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寒地区红豆草根瘤菌抗逆性研究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甘南合作、甘南夏河桑科的红豆草(Onobrychis vicilfolia)根系中分离培养得到28个根瘤菌菌株,针对各菌株的耐盐性、耐酸碱及其泌酸碱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集于桑科的红豆草根瘤编号STD111ⅠA、STD26ⅠB、STD411ⅠB、STF11ⅡA的菌株耐盐性极强,在10%NaCl培养基上正常生长;采集于合作的红豆草根瘤菌株HND26ⅠA、HND26ⅠB、HND26Ⅱ和桑科红豆草根瘤菌株STD111ⅠA、STD26ⅠB、STD411ⅠA、STD411ⅡA耐酸性最强,能在pH4.0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耐碱性最强的是夏河地区菌株STF11ⅢA,可以在pH12.0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进一步试验表明,菌株HND26ⅠA、HND26ⅠB、HND26Ⅱ、STD111ⅠA和STD26ⅠB既能抗pH 4.0的酸逆境,又能抗pH11.0的碱逆境.同时研究发现,菌株耐碱性的强弱与其泌酸能力相关.


大豆不同时期不同节位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的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9 CSCD
摘要:以6个不同大豆品种为材料,对不同时期不同节位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致和蒸腾速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在整个生育期间叶片光合速率动态变化不同,OhioFG1前期叶片光合速率高,后期衰老较快;HS93-4118前期并不太高,而后期叶片光合速率高;铁丰29整个生育期光合速率都较高。所以在选育品种时,不能只看某一时期的瞬时光合速率,还要看整个生育时期的光合速率动态变化。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节位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研究,结果表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在不同时期不同品种间与光合速率表现出趋势一致性变化。


韩国新村运动调查研究与启示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9 CSCD
摘要:通过对韩国新村运动的考察、调研与政策研究,分析韩国新村运动的基本内涵、历史背景、政策导向、分步进程和先进理念,科学论证韩国新村运动的成功经验和重要启示,对比分析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中的经验与做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桦川县水稻平衡施肥试验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9 CSCD
摘要:针对桦川农民施肥中存在重氮肥,轻磷、钾肥及其它中微量元素的现象,开展水稻平衡施肥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桦川县白浆土试验水稻产量限制因子主要是氮和锌,其次是磷和钾,硼为潜在限制因子。不施氮肥、锌肥分别减产11.5%和8.7%;不施磷肥和钾肥分别减产7.4%和5.7%;不施硼肥减产4.7%;不施肥减产35.9%,农民习惯施肥较OPT减产9.5%。不施氮肥减少收入1011元.hm-2,不施磷肥减少收入737元.hm-2,不施钾肥减少收入544元.hm-2,不施锌肥减少收入1112元.hm-2,不施硼肥减少收入584元.hm-2。


黑龙江省南瓜疫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利用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南瓜疫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的19个菌株的ITS rDNA进行扩增,然后利用4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PCR扩增产物,分析各菌株间的DNA限制性片段多态性。运用ITS通用引物在所有供试南瓜疫病菌菌株上均可扩增到一条长为575bp的特异DNA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聚类分析,将黑龙江省南瓜疫病菌可划分为4种病原型。运用一对ITS通用引物扩增供试菌株得到20个ITS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占95%。供试菌株在遗传上有相似性,差异也非常明显,表明南瓜疫病菌群体内部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