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老化处理对不同活力玉米种子生理特性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研究老化种子中生理指标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高温高湿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处理3份不同活力玉米杂交种,测定在不同老化处理下种子的吸水特性、种子外渗物质、ROS、重要酶类及调节物质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老化程度加深,种子的吸水能力在吸胀12~24 h受抑制逐渐明显。活力强的种子氨基酸外渗量低,·OH清除速率和H2O2含量随老化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不同活力种子间差异不显著。随老化时间延长,种胚内的可溶性糖、Pro含量、DHA活性及POD活性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活力强的种子仍能保持较高调节物质含量及酶活性。DHA活性、POD活性及Pro含量与种子活力显著相关,说明可通过测定这些生理指标判定种子的活力水平及耐贮性。
关键词: 玉米种子 老化处理 种子吸水特性 生理特性 氨基酸外渗物 酶和调节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机械收获与秸秆还田技术研究
《新农业 》 2021
摘要:本文主要探究玉米机械收获与秸秆还田技术应用措施。研究过程中,以玉米秸秆还田优势为切入点,分析通过秸秆还田能够培肥地力,提高经济效益,以此为研究基础,结合玉米机械收获要求,提出秸秆还田技术模式、操作要求及优化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NOX1基因启动子区转录因子的筛选与鉴定
《中国兽医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寻找调控猪NADPH氧化酶1(NOX1)基因转录的转录因子,本研究采用3′端固定,5′端逐渐截短的方法,扩增了NOX1基因的启动子区序列,并将它们分别连入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转染PK15细胞后,检测双荧光素酶的相对活性。根据活性高低判定转录因子可能结合的位置,利用重叠PCR技术定点缺失转录因子的结合序列,再次连入报告载体后,根据荧光素酶活性的变化判定是否为NOX1基因真正的转录调控因子。结果发现,NOX1基因启动子区的-1 618~-1 bp区间存在转录调控因子的结合位点,对该区间开展2轮截短试验后,初步判定-1 149~-1 091 bp和-208~-115 bp区间存在正调控元件,-1 091~-1 052 bp区间存在负调控元件。针对上述3个区间,同时结合在线软件的预测结果,定向缺失了-1 104~-1 092 bp,-1 051~-1 043 bp,-1 043~-1 033 bp和-126~-116 bp小片段后,确定-1 104~-1 092 bp和-126~-116 bp区间存在正调控该基因转录的元件结合位点,分别为ZNF384、ELF-1和TBR1。本研究克隆了猪NOX1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对可能结合到该区间的转录因子进行了筛选与分析,为后续分析NOX1的转录调控机制,探讨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联合体试验玉米新品种综合性状评价及与环境互作的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了探究联合体试验玉米新品种性状在不同分析模型下的表现规律,并作出客观合理的综合性评价,本文采用AMMI模型、灰色关联度及主成分分析法对15个玉米品种(系)的14个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玉米产量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主成分IPCA1、IPCA2、IPCA3累计占比90.49%的互作效应,说明AMMI模型比较透彻地分析了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信息;在品种稳定性Di及试点鉴别力参数Dj分析中,品种G1、G3属于高产稳产型品种,G15为低产稳产品种,试点E2、E1、E5对品种的分辨力较强;通过品种×地点互作两项表中得出品种G1、G3、G15适应性及稳定性好。综上,结合品种田间产量表现及差异显著性,AMMI分析科学反映加性遗传模型的交互效应,灰色关联度及主成分分析品种多性状比较的优势分析认为,灰色综合评判值Gi分别为0.757 4和0.716 0,主成分综合得分为0.62和0.58的品种G1、G3,综合性状良好具有可靠的高产、稳定及适应性。G15在各分析方法中排名较低,表示其综合性状差,为低产稳产品种。
关键词: AMMI模型 灰色关联度 稳定性 鉴别力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预处理条件对于尾菜厌氧发酵产气效果的影响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 2021
摘要:以尾菜为发酵原料,常因"易酸化"导致产气失败.为了提高其能源化利用效率,试验以产气效果为评价指标,考察不同尾菜的厌氧消化产甲烷能力的基础上,研究超声波破碎、超声波清洗、碱液浸泡及沼液浸泡的预处理措施对产甲烷能力最佳和最差尾菜的产气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总固体(TS)浓度为3%和中温37℃下,菠菜、卷心菜、芹菜、油菜和白菜的挥发性固体(VS)产甲烷率分别为65.93、77.44、78.33、55.73 mL·g-1·VS和60.68 mL·g-1·VS,TS产甲烷率分别为64.39、75.63、76.50、54.53 mL·g-1·TS和59.27 mL·g-1·TS,其中菠菜和卷心菜的产气效果显著高于其他尾菜,芹菜的产甲烷能力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在发酵过程中,4种预处理对卷心菜和芹菜发酵体系的pH均有缓冲作用,可以降低pH的下降速度和程度.4种预处理的甲烷体积分数均在第7 d达到40%以上,峰值接近54%.不同预处理均能提高反应系统的产甲烷能力,促进甲烷产生量的顺序为超声波破碎>超声波清洗>碱液浸泡>沼液浸泡.超声波破碎的最佳预处理功率为30%(额定功率450 W),与对照相比,两种尾菜TS甲烷产率的提高率分别为95.42%和120.81%,VS甲烷产率的提高率分别为95.56%和120.84%,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尾菜厌氧发酵产气潜力存在一定差异,通过预处理可以延缓尾菜厌氧发酵的酸化进程,提高尾菜的产气率.研究为尾菜厌氧发酵预处理技术提供一定理论及应用的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