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青虾生态高效养殖关键技术

中国科技成果 202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SDP-2井的南黄海海相地层地球物理性质研究进展及其地质意义

世界地质 2022 CSCD

摘要:南黄海中—古生代海相地层的性质与分布特征,既是扬子块体岩相古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又是油气勘探的重点部分.为探究建立一套可靠的海相地层岩石物性相关模型,笔者收集整理了大陆架科学钻探CSDP--2井系统测井和岩芯物性测试结果,采用对比归纳和综合校正的方法对海相沉积层的岩石物性、层位标定以及油气储集等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相地层存在8个区域地震反射波组和6个电性层;T10反射界面对应的是二叠系栖霞组的底界;下志留统—上泥盆统和上二叠统局部砂岩层段发育有低渗能力的致密砂岩储集层.

关键词: 南黄海 海相地层 大陆架科学钻探 地球物理性质 层位标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甲板拖网渔船节能设计与自动起放网控制

船舶工程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双甲板拖网节能渔船的推广亟需解决综合节能技术集成、捕捞装备自动化控制等关键问题,为此,从球鼻艏优化设计与船舶动力优化配置2个方面阐述了双甲板拖网节能船型的技术特点,分析了多元PTO动力装置在双甲板拖网渔船上的节能作用原理,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电液比例阀构建了基于压力、流量和拉力反馈的机电液一体化控制系统,通过数字建模与模拟试验验证自动化控制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结果显示:系统负载对于系统流量影响不明显,系统流量与换向阀开度正相关,系统流量越大,系统压力波动越明显,采用电液控制系统能够保证系统流量跟踪误差在14%以内;大流量条件下的压力波动将影响液压元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加装蓄能装置开展进一步研究。构建的双甲板拖网节能渔船自动起放网控制系统对于生产应用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关键词: 双甲板 拖网 自动起放网 机电液控制 逻辑可编程控制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科研人才激励中的现状及优化方法探讨

中国民商 2022

摘要:当前,事业单位所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事业单位不断加强对科研人才的激励,降低科研人员流失率,对于促进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论述了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考.

关键词: 激励机制 事业单位 科研人才激励 现状及优化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海洋牧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广东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文献查阅、海域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国内外海洋牧场的发展与现状,分析广东人工鱼礁、增殖放流和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建设历程,海洋牧场相关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广东建有50座生态型人工鱼礁区、3个大型人工鱼礁示范区、1个地方人工鱼礁区和15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合计海域面积1499.68 km2,建造投放礁体200.4万空m3.目前广东海洋牧场存在管理机制不完善、发展理念和认识不统一、用海海域权责不清、建设技术标准和规范缺乏、科技化程度低、产业化开发受限等问题.基于此,提出广东海洋牧场发展的对策:坚持生态优先,加强多部门统筹协作;创建有利于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模式;突破海域权属问题;建立广东海洋牧场建设技术标准体系;加强广东海洋牧场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因地制宜建立广东海洋牧场产业化模式.了解广东海洋牧场的发展现状,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探究海洋牧场产业的发展对策,可为广东海洋牧场有效管理、高效可持续开发,以及实现广东海洋牧场三产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海洋牧场 人工鱼礁 增殖放流 产业融合 生态优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尖翅燕鱼早期胚胎发育及仔稚鱼形态观察

南方水产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尖翅燕鱼(Platax teira)的卵孵化率和苗种成活率,并为人工催产和苗种繁育提供理论依据,观察分析了尖翅燕鱼受精卵胚胎发育和仔稚鱼发育的时序特征,对其形态学指标进行测量,推算出仔稚鱼阶段生长特性的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尖翅燕鱼受精卵为浮性卵,直径(1.29±0.09)mm,卵壳较坚韧,呈黄色透明的球状,单个油球,无黏性.在孵化温度(26±0.3)℃、盐度34~36和pH 7.8±0.5条件下,整个胚胎发育经历7个阶段共27个时期,耗时27 h 45 min.初孵仔鱼全长(3.120±0.349)mm,呈透明状,体表散布着大量分枝叶黄素,先后经历仔鱼期(0~17 d)和稚鱼期(17~25d),25 d后进入幼鱼期.此时幼鱼鳍棘和鳍条已发育完全,其典型特征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各有3条黑色条带,身体呈银白色.统计模型显示,尖翅燕鱼早期阶段生长速度较缓,7日龄后生长加速;8日龄仔鱼出现残食和攻击行为.

关键词: 尖翅燕鱼 胚胎发育 仔稚鱼发育 形态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自升式深海网箱不同工况下结构安全性评估研究

渔业科学进展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深海网箱养殖受极端环境影响较大,自升式深海网箱凭借其结构特点在极端天气下可将养殖箱体下潜入水,为更好地应对极端环境、增加养殖效益提供了可能.本文针对某自升式深海网箱,基于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Mechanical模块,建立其有限元分析模型,而后考虑正常作业及风暴自存2种作业状态,通过编制不同相位角下桩腿支反力搜索程序确定计算工况,最终求解得到网箱各部件结构变形情况及应力分布,从而完成网箱结构安全性评估.研究表明,自升式深海网箱通过箱体下潜入水可以很好应对极端环境条件;经校核,本研究的自升式深海网箱结构安全性满足要求;桩腿及附近撑杆是自升式网箱的结构薄弱区域,在网箱设计中应予重点考虑.本研究可为自升式深海网箱结构安全分析提供方法参考.

关键词: 深海网箱 自升式 结构安全性 强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对底质的喜好性研究

水生生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对底质类型的喜好性,采用单因子实验方法,研究不同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个体和群体对泥、泥沙(泥:沙=1:1)、中沙(0.35—0.50 mm)和细沙(0.25—0.35 mm)等4种底质的喜好性。亲蟹个体出现在各底质上的时间百分比和群体出现在各底质上的数量百分比结果均表明亲蟹对泥底质的喜好性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底质(P<0.05);扣蟹个体和群体实验结果均表明扣蟹对泥和中沙底质的喜好性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底质(P<0.05);仔蟹群体实验结果表明仔蟹最喜好泥底质,其次是泥沙,两者显著多于中沙和细沙(P<0.05)。昼夜研究结果表明,亲蟹个体和群体、扣蟹群体及仔蟹群体在白天和夜晚对底质的选择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扣蟹个体在夜晚对底质的选择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栖息方式的研究表明,亲蟹无显著的埋栖行为,扣蟹喜好埋栖在泥和中沙里面,仔蟹喜好埋栖在泥里面,其次是泥沙。研究揭示,中华绒螯蟹对不同底质的喜好性具有显著差异,且不同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对底质的喜好及栖息方式也不尽相同,为其生境修复和资源养护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底质 扣蟹 亲蟹 仔蟹 行为 中华绒螯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远洋渔业装备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

船舶工程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远洋渔业是我国海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远洋渔船的装备水平、技术含量是一个国家远洋渔业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介绍了目前我国远洋渔业几种主要渔船装备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对比国外先进渔业装备自动化、信息化和专业化的特点,分析世界渔业装备科技发展趋势.从渔业船舶设计、捕捞装备和助渔仪器研发等方面重点梳理了"十二·五"以来我国渔业装备研究进展和存在的差距.围绕我国现代渔业建设发展要求,对我国远洋渔船装备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指出远洋渔业装备发展的重点方向,为我国远洋渔业相关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远洋渔业 渔船 捕捞设备 助渔仪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季黄、渤海沉积物中CH4和N2O的垂向分布特征研究

地学前缘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分别利用顶空平衡法与qPCR技术测定了 2018年春季黄、渤海5个典型站位柱状沉积物中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浓度及产甲烷菌与硫酸盐还原菌功能基因拷贝数,并分析了其与间隙水中相关环境因子的关系.沉积物上方水文条件的差异以及其中复杂的碳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使得CH4和N2()浓度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和垂直变化.结果显示,沉积物中CH4浓度为0.23~0.92 μmol·kg-1,N20浓度为18.90~104.96 nmol·kg-1.总体来说,渤海沉积物中CH4和N2()平均浓度高于黄海.垂向分布上,CH4 浓度均随深度增加逐渐升高,SO42-浓度随深度增加逐渐降低,并与CH4 浓度呈镜像关系,产甲烷菌与硫酸盐还原菌的丰度也遵循着同样规律,这表明沉积物中产甲烷作用受SO42-浓度的抑制.mcrA基因拷贝数平均值为渤海低于黄海.除3500-7站外,沉积物中mcrA 基因拷贝数随深度增加而升高.各站位mcrA基因丰度与CH4浓度均无显著相关性,且rncrA 丰度与SO42-浓度之间也未检测到显著相关性.dsrB基因拷贝数远高于mcrA基因拷贝数,且两者相差至少两个数量级.dsrB基因拷贝数随深度逐渐增加,直至10 cm左右,随后至沉积物底部逐渐减少.各站位dsrB 基因拷贝数与CH4浓度剖面略有镜像关系,但均未检测到显著负相关性.以上结果均表明沉积物中存在着同时消耗沉积物中SO42-与CH4 的其他作用.N2O浓度随深度增加先降低,在深度30 cm以下逐渐升高.间隙水中NO3-和NO2-浓度均随深度减小,同时NH4+浓度与其呈相反趋势.沉积物中N2O与NO2-及NO3-浓度均呈正相关,且前者相关性较高,说明反硝化作用是沉积物中N2O产生的主要过程.这些结果为进一步了解近岸陆架海域沉积物中CH4和N2O的来源、分布及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提供了参考资料.

关键词: 甲烷 氧化亚氮 渤海 黄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