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龙江省草莓脱毒种苗繁育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促进草莓脱毒苗生产及应用,本文依据黑龙江省气候特点介绍了草莓脱毒种苗的繁育技术,包括材料选择、组培准备工作、组培苗培养驯化、原种苗繁育管理、苗木分级等内容,以期解决草莓生产中田间无性繁殖造成的种性退化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缺氮诊断与防治措施
《农业与技术 》 2021
摘要:氮是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之一,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影响最大。玉米植株营养器官的建成和生殖器官的发育及蛋白质代谢密不可分,缺氮将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使玉米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玉米氮素营养的诊断能够及时掌握各生育时期的营养状况,进而精准管理氮素,并以此确定科学合理的施肥决策,有利于提高氮肥利用率,充分利用氮素资源,提升玉米质量和产量以及维护生态安全。掌握玉米的氮素变化规律,探索建立有效的精确氮素管理理论不仅可以保障玉米高产,实现氮肥资源高效利用,还能降低肥料对环境的破坏,减少农业生产资料投入成本,从而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机收玉米品种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
《现代农村科技 》 2021
摘要:本试验对10个适宜三江平原地区种植的玉米新品种进行筛选,通过对其生育期、抗性、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及产量等多项指标进行调查,筛选出5个适合三江平原地区机械化收获的品种。该研究为筛选出适合三江平原地区机收的玉米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嫩单22的选育
《东北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新品种嫩单22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于2009年选育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组合为N8924×N2035,2016~2017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10 428.9 kg/hm2,比对照品种誉诚1号(2016年)和先玉696(2017年)平均增产11.2%;2018年参加黑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 419.3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696平均增产15.7%。该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125 d,需≥10℃活动积温2 600℃·d,具有高产、优质、多抗和适应性广及适宜机械化收获等特点,2019年黑龙江省审定推广,适应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秸秆腐熟物在蔬菜育苗基质中的应用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促进腐熟玉米秸秆的基质化应用,本文以腐熟的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以菠菜、生菜和东北臭菜3种蔬菜作为试验作物,在温室中开展蔬菜栽培基质筛选试验,调查秸秆腐熟物添加比例对3种蔬菜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按体积比在农田土中添加70% 玉米秸秆腐熟物的栽培基质有利于菠菜和东北臭菜的产量形成,添加50% 玉米秸秆腐熟物的栽培基质有利于生菜产量形成.随着秸秆腐熟物添加比例的增加,生菜和东北臭菜基质中酶活性逐渐升高,而菠菜基质中的土壤酶活性在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汉麻秸秆栽培珊瑚猴头菌
《食用菌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不同比例(20%、40%、60%、86%)汉麻(Cannabis sativa)秸秆替代常规配方中的阔叶木屑栽培珊瑚猴头菌(Hericium coralloides),研究不同配方对其生长特性、营养成分含量以及食用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配方相比,汉麻秸秆添加量为60%的配方(26%阔叶木屑、60%汉麻秸秆、6%麸皮、6%稻糠、1%石膏、1%蔗糖)菌丝生长旺盛、生长周期短,生物学效率和粗蛋白含量高。另外,添加量为86%的配方子实体未检出四氢大麻酚(THC)、大麻二酚(CBD)等大麻素成分。研究表明利用汉麻秸秆为主料栽培珊瑚猴头菌具有可行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