一。 由于雨花露果实生育期短(73天),在果实膨大期又正逢枝条生长的第一个高峰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比较突出。加之果实成熟时(6月中下旬)恰为梅雨季节,阴雨天多,常致使果实风味转淡,品质下降。 近几年来,我们在南京本所试验园,以优质省工栽培为目标,研究调节枝条数量,探讨树冠合理负载能力,应用地膜覆盖,增施磷钾肥和无袋栽培等技术,使栽植密度为每亩33株的雨花露桃园,进入盛果期的单株产量稳定在85斤以上,优质果达到85%以上。


害虫危害的经济阈限和防治指标计算方法
《江苏农业科学 》 1986
摘要:害虫综合治理工作中,确定害虫危害的经济阈限和防治指标是防治决策过程中必需考虑的重要问题。有关经济阈限的概念在很多文献中都有表述和讨论,其基本观点都是探索害虫造成的损失与防治投资的经济关系,探求挽回害虫损失相当于防治投资费用的合理虫口密度或为害量。所谓挽回的经济损失包括防治的即时效益,即简单的作物产量与市场价格形成的效益,也可以包括长期的生态效益,如对环境影响、潜在性害虫的


弓形体病康复猪组织感染性试验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 1986
摘要:为了解弓形体病康复猪组织的感染性,以便为公共卫生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我们用人工感染弓形体病康复猪的脑、肌肉等组织作感染实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实验方法与结果 一、弓形体病康复猪组织感染猫发病试验 人工感染弓形体发病后已康复130及136天的4头康复猪,编号为63、64、65和71。剖杀后分别采集脑、膈肌及眼组织,分两组口服感染2~4月龄的健康家猫。实验前粪检弓形体卵囊为阴性。 第一组:取63和71号猪的上述组织共410克,混合


水稻品种间光合光呼吸差异
《江苏农业学报 》 1986
摘要:根据不同水稻品种在照光的高O_2或低CO_2空气中的生长反应和不同O_2,CO_2浓度下的光合速率及光呼吸速率的变化,品种可划分为Ⅰ,Ⅱ,Ⅲ类型。在各种CO_2,O_2浓度组合下,类型Ⅰ品种的光合速率最高,类型Ⅲ_a其次,类型Ⅲ_b最低。O_2抑光合和促光呼吸最小的是类型Ⅰ,最大的是类型Ⅲ_a,类型Ⅲ_b居中。表明O_2抑光合的增加常伴随光呼吸的上升,但两数值的变化不呈恒定的同一比值。 在空气CO_2浓度下各类型品种的光合速率与光呼吸的结合关系是不同的。这在温度效应中得到进一步的反映。氧直抑光合是高O_2下光合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光呼吸是次要的。高光效育种中应重视利用光合速率高和氧抑程度小的类型Ⅰ品种。


陆地棉品种棉籽品质分析研究
《作物学报 》 1986
摘要:测定了61个陆地棉品种的种籽品质。粗蛋白和粗脂肪之间为极显著负相关(r=-0.8921)。粗脂肪平均含量为34.777%,亚油酸平均含量为53.84%,二者之间为正相关,但不显著。粗蛋白、赖氨酸平均含量分别为40.308% 2.3687%,二者之间为极显著正相关(r=0.3477)。61个陆地棉品种中,赖氨酸及亚油酸含量均较高的品种有19个,其中邢台6871、中_7、皖_(73-10),为中熟丰产品种;辽棉3号为早熟品种;SP_(23)、岱_(55)、布隆迪棉、岱_(61)、岱_(41)等,均可作为棉籽品质改良的亲本材料。棉籽仁是优质植物油脂及高蛋白食品和饲料的来源。它的不饱和脂肪酸占70%以上,亚油酸占50%以上;棉仁粉蛋白质含量高达50%以上。


功夫菊酯(PP321)对几种害虫的防效
《江苏农业科学 》 1986
摘要:PP321是英国卜内门化学公司最近推出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1985年在我国登记挂册名为功夫菊酯,英文商品名为Karate,通用名为Cyhalotherin,是一个带有氟氯氰的菊酯。 功失菊酯为中等急性毒性的农药,对大白鼠口服LD_(50)为923~1930毫克/公斤(25克/升的浓乳剂),经皮毒性LD_(50)为>1780毫克/公斤(同上剂型)。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无薰蒸及内吸作用。其对害虫的毒力高


根据磷酸吸收系数拟订不同土壤的磷肥施用量初探
《土壤通报 》 1986
摘要:用pH7.0的2%磷酸铵溶液,测定江苏省徐州地区不同土壤的磷酸吸收系数.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吸收系数与物理粘粒的偏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r=0.8319);与有机质含量、pH和CaCO_3含量则未达显著水平.根据当地化肥网试验结果和禾谷类作物年耗磷量等参数,提出以磷酸吸收系的S%为“维持”施磷量.


太湖流域粳稻资源研究
《作物品种资源 》 1986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主要产稻米国家之一,而太湖流域又是我国重要的粳米生产基地。当地稻作栽培历史悠久,稻种类型极其丰富。为进一步挖掘利用这批宝贵资源,需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材料是解放前后征集保存下来的太湖流域及江苏其他地方粳、糯稻计1,3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