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农业科普赋能乡村振兴 ——以马铃薯为例

中文信息 2021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设,因此,农业科普赋能乡村经济发展在时代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加大对农业科普的力度,提升农民的生产效率,优化生产结构,实现农村经济的高速有序的发展进步,一方面,能够提升整体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够极大地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的产业振兴.本文针对当前农业科普的现状,以马铃薯为例,分析有效提升农业科普提升乡村振兴的策略.

关键词: 农业科普 乡村振兴 经济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籽鹅精子品质及不同冷冻稀释液保存效果测定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1

摘要:为了研究籽鹅精液品质及不同冷冻稀释液配方冷藏、冷冻保存效果,试验在哈尔滨市牧娃鹅业种鹅场选取健壮活泼、阴茎发育良好的籽鹅2岁种公鹅20只,用背腹式按摩法采精,对精液的常规指标(体积、密度、活力)进行测定分析;并采用3种配方的冷冻稀释液冷藏和冷冻保存籽鹅精子,测定不同时间保存的精子活力。结果表明:在4,5,6月份,籽鹅种鹅射精量分别为0.374,0.310,0.229 m L,精子密度为5.600,4.700,4.089亿个/m L,精子活力为0.806,0.743,0.675,精液体积、密度和活力到6月份产蛋后期均显著降低。在4℃冷藏保存,0 h精子活力在3个配方之间差异不显著(P> 0.05),保存24 h精子活力在3个配方之间差异显著(P <0.05),保存48,72 h精子活力在3个配方之间差异极显著(P <0.01)。在液氮中冷冻保存,0,24,48 h精子活力在3个配方之间差异不显著(P> 0.05),保存72 h精子活力在3个配方之间差异极显著(P <0.01)。在冷藏试验和冷冻试验中均表现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精子活力呈下降趋势,而配方3的精子活力在各时间点都是最高的。

关键词: 籽鹅 采精 体积 活力 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克拜地区马铃薯优异品系筛选及产量品质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

摘要:为了筛选出高产、优质、抗褐化、高淀粉的马铃薯优异品系,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自育的6个品系进行了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品质、抗褐化情况鉴定.结果表明:本试验中有4个中熟品系,2个中早熟品系.其中克2016122-1属于高淀粉品系,产量较高;克201632-5虽然可以抗褐化,但产量较低;克201713-5产量、干物质含量均较高,抗褐化能力强;克2015155-8产量高,干物质含量较高,但不抗褐化;克201670-30产量较高,抗褐化能力强;克201757-1干物质含量高,产量低,不抗褐化.最终筛选出优异中熟品系克201713-5、克2016122-1和中早熟品系克201670-30,可以用于鲜食及加工使用.

关键词: 马铃薯;农艺性状;产量;品质;抗褐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新品种佳豆33品种特性与亲本系谱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

摘要:为提高大豆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本文通过介绍大豆新品种佳豆33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亲本系谱分析,明确了其品种特点与遗传基础。大豆新品种佳豆33是以北丰11为母本,合丰55(北丰11×绥农4号)为父本,采用回交育种与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2020年由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为国审豆20200009,2020年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品种权号为CNA2019002244。该品种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及生产种植,表现早熟、高产稳产、优质抗逆、适应性好,具有推广潜力与应用价值。该品种核心亲本母本北丰11含有国内核心祖先亲本金元、四粒黄、白眉、大白眉、小粒豆9号和克山四粒荚、直接亲本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合丰25和国外核心祖先亲本日本品种十胜长叶的血缘与遗传基础;改良亲本父本合丰55不仅含有北丰11的血缘与遗传基础,同时还含有国内核心祖先亲本小粒黄和永丰豆、直接亲本绥农4号的血缘与遗传基础。该品种传承了双亲的优良血统、基因与性状,遗传基础好,种性优良,品种优势突出,既可作生产利用的优良品种,也可作品种改良创新的优异种质资源。

关键词: 大豆新品种 佳豆33 品种特性 亲本系谱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胞囊线虫胁迫下GmCHS基因表达及异黄酮含量变化分析

大豆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异黄酮作为植保素,在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的胁迫下,都发挥着重要抗逆作用,而查尔酮合成酶(CHS)是异黄酮形成途径中的关键位点,为研究GmCHS在大豆胞囊线虫胁迫下的响应表达,以便进一步揭示大豆抗大豆胞囊线虫的分子机理,本研究选取抗病品种灰皮支黑豆和感病品种Williams 82,在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胁迫后的不同时期检测CHS5、CHS7、CHS8、CHS9基因的表达,并测定其下游产物异黄酮成分中的大豆苷元和黄豆黄素的含量。结果显示:感病品种中CHS5、CHS7、CHS8、CHS9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变化程度较抗病品种小。胁迫5 d时,抗病品种中4个查尔酮合成酶基因均明显上调表达,与实验室前期大豆转录组测序中CHS7、CHS8均上调表达结果一致。进一步对两个品种主要异黄酮成分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大豆苷元相较于黄豆黄素在大豆胞囊线虫胁迫下响应更加敏感,其中大豆苷元在Williams 82无响应,而在灰皮支黑豆接种5,10,15 d均出现了显著差异,可见异黄酮中的大豆苷元很可能是响应大豆胞囊线虫胁迫的重要成分之一。因此,初步认为CHS基因在抗大豆胞囊线虫的抗性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大豆 大豆胞囊线虫 查尔酮合成酶 差异表达基因 异黄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化肥减施增效技术途径

现代农业科技 2021

摘要:本文阐述了玉米化肥减施增效技术途径,包括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方法、使用有机肥代替化肥、采用秸秆还田技术、采用轮作的栽培方法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实现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 化肥 减施增效 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施肥种植机现状及发展趋势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

摘要:简要介绍马铃薯施肥种植机的现状,并展望马铃薯施肥种植机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马铃薯施肥播种机 机械化 应用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运筹对苏打盐碱地水稻养分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于2017—2018年,以粳稻品种垦粳7号和垦粳8号为试验材料,设置5种氮肥运筹方式:不施氮肥(N0)、农民习惯施氮(N1)、平衡施氮(N2)、减氮施肥(N3)和氮肥后移(N4),研究氮肥运筹对苏打盐碱地水稻氮磷钾养分积累转运以及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氮相比,平衡施氮和减氮施肥显著提高了齐穗期和成熟期植株氮、磷、钾积累量,而氮肥后移则相反;平衡施氮和减氮施肥提高了齐穗期和成熟期植株氮、磷、钾的转运量和转运效率以及氮、磷、钾收获指数,且以平衡施氮增幅最大,氮、磷、钾转运量分别提高了55.54%、60.03%和40.07%,转运效率分别提高了12.75%、19.72%和14.26%,氮、磷、钾收获指数分别提高了6.04%、5.13%和2.08%。此外,水稻100 kg籽粒吸钾量>100 kg籽粒吸氮量>100 kg籽粒吸磷量,且均表现为平衡施氮>减氮施肥>农民习惯施氮>氮肥后移>不施氮肥,而氮、磷、钾素稻谷生产效率则呈相反趋势。平衡施氮和减氮施肥有利于提高苏打盐碱地水稻养分的积累和利用效率。

关键词: 氮肥运筹 养分积累 养分转运 水稻 产量 苏打盐碱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水稻品种龙稻20的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

现代农业科技 2021

摘要:龙稻20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选育的早熟水稻新品种,具有优质、稳产、整精米率高、抗病性强等特点,2015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龙稻20的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并分析其优质及抗性成因,总结其配套栽培技术,包括适期播种,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科学肥水利用;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人员参考。

关键词: 水稻 龙稻20 选育过程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9-2018年黑龙江省审定的常规粳稻品种综合评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黑龙江省2009-2018年审定的187份常规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利用SPSS和MATLAB软件,对不同积温带不同年度品种以及生育期、活动积温、糙米率、整精米率、胶稠度、直链淀粉、千粒重、产量、日产量、积温产量、穗颈瘟、空壳率等12个主要农艺性状表型值进行统计分析、熵权-功效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稻品种具有明显积温带生态环境归属特性,品种选育应该以适应积温带生态环境要求为前提,在重点提高抗穗颈瘟和结实率基础上,稳步开展品质、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选择。利用综合指数值能够对各积温带水稻品种进行评价排序和优良稻种资源筛选发掘,并按其值可划分5个类群,但遗传距离存在差异,其类群差异离散程度大小依次为:第3积温带>第1积温带>第2积温带>第4积温带;筛选和发掘出综合性状前10位的优良种质资源,第1积温带品种有龙稻18、龙稻23、龙稻16、龙稻19、东富102、龙香稻2号、龙洋1号、东农430、松粳香1号和龙稻24,第2积温带品种有绥粳14、东农428、金禾2号、北稻4号、牡响1号、绥稻2号、绥粳18、绥稻3号、金禾1号和绥稻1号,第3积温带品种有龙粳25号、龙粳26号、龙洋11、龙粳27号、龙粳53、龙粳32号、龙盾107、龙粳28号、龙花04-050和稼禾1号,第4积温带品种有富合3号、绥粳12、莲惠1号、龙粳65、莲育625、龙粳66、垦稻19号、龙粳48、绥粳25和龙庆稻22号,这些优良种质可作为杂交亲本使用。

关键词: 粳稻 品种 综合评价 寒地稻作区 粮良安全 遗传多样性 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