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土保持
》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分析甘肃中东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集雨水源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提出不同作物在不同时期的补充灌溉定额、灌溉次数以及灌溉效果。试验研究表明 ,旱作区主要作物在作物关键需水期和受旱后补充灌水 ,有显著的增产、保苗和稳产效果 ,水分利用效率、供水效率显著增加。
关键词:
半干旱区
集雨补灌
技术配套
甘肃
《昆虫知识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实验条件下 ,研究了温湿度对南美斑潜蝇Liriomgzahuidobrensis和美洲斑潜蝇Liriomgzasativae羽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温度对 2种斑潜蝇日羽化节律有显著的影响。随温度的升高 ,成虫的日羽化时段相应缩短 ,日羽化高峰期相应提前。且 2种斑潜蝇的羽化均集中在 1 2 :0 0之前。 2种斑潜蝇羽化所需要的最适温度 :南美斑潜蝇为 2 0℃ ,美洲斑潜蝇为 2 5℃ ;羽化所需要的最适相对湿度 :南美斑潜蝇为90 % ,美洲斑潜蝇为 1 0 0 %。
关键词:
南美斑潜蝇
美洲斑潜蝇
羽化
温度
相对湿度
《西北农业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恒温条件下观察了南美斑潜蝇实验种群的发育、存活及繁殖情况,组建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南美斑潜蝇实验种群的生殖力表,计算了主要生命表参数。研究结果表明,30℃以上的高温不利于南美斑潜蝇的存活,在33℃时卵仅有16.9%的存活率,而其余虫态均不能存活;在15~30℃的温度范围内幼虫的存活率最高,蛹的存活率最低。在25℃时,平均产卵量最高,内禀增长率(rm)最大,净增殖率(R0)最高。在15~50℃4种温度下种群的稳定年龄组配中未成熟阶段所占比例均在97%以上。
关键词:
南美斑潜蝇
温度
生命表
种群参数
《西北农业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芸芥与白菜型油菜远缘杂交存在严重的生殖障碍,F1种子的产生与杂交的组配方式有关。角果生长发育测量结果表明,远缘杂交角果生长停止是在授粉后8d左右。F1植株形态偏向母本。
关键词:
芸芥
白菜型油菜
杂交亲和性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分析并系统总结了适于干旱及缺水地区推广应用的3种农业高效利用雨水的模式及其所涵盖的8种实用技术的特点及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成效。提出农业高效利用雨水应进一步加强与生物节水、传统雨水资源管理、覆盖少免耕、就地富集叠加高效用水等节水抗旱措施有关的技术及基础理论研究。
关键词:
雨水
利用模式
关键技术
理论基础
成效
《植物保护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微量毛细管点滴法筛选出比河北廊坊桃蚜相对敏感种群更为敏感的甘肃宕昌桃蚜种群,建立了18种杀虫剂对桃蚜敏感种群的毒力基线,可作为今后国内各地监测桃蚜抗药性水平的敏感基线。用氧乐果、氰戊菊酯及其氧乐果+氰戊菊酯对桃蚜敏感种群进行抗性选育,汰选20次时桃蚜对混剂氧乐果+氰戊菊酯只产生4.85倍的抗药性,比氧乐果单剂(7.39倍)抗性发展速度幔,尤其比氰戊菊酯单剂(87.21倍)更慢,表明桃蚜易对菊酯类药剂产生抗药性,混剂可以延缓产生抗药性。
关键词:
害虫抗性治理
桃蚜
敏感种群
抗性演化
《农业工程学报
》
200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葡萄花药三倍体株系G-1和G-27与母株歌海娜(GRENACH)的植物学特性和经济学特性的对比观察发现,2个花药三倍体株系物候期基本相似,但均早于母株,在幼叶的颜色、叶柄的颜色、成龄叶的下裂刻深浅、叶缘锯齿大小、一年生枝条颜色等方面母株与花药株系有较大差异;花药植株的花粉粒异常,不能正常结实,用GA3处理,可提高座果率,果粒小,固形物含量高.
关键词:
葡萄
花药三倍体
花粉粒
植物学特性
结实特性
《玉米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旱地秋覆膜玉米子粒灌浆特性主要表现在LAI增加,生物产量提高。花后5~10d为子粒形成阶段,35~40d为灌浆强度骤增阶段,45~55d为子粒失水成熟阶段。秋覆膜玉米表现出较高的转换率和较大的移动量,粒/叶(cm2)比值高。在“源─库”器官同化物合成与转运中,各器官转换率大小为秋覆膜玉米茎>叶>穗轴>苞叶>鞘,露地玉米为茎>叶>苞叶>穗轴>鞘。叶是合成同化产物的主要源器官,茎鞘具有多次转移功能,苞叶和穗轴表现出一次中转特性。
关键词:
玉米
秋覆膜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