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9911条记录
不同色泽地膜对温州蜜柑的覆盖效应

江苏农业科学 1984

摘要:1983年选用黑色、透明、乳白、绿色、紫色、蓝色、银灰色等七种塑料薄膜,在吴县果树所温州蜜柑园地面覆盖,以不覆盖为对照.每处理12株,顺序排列,品种为大叶尾张,行株距为4×1.5米,每行两边各覆盖同色薄膜一条,共宽3米左右.9月11日盖膜,11月12日采收.试验结果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生产概况和国外可引进的品种与技术

中国油料 1984

摘要:一、我国和江苏省大豆生产概况 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已有50O0余年的栽培历史,自然条件适宜大豆生长。东北、黄淮和江淮是我国三个大豆主要产区。1949年我国大豆总产量仅为102亿斤,单产81.5斤。建国后大豆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57年我国大豆总产量达到198亿斤。所年代平均每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田杂草看麦娘的防除方法

江苏农业科学 1984

摘要:近年来,在我省低温平原稻麦轮作地区,看麦娘对秋播作物的危害逐年加重.据估计,仅三麦一项,全省每年要损失粮食5~7亿斤.防除看麦娘,已成为提高我省三麦产量的重要措施.我们从1980年开始,在太湖地区结合轮作、耕作方法定位试验,对看麦娘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及防除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棚秋辣椒栽培试验简报

江苏农业科学 1984

摘要:试验在本所钢管大棚内进行.1980年采用早熟性较好的南京早椒×上海甜椒(早×甜)和晚熟抗病的羊角椒;播期以6月21日为第一期,以后每隔10天播一期,至7月21日共分四期,分别于8月9、16、23、31日定植,密度均为每亩6000株.1981年采用羊角椒,除上述四个播期外,增加6月11日一期,第一、二期同于7月31日定植,其他三期分别于8月5、7、19日定植,密度同为每亩6000株.另设密度辅助试验,分每亩4000、6000和8000株三种处理.1980年10月3日扣棚,棚内套小棚.1981年9月13日扣棚,未套小棚.初步试验结果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螟赤眼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利用

昆虫学报 1984

摘要:玉米螟是玉米、杂粮、棉花等作物的大害虫。赤眼蜂是抑制玉米螟危害的重要因素之一。经调查发现我国寄生于玉米螟卵的赤眼蜂有8种,其中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nae Paag et Chert占总数的98%以上,分布亦广,是优势种。 我省释放人工繁殖的赤眼蜂防治第一代玉米螟的效果达80%左右,相当于施用滴滴涕颗粒剂;防治第二代玉米螟因受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防治效果不稳定。

关键词: 玉米螟赤眼蜂 玉米螟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原子核技术在农业上的利用(一)

江苏农业科学 1984

摘要:原子能和平利用是四十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新兴科学技术,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已在理、工、农、医等学科得到广泛地利用.农业上应用原子核技术,主要是利用放射性元素的以下三个特性:一是放射性元素能发射强大的能量;二是放射性同位素具有的放射性和质量的差异;三是放射性同位素具有的衰变特性.因此,原子核技术在农业上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徐淮地区夏玉米的生产和发展

江苏农业科学 1984

摘要:玉米是徐淮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该区历来种植春玉米.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生产条件的改善,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近几年夏玉米发展很快,目前夏玉米种植面积已达240万亩,占玉米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今后随着复种指数的提高,畜牧业和家禽饲养业的发展,夏玉米必将有更大的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地膜平铺育苗研究初报

中国棉花 1984

摘要:1983年江苏省经多点试验证明,采用地膜平铺营养钵育苗比普通塑膜架棚育苗,具有省工节本、技术简便和易得壮苗等优点。为了总结经验,以利推广,现将全省11个试点的试验结果,综述如下。一、试验设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太湖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向

江苏农业科学 1984

摘要:江苏太湖地区是上海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及所属12个县和镇江市的丹阳县.1982年本区工农业总产值276亿元,分别占全国、全省和全上海经济区的3.4%,37.5%和21.6%;财政收入30.6亿元,依次占2.7%,46%和13.1%.1983年本区农村人均收入达393.4元(包括家庭副业收入).这是一个经济发展较快的先进地区,在其发展过程中,全区逐步形成以苏锡常三大城市为中心、县乡村集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经济.研究这一新趋向有助于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发展的道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河故道低产苹果园的开发

江苏农业科学 1984

摘要:黄河故道两岸是我省主要苹果种植区,但由于管理水平不高,不少苹果园长期处于无收或亩产只有几百斤的低产水平.例如淮阴县果林场,1971~1980年的10年中,果品年平均亩产115.6斤,亩产值不到15元.1981年是果品大丰收之年,苹果亩产仅187斤,亩产值也只有20元左右.由于果品产量低,严重挫伤了广大果农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苹果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