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创新方法探讨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版) 2021

摘要:我国科研事业正进入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同步创新的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不要用死板的制度约束科学家的研究活动"。科研单位如何创新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方式、提升财务管理人员服务科技创新能力、使科研经费真正用于科研创新工作,是当前亟需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 科研项目 经费 财务 管理创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UPLC-MS/MS法测定水稻中噁唑酰草胺和氰氟草酯及其代谢物的残留及膳食风险评估

中国稻米 2021

摘要:建立了使用分散固相萃取的QuEChERS前处理方法,并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对糙米、稻壳和秸秆样品中的噁唑酰草胺和氰氟草酯及其代谢物成功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表明,水稻于2叶1心期施药1次,收获后测定稻谷和糙米中噁唑酰草胺、氰氟草酯及其代谢产物的残留量,均未被检出。通过将国家估算的每日摄入量与可接受的每日摄入量进行比较,评估了这些农药的风险系数(Risk Quotients,RQ)。膳食风险评估的结果显示,在糙米中的噁唑酰草胺和氰氟草酯的RQ分别为0.87%和1.90%,表明在GAP条件下施用噁唑酰草胺和氰氟草酯对消费者的健康风险较低。

关键词: 噁唑酰草胺 氰氟草酯 代谢产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膳食风险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大豆轮作对土壤酶和根系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

摘要:为探寻玉米-大豆轮作模式对东北地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文以玉米与大豆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设置玉米连作(CK1)、大豆连作(CK2)、玉米-大豆-玉米(MSM)和玉米-大豆-大豆(MSS)轮作共4个种植模式,测定分析各处理收获期土壤β-葡糖苷酶、纤维素酶、脲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及根系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关系。结果表明:轮作模式显著提高了土壤中β-葡糖苷酶、纤维素酶和脲酶的活性,硝酸还原酶活性较玉米连作提高了42.11%;前茬种植作物类型不同导致土壤β-葡糖苷酶活性差异显著;MSS轮作模式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香农多样性指数、辛普森指数、均匀度指数和McIntoch指数,说明此模式改善了根系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利用Biolog技术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轮作和连作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模式出现分异,主要利用碳源为糖类和羧酸类物质。轮作种植体系增强了土壤酶活性,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改变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利用能力和碳源的利用种类。

关键词: 轮作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群落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软枣猕猴桃组织培养育苗技术

现代农业研究 2021

摘要:软枣猕猴桃主要采用种子及扦插方式进行种苗繁殖.但种子繁殖周期长、苗木生长势参差不齐;枝条扦插受母株数量及质量限制,繁殖系数较低,减慢了优异资源的驯化及推广工作.植物组织培养具有生长周期短、繁殖系数高等优点,应用此技术可加快软枣猕猴桃优异资源的驯化及种苗繁殖速度.本文阐述如何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繁育软枣猕猴桃种苗.

关键词: 软枣猕猴 组织培养 驯化 繁殖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含腐植酸褐煤对盐碱土水溶性有机碳及玉米幼苗长势的影响

腐植酸 2021

摘要:为探索施用含腐植酸褐煤对重度苏打盐碱土水溶性有机碳及玉米幼苗长势的影响,开展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水溶性有机碳含量表现为随着含腐植酸褐煤用量增加而逐渐增加的趋势,土壤pH和电导率(EC值)表现为随着含腐植酸褐煤用量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趋势.添加30%含腐植酸褐煤处理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最高、土壤pH和EC值最低,分别平均为46.65 g/kg、8.86和856μS/cm,与未添加含腐植酸褐煤处理相比,水溶性有机碳含量上升了31.6倍,土壤pH和EC值降低了17%和35.7%.添加5%含腐植酸褐煤处理重度苏打盐碱土开始长出玉米幼苗,而随着含腐植酸褐煤用量的增加,玉米幼苗株高、单株地上鲜重、单株地上干重和根长均表现为增加的趋势,但添加20%、25%和30%含腐植酸褐煤处理之间整体上幼苗长势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含腐植酸褐煤施入到重度苏打盐碱土中,提高了土壤水溶性有机碳,降低了土壤盐碱性,进一步促进了玉米幼苗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 含腐植酸褐煤 盐碱土 水溶性有机碳 玉米 幼苗长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向日葵抗F-列当小种分子标记筛选

现代农业科技 2021

摘要:利用前期鉴定出来的抗F-小种列当材料和高感列当材料,借助分子标记手段,根据BSA法建立抗感池,利用分布在17个向日葵连锁群上的409对SSR引物进行筛选。结果表明:筛选到了77个多态性SSR引物;从多态性引物中筛选到4对可将抗-感单株、抗-感混池明确区分开的引物,这些引物可能成为向日葵抗F-列当小种分子标记中的通用引物。

关键词: 向日葵 列当 分子标记 抗性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磷量与AM真菌对白浆土土壤团聚体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

摘要:为促进AM真菌在白浆土改良上的应用,采用盆栽试验,以玉米为宿主植物,设置3个施磷水平(P2 O5),0,200和400 mg·kg-1,同时设置接种AM真菌和未接种处理,共6个处理,分析各处理对白浆菌土壤团聚体和养分情况及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AM真菌可增加白浆土0~10 cm土层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提高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同一施磷水平下,AM真菌促进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增加;AM真菌侵染率随磷施用量增加而下降;同一施磷水平,AM真菌可促进玉米生长,P0+AM真菌处理较P0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生物量,说明AM真菌能有效促进玉米生长;AM真菌可改善白浆土土壤团聚体结构,提高土壤中养分含量,改善玉米营养状况,促进玉米生长.

关键词: 磷肥 丛枝菌根真菌 白浆土 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4个水稻品种在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的适应性鉴定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

摘要:为促进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水稻生产,在嫩江市、五大连池市、逊克县进行了14个水稻品种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综合分析鉴定出8个品种较适合当地种植,包括龙粳1951、中科651、垦稻1927、绥粳329、黑糯2号、黑粳1808、黑粳13和龙稻301,以上品种熟期合适,产量高,抗病抗倒伏性好。

关键词: 水稻品种 黑龙江省 北部高寒区 适应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40g·L-1乙氧氟草醚EC对水稻田一年生杂草防效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

摘要:为高效防治稻田杂草,明确240g·L-1乙氧氟草醚EC对水稻的安全性以及其对禾本科、阔叶及莎草科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在水稻移栽前5~7d,采用药土法进行施药,进行了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240g·L-1乙氧氟草醚EC 15,20,25和40mL·667m-2(制剂用量)40d后,对水稻田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雨久花、泽泻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莎草科及阔叶杂草的鲜重防效为89.7%~100.0%,水稻增产97.6%~109.8%。240g·L-1乙氧氟草醚EC在推荐使用剂量内对水稻安全,可有效控制水稻田恶性杂草。

关键词: 水稻 杂草防除 乙氧氟草醚E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应激后民猪背脂中差异lncRNA的筛选与分析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分析冷应激对猪脂肪组织内lnc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冷应激下lncRNA与靶基因的改变对脂肪代谢及机体的影响。本研究以6头6月龄雌性民猪为试验材料,随机分为2组,一组置于正常舍内饲养,温度控制在(18±2)℃,设为对照组;另一组置于室外半敞篷舍内饲养,温度控制在(-18±5)℃,设为试验组。处理24 h后,屠宰,取背部皮下脂肪为试验材料,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出受低温诱导的lncRNA及其靶基因,并对差异基因开展生物学功能分析,构建两者间的调控网络。结果发现,166个差异表达lncRNAs和269个基因受到冷应激诱导,其中仅有2个为已知的lncRNAs。差异基因中有多个与机体免疫相关,如干扰素刺激基因、DHX58、PTX3和OASL等,与呼吸、氧化应激和血液循环相关的基因有KCNK3、CCDC38、GAS2L2、KNDC1、LIPG和C1QL3等,与脂类代谢相关的基因有ANGPTL4、KLF11、NUPR1和HERC5,它们均发生了显著上调。而与神经系统相关的基因,如SLIT1、MAP6、TREM2和IRFN2等则发生了显著下调。差异基因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防御反应、对生物刺激的反应以及病毒的反应等。通过相关系数分析发现,144个lncRNA与208个靶基因共表达,并以反式调控为主,两者间存在着复杂的调控关系,所筛选出的靶基因显著富集到真核生物的核糖体生物发生和基底细胞癌通路。据此推测,冷应激下机体的先天免疫系统、呼吸、氧化应激、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的敏感性等生理过程均受到影响,脂类代谢发生了改变。

关键词: 民猪 lncRNA mRNA 冷应激 调控网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