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马铃薯Y病毒HC-Pro第182位赖氨酸残基参与引起烟草叶脉坏死
《植物病理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是侵染烟草的最重要病毒之一。不同PVY株系侵染烟草可引起不同症状,有些PVY株系可引起烟草叶脉坏死,严重影响烟草的产量和品质。PVY A12分离物属于NTN-NW株系,但侵染珊西烟(Nicotiana tabacum cv. Xanthi)不能引起叶脉坏死。分析发现,PVY分离物A12 HC-Pro第182和245位的氨基酸均为精氨酸(R),而能引起叶脉坏死的其他NTN-NW分离物HC-Pro的这2个位点均为赖氨酸(K)。PVY坏死株系N605的HC-Pro第182位和245位氨基酸也均为K。本研究通过定点突变,将N605侵染性克隆PVYN605-GFP HC-Pro第245位残基K突变为R,突变体仍然能够引起叶脉坏死,而将其HC-Pro第182位残基K突变为R,突变体不能引起叶脉坏死。Western blot检测发现,2个突变体与野生型病毒CP蛋白在珊西烟中的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差异。沉默抑制实验结果显示,2个突变体和野生型的HC-Pro抑制RNA沉默能力没有发生变化。初步确定PVYN605-GFP HC-Pro第182残基K是引起叶脉坏死的关键氨基酸,推测PVY A12分离物不能引起烟草叶脉坏死的原因是其HC-Pro第182残基R引起的。
关键词: 马铃薯Y病毒 辅助成分-蛋白酶 叶脉坏死 RNA沉默抑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平衡施肥对春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提高黑龙江省双城区和望奎县两个地区玉米产量,提高当地化学肥料利用效率.本文采用大区对比试验,不设重复,研究了平衡施肥技术对双城区和望奎县玉米产量和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城示范区平衡施肥处理的玉米产量为9082.1 kg·hm-2,较对照处理增产8.28%;平衡施肥处理较对照氮肥、磷肥、钾肥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1.69%、1.00% 和2.81%.望奎示范区平衡施肥处理的玉米产量为8597.3 kg·hm-2,较对照增产9.06%;平衡施肥处理较对照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1.53%、2.03% 和2.2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苍耳提取物对大豆蚜的毒杀活性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促进苍耳茎叶提取物在生物农药研制中的应用,本试验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制备不同时间采集的苍耳茎叶提取物,并进行大豆蚜的毒杀活性、盆栽防效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时间采集的苍耳提取物的提取率为13.98% ~23.50%,其中7月27日采集的最高,8月10日次之;对大豆蚜的毒杀活性为56.12% ~84.92%,8月10日采集的苍耳提取物对大豆蚜的毒杀活性最高;在盆栽试验中8月10日采集的苍耳提取物对大豆蚜防效最好,达78.15%.综合提取率、毒杀活性和盆栽大豆蚜防效等指标,8月10日采集的苍耳提取物防治大豆蚜效果最好.虽然浓度为40 mg·mL-1苍耳茎叶提取物对大豆蚜的田间防治效果较吡蚜酮的防效差一些,但在药后7 d防效也达到72.54%,适合大豆蚜的田间生物防治需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须采收时期对其功能成分、可收集产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21 CSCD
摘要:为研究玉米须的最佳采收时期,以黑龙江省主栽玉米品种'京农科728'和'德美亚3号'为试验材料,于2017年和2018年进行玉米须采收试验,比较不同采收时期对玉米须的功能成分、可收集产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玉米须总黄酮含量随吐丝日数延长呈下降趋势,总多糖含量呈增加趋势,不同采收期的玉米须总黄酮含量的变幅大于多糖的变幅.以雌穗套袋方式延迟授粉能有效促进玉米须生长,但显著降低果穗结实率.'京农科728'和'德美亚3号'套袋6天的玉米须产量比自然授粉条件下的采收产量分别提高79.2%和65.5%,穗粒数分别下降了57.9%和88.2%;套袋12天玉米须产量分别提高107.6%和74.8%,穗粒数分别下降96.1%和96.0%;套袋3天果穗结实未受影响.不同品种玉米须生长量差异显著,玉米须产量变异范围界于0.443~1.003g/穗之间,平均值为0.655 g/穗,变异系数24.78%.为兼顾玉米产量与玉米须品质及产量,吐丝3~5天为玉米须最佳采收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现代农业社会化生产模式的调研及分析
《黑龙江粮食 》 2021
摘要:农业社会化生产是生产能力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通过分析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土地托管三种典型社会化生产组织形式的特点,及其推广的优势和弊端,为进一步做好农业社会化生产方式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生产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