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龙江省鹅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奋斗 》 2021
摘要:中国是世界养鹅大国,鹅肉和羽绒等鹅产品的产量多年来一直位居世界前列,鹅饲养量以每年7%的速度递增。目前,养鹅生产已成为农区、林区及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和增产创收的首选项目,发展前景广阔。黑龙江省养鹅历史悠久,特别是近十年来鹅产业发展迅猛,全省商品鹅年饲养量超过5000万只,年出栏量一直保持在3500~4000万只,养鹅业对农民增收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优异种质北丰11资源特点及育种上的利用
《耕作与栽培 》 2021
摘要:优异种质资源北丰11是以合丰25为母本,与北69-1483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已在大豆生产和品种改良中广泛应用。该种质资源亲本系谱树含有金元、四粒黄、白眉、克山四粒荚、小粒豆9号和大白眉等6个国内核心祖先亲本,十胜长叶(日本品种)1个国外核心祖先亲本,元宝金、满仓金、合丰23、合丰25、丰收6号、丰收10、克4430-20、北69-1483等一批直接亲本,拓宽了血缘关系,聚合与累加了优良基因与性状;作为品种利用,在黑龙江省年最大推广面积为24.7万hm2(1997年),1995—2010年6年累计推广面积106.7万hm2;作为优异种质资源育种利用,直接做育种亲本(一级利用)育成大豆新品种37个,从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至第六积温带均有育成品种,类型包括高产、高蛋白、高油、抗灰斑病(SCSH)和特用(菜用大豆)等品种,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该种质为黑龙江省及相临省区大豆生产和品种改良做出了重要贡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色彩设计
《广西城镇建设 》 2021
摘要:植物景观的色彩设计在园林景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色彩设计的好坏是反映园林景观审美价值高低的一个突出方面。通过归纳园林植物的自然美,分析色彩设计原则,提出植物景观色彩设计方法,以期为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品种黑粳10号在黑河种植试验
《北方水稻 》 2021
摘要:2018~2019年在黑河市爱辉区、嫩江市、龙镇农场等3点进行了早熟水稻品种黑粳10号的生产示范性种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黑粳10号产量稳定性好、熟期早、综合抗性好、品质好、适合当地种植.
关键词: 黑粳10号;水稻;适应性;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展肉牛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奋斗 》 2021
摘要:肉牛生产是畜牧业和"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十年,我国牛肉消费需求量预计将达到目前生产总量的2倍。因此,"十四五"期间,提高国内牛肉供给能力已经成为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黑龙江省要抢抓机遇,精准施策,加强扶持,高质量发展好肉牛产业,进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析黑龙江秸秆资源与生物质气化热电联产技术
《新农业 》 2021
摘要:黑龙江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总量1.19亿吨。生物质气化热电联产技术具有生物质能利用和热电联产双重属性,既可解决秸秆焚烧的环境污染问题,又能带动县域秸秆产业创收,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黑龙江 秸秆 生物质气化热电联产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单交种边单10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促进玉米单交种边单10号的推广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边单10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及适应种植区域。边单10号玉米品种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以沈阳农科院引进自交系辽自3370为母本和自育自交系FL236为父本杂交育成。于2021年6月通过黑龙江省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2110014。该品种为普通玉米品种,种子出土能力强,幼苗长势好。茎秆韧性好,根系发达,具有较好的抗倒性、抗旱性,较抗玉米丝黑穗病、大斑病、茎腐病。2018-2019年两年区试平均产量9 963.6 kg·hm-2,2020年生产试验产量8 447.0 kg·hm-2,且品质优良。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110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100℃左右。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上限≥10℃活动积温2 200℃以上区域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野生大豆表型性状的评价和聚类分析
《中国种业 》 2021
摘要:为了有效利用野生大豆资源,为大豆的品种创新和生产利用提供材料基础,对204份野生大豆资源的表型性状(质量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进行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31~1.13;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变幅为1.46~2.09,变异系数变幅为1.74%~71.39%。北部地区的资源表现为紫花、披针叶、黑色种皮、褐脐、种子有泥膜;西部地区资源表现为紫花、披针叶、黑色种皮、黑脐、种子有泥膜,分枝数、单株粒数、节数、有效荚数、节间长、粗蛋白含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蛋脂总和均值最高;东部和中南部地区的资源表现为紫花、卵圆叶、黑色种皮、黑脐、种子有泥膜,百粒重、无效荚数、单株粒重、粗脂肪含量、异黄酮含量、油酸含量、饱和脂肪酸均值最高。聚类分析将叶宽大、百粒重高的材料聚为第Ⅰ类,这一类材料特性表现为高油、高油酸;将叶细长、产量偏高的材料聚为第Ⅱ类,这一类材料特性表现为蛋白、异黄酮、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的氮素积累特性,以10个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生育期不同的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15N示踪技术,在框栽条件下分析大豆植株全氮累积规律,以及不同氮素来源,即土壤氮、肥料氮和根瘤氮的积累和分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全株和各器官的全氮积累量,除了根部,均表现为晚熟品种>中熟品种>早熟品种,不同生育期品种间差异显著;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土壤氮和肥料氮占全氮比例与生育期负相关,即早熟品种>中熟品种>晚熟品种,不同生育期品种营养器官中土壤氮和肥料氮比例高于荚皮和籽粒;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根瘤固氮量和占全氮比例与生育期正相关,即晚熟品种>中熟品种>早熟品种,根瘤氮主要积累在大豆荚皮和籽粒中,分配到籽粒中的根瘤氮占全株根瘤氮积累量的76.38%~92.25%。本研究为丰富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及氮肥调控提供数据支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