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967条记录
甘肃省镰孢菌的鉴定(Ⅰ)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6-2007年在甘肃省兰州、张掖、酒泉、天水、武威等市县的21个样点采集了不同寄主植物及其根际土壤样本,经分离得到798株镰孢菌,根据其形态特征鉴定出了13种镰孢菌,其中,分离频率最高的3个种依次是木贼镰孢(Fusarium equiseti)、尖镰孢(F.oxysporum)和腐皮镰孢(F.solani),分别占总数31.58%、29.07%和13.03%.其他分离鉴定的镰孢菌包括锐顶镰孢(F.acuminatum)、芬芳镰孢(F.redolens)、轮枝镰孢(F.verticil-lioides)、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黄色镰孢(F.culmorum)、半裸镰孢(F.semitectum)、弯角镰孢(F.campto-ceras),这些镰孢菌的分离频率均低于10%,但高于1.5%。分离频率低于1%的镰孢菌包括三线镰孢(F.tricinctum)、燕麦镰孢(F.avenaceum)及砖红镰孢(F.lateritium).

关键词: 镰孢菌 土壤 鉴定 甘肃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耐冷型玉米种质的配合力及聚类分析

玉米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不同耐冷玉米种质8份,按GriffingⅡ的设计组配,对自交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穗位高、叶片数、穗长、行粒数、单株产量、2粒宽、容重8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方差极显著。HR6×2001-F32、FR1454×2001-F32、Mo17×FR1454、HR6×HR295组合具有较高产量;依据产量SCA的效应值聚类,发现耐冷自交系分属不同类群,因此通过有效的改良方法可以提高玉米种质的耐冷性。

关键词: 玉米 耐冷性 农艺性状 配合力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斑对大豆籽粒品质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 CSCD

摘要:在2007年紫斑发病调查基础上,采用9个品种紫斑粒与正常粒,3个地点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紫斑病发生受品种的抗病性、产地环境条件影响较大;紫斑病粒对大豆发芽势、发芽率无影响;在环境条件不适宜紫斑病发生条件下,紫斑病对大豆生育及产量影响不大;紫斑病粒较正常大豆籽粒表现脂肪含量偏高,蛋白含量偏低。

关键词: 紫斑 籽粒品质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97-586小麦品系Glu-B1位点HMW-GS 7和7+8亚基近等基因系间的品质差异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连续5次回交和生化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将7+8亚基引入了龙97-586(1,7,2+12)小麦品系中,获得了龙97-586小麦品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7和7+8的近等基因系.2004~2006年这对近等基因系被种植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所的实验地里,田间设计采用双列对比排列,2004~2005年为6次重复,2006年为4次重复.3年的品质分析结果表明,7+8亚基与其相应的7亚基近等基因系相比在面粉蛋白质含量和干面筋含量这两方面的差异是可以忽略不计的(P>0.05);但在湿面筋、湿面筋/干面筋、面筋指数、Zeleny沉降值、沉降值/干面筋、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断裂时间和弱化度方面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2006年吹泡示功仪测试,7+8亚基与相应的7亚基近等基因系相比,吹泡示功仪W值差异显著(P<0.05),吹泡示功仪P值差异为临界值(P=0.05).本研究显示,在龙97-586小麦品系遗传背景下,7+8亚基在烘烤品质上远远优于7亚基.文章讨论了在选育强筋和弱筋小麦品种或品系时,7+8亚基和7亚基的利用问题.

关键词: 小麦 品质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近等基因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杆菌介导热激转录因子8基因转化大豆

分子植物育种 2009 CSCD

摘要:环境胁迫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热激转录因子(heat shock factor 8,HSF)是一类在热应激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主要功能是在热休克基因的表达过程中与相应热激元件结合,启动基因的转录过程,最终促进热休克蛋白(HSP)基因的表达。本文将热激转录因子8(hsf8)基因构建在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0中,以大豆子叶节作为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hsf8基因导入品质性状优良的两个高产大豆新品系哈交5337和哈交5489中,最后获得转基因植株。在开展大豆遗传转化过程中,探讨了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转化体系的影响因素,优化了转化条件。在共培养后,采用延迟筛选的方法来提高选择效率。并确定草胺磷筛选浓度为3.5mg/L。获得转化质粒pCAMBIA3300-HSF8的转基因植株,其中T1代PCR阳性植株17株。采用Real-timePCR的方法对T1代抗性植株进行hsf8基因的转录水平的相对定量分析,确定9株较非转基因植株哈交5337表达量明显提高。有1株明显低于哈交5489的hsf8基因表达量。

关键词: 大豆 农杆菌转化 热激转录因子8基因 耐热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主要玉米品种及其亲本光温反应特性研究Ⅱ12个玉米品种及其亲本温度反应特性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 CSCD

摘要:通过对12个玉米品种及其亲本温室内和室外大田环境对比种植的有效积温调查结果表明,出苗~5.5叶期和出苗~抽雄期两种环境下差异较大,可以作为温敏反应的衡量指标。四早六、龙单23、本育9号、龙单21、446、龙系8、G801对温度反应敏感;海玉4号、龙单224、44、Mo177、884-7、H172、龙系85、4F1反应迟钝。同时两种环境下各品种和亲本的株高、穗位高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温室环境明显高于室外环境。反应敏感的材料包括四早6号、龙单21、K10、东46、龙系1、Mo17、268;反应迟钝的有四单16、龙单13、龙单16、龙单23、四单19、龙系53、4F1、龙抗11、龙系8、G801。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温度敏感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农业信息传达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 CSCD

摘要:对农业信息从发布到使用的传达途径进行研究。分析现阶段农民与各种信息传达媒介的接触状况和农民对信息接收情况。结果显示黑龙江省信息的传递是以农业推广组织为主渠道,其他形式为辅助的信息传达模式。在所有与各种媒介接触中,农民接触最多的是电视、电话、推广员,效果最好是推广员。

关键词: 信息 传达 媒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麻和亚麻作为绝热体新型材料的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 CSCD

摘要:大麻和亚麻的韧皮纤维虽然被用作热绝缘体的市场份额很小,但却是一种热绝缘体新型原料。研究目的在于评价大麻和亚麻韧皮纤维作为热绝缘体的可行性。讨论了纤维状绝热体的功能和需求,以及它们的阻燃性能。论证了热传导性和另一些热性能效果的参数。还讨论了这种新型材料的潜力、价格、质量以及生态学等方面。最后,提出了将来研究的必要性。

关键词: 亚麻 大麻 纤维 绝热体

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种子对龙牧803苜蓿M2代的抗寒性影响

草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高能粒子处理紫花苜蓿干种子,观测龙牧803苜蓿M2代在秋末冬初低温条件下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Pro)、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可溶性糖含量(LSSC)、叶绿素a含量(Chla)和叶绿素b含量(Chlb)。结果表明,高能粒子处理在秋末冬初低温条件下M2代的抗寒性指标显著高于对照(P<0.05);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M2代叶片Pro含量、SOD酶活性、LSSC含量、Chl含量明显递减。低剂量辐照下M2代获得的抗寒性强于高剂量辐照,由此确定苜蓿的最佳高能粒子辐照剂量为145 Gy,其次是195 Gy。

关键词: 高能粒子 苜蓿 龙牧803 抗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新品种江单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 CSCD

摘要:江单4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育系J3603为母本,以自育系J3604为父本杂交育成。该杂交种高产稳产,抗病抗逆性强,生态适应性好。一般生产水平产量10276.1~10625.3 kg.hm-2;适宜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下限种植。

关键词: 玉米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江单4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