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农业科研项目财务管理创新研究

商情 2021

摘要:科研项目财务管理的重点难点是既要符合国家科研财务管理制度,又要求可以根据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和实操过程中的灵活性进行调整.本文着重从农业科研项目入手,研究当前农业科研项目中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的创新研究方法及对策,拓展财务管理的新思路.

关键词: 农业科研项目 财务管理 问题现状 创新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浆土秸秆心土还田研究

现代化农业 2021

摘要:为了研究秸秆心土还田对白浆土化学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利用随机区组法设置不同秸秆心土还田用量试验,调查秸秆心土还田后不同处理速效养分、全量养分及作物产量性状变化.结果表明: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不同心土还田用量能够改善土壤化学性状,其中碱解氮提高幅度为3.88%~24.4%,有效磷提高幅度为75.47%~105.66%,速效钾提高幅度为4.03%~14.39%,有机质提高幅度为11.7%~13.52%,全磷提高幅度为18.18%~54.55%;提高玉米产量,提高幅度为1.80%~8.76%.综上结果表明,白浆土心土秸秆3倍用量还田效果最好.

关键词: 白浆土 秸秆 心土还田 化学性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开花期喷施外源激素对小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浓度的外源物质脱落酸(ABA)对小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2个小豆品种‘白红8号’和‘012-27’为试验材料,大田花期叶面喷施后,在不同生育期测量植株主茎长度、主茎粗度、叶片鲜重、根系鲜重及产量性状等。结果表明:花期施用浓度为100 mg/L和200 mg/L的ABA能显著降低‘白红8号’和‘012-27’的主茎长度。2个品种不同浓度处理与CK相比茎粗均显著增加。‘白红8号’和‘012-27’在处理A100中开花期叶片鲜重分别比CK增加了33.54%、23.81%。2个小豆品种A100处理的单株粒数与CK相比分别增加了12.80%、20.13%。综上所述,喷施脱落酸能降低小豆植株的主茎长度,显著增加主茎粗度、叶片鲜重、根系鲜重及小豆单株粒数,小豆花期喷施浓度为100 mg/L的ABA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量。

关键词: 脱落酸 小豆 外源激素 开花期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长粒香稻龙粳1525

中国种业 2021

摘要:龙粳1525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龙交06-1115为母本、绥粳4号为父本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熟长粒香稻品种,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稻20200073。对龙粳1525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等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其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的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水稻 龙粳1525 早熟 香稻 长粒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蔓越莓中挥发性物质的GC-MS分析

农产品加工 2021

摘要: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提取蔓越莓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并运用GC-MS对蔓越莓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从蔓越莓样品中分离出23个色谱峰,蔓越莓中主要挥发性产物为5-羟甲基糠醛、2-氨基-6-三氟甲氧基苯并噻唑、糠醛、5-氨基乙酰丙酸、D-阿洛糖、2-2-乙基己基-磷酸三酯、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奎宁酸等,其中5-氨基乙酰丙酸、萝巴新、2-氨基-6-三氟甲氧基苯并噻唑、依氟鸟氨酸赋予了蔓越莓药学功效。

关键词: 蔓越莓 挥发性成分 GC-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盐碱油菜品种选育及修复利用盐碱地研究进展

科技导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国有1.0×108ha盐碱地资源,其中0.33×108ha有开发利用潜力。修复、利用盐碱地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经过10多年的研究,华中农业大学选育出耐盐碱甘蓝型油菜"华油杂62"等品种,在中国滨海盐碱地和内陆盐碱地均能生长良好,可收获青鲜油菜4.5×104~7.5×104kg/ha,也可翻耕作绿肥。耐盐碱油菜具有"利用"与"改良"盐碱地相结合的特色,是改良利用盐碱地最有优势的大田作物。利用耐盐碱油菜、农牧结合等综合措施,是修复、利用盐碱地经济有效、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油菜 耐盐碱 品种选育 盐碱地修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探讨

吉林蔬菜 2021

摘要:本文以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为例,对于玉米转基因成分进行分析.在具体处理中,会组建实验来完成阳性质粒、调控元件、目的基因、标记基因等内容的检测,从而积累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为后续同类型检测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阳性质粒;转基因成分;荧光PCR检测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快打造生猪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体系

奋斗 2021

摘要:近年来,我国生猪产业通过转型升级,发展智慧养殖,鼓励规模养殖场批次化、精细化管理,极大地提升了全产业的装备水平和生产效率。对于黑龙江省来说,养猪业既有机遇也有挑战,需要我们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克服环保压力、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等因素影响,以打造生猪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体系为目标,推动全省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早熟大豆新品种龙达130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大豆科技 2021

摘要:早熟大豆新品种龙达130是利用大豆品种早2和北疆09-277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需≥10℃活动积温1 850℃,为超早熟春大豆品种,出苗至成熟需100天左右;2017—2019年参加黑龙江省大豆试验,表现为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等特性,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上限推广种植。

关键词: 大豆 龙达130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T-2毒素在马铃薯品种对镰刀菌干腐病抗性评价中的应用

西北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T-2毒素作为抗病筛选指标的可行性,采用T-2毒素对不同抗性的马铃薯品种进行抗病性评价,对其进行抗病生理生化特性研究.结果 表明,50 ng/mL T-2毒素可以作为马铃薯抗干腐病抗病性筛选的最佳指标.在生理生化测定中,经T-2毒素处理的3个品种块茎内的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均增加;细胞防御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苯丙氨酸代谢途径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4CL)活性提高;丙二醛(MDA)含量升高.抗病品种可溶性糖、还原糖、SOD、POD、PAL、4CL生理指标均高于感病品种,而抗病品种的MDA含量低于感病品种.由此表明,T-2毒素可以作为马铃薯抗病筛选的指标.

关键词: T-2毒素 马铃薯 干腐病 抗性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