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饲料脂肪水平对红螯螯虾幼虾生长、肌肉组分、消化酶活力和免疫力的影响

饲料工业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幼虾饲料的适宜脂肪水平,配制5种不同脂肪水平(3%、5%、7%、9%和11%)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喂红螯螯虾幼虾(0.86±0.11)g 8周,测定其生长性能、肌肉组成、消化酶和免疫相关酶活力。结果显示,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上升,红螯螯虾幼虾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7%和9%组显著高于3%组和11%组,由增重率回归曲线得到饲料最佳脂肪水平为7.44%;饲料脂肪水平对红螯螯虾幼虾肌肉组分、肝胰腺胰蛋白酶活力没有显著影响;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上升,肝胰腺脂肪酶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7%和9%组显著高于3%组;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上升,肝胰腺淀粉酶活力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11%组显著低于3%和5%组;饲料脂肪水平对红螯螯虾幼虾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酸性磷酸酶(ACP)活力均无显著影响,碱性磷酸酶(AKP)活力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上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7%组显著高于3%和11%组。结果表明,适宜的饲料脂肪水平可促进红螯螯虾幼虾的生长,并可一定程度地提高脂肪酶和AKP活力,其适宜的脂肪水平为7%~9%。

关键词: 红螯螯虾 饲料 生长 脂肪 肌肉组分 消化酶 免疫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杀虫剂对黄曲条跳甲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

中国植保导刊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多种杀虫剂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通过浸叶法测定乙基多杀菌素、噻虫嗪、高效氯氰菊酯等14种杀虫剂对黄曲条跳甲的室内毒力,并选室内毒力较高的杀虫剂开展田间试验以验证其防效。结果表明,供试14种杀虫剂中,以乙基多杀菌素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毒力最高,LC_(50)(致死中浓度)为31.97 mg/L;啶虫脒(LC_(50)=70.27 mg/L)、甲维盐(LC_(50)=96.41 mg/L)、噻虫嗪(LC_(50)=138.13 mg/L)、高效氯氰菊酯(LC_(50)=142.64 mg/L)也具有较高毒力;吡虫啉(LC_(50)=249.97 mg/L)、噻虫胺(LC_(50)=272.99 mg/L)毒力一般;其他药剂毒力较低(LC_(50)>350 mg/L),杀虫单对黄曲条跳甲则基本无效(LC_(50)>2 000 mg/L)。田间试验表明,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和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白萝卜田黄曲条跳甲防效较好,药后第7天防效大于80%。综合分析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乙基多杀菌素、啶虫脒、噻虫嗪等药剂可作为田间防治黄曲条跳甲的候选药剂。

关键词: 黄曲条跳甲 杀虫剂 室内毒力 田间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余甘子核仁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稳定性分析

食品科学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为壁材,对喷雾干燥法制备余甘子核仁油微胶囊的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考察乳化剂添加量、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质量比、芯壁比及固形物添加量对余甘子核仁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得到最优微胶囊制备条件为乳化剂添加量1%、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质量比1∶3.4、芯壁比2∶3、固形物添加量14.2%,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的余甘子核仁油微胶囊的包埋率达到(90.74±0.51)%,包埋效果好,颗粒形态完整。采用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Rancimat法)测定该样品的氧化诱导时间,并对微胶囊在25℃条件下的货架期进行预测发现,微胶囊的货架期为716 d,未包埋的余甘子核仁油货架期为128 d,由此可见该微胶囊具有良好的贮藏稳定性。

关键词: 余甘子核仁油 微胶囊 喷雾干燥 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TCP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TCP (Teosinte branched1/Cincinnata/proliferating cell factor)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世界范围重要的粮食作物,有着重要的价值。为研究马铃薯StTCPs基因家族子在马铃薯基因组中的数量与分布,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马铃薯St TCPs家族成员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并且对其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以及进化关系进行预测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StTCPs家族共包含43个成员,可以分为ClassⅠ和ClassⅡ两类。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马铃薯StTCPs不均匀地分布于11条染色体上,其中3号染色体分布的成员最多,包含10个家族成员。蛋白结构分析表明,StTCPs包含一个b-HLH结构域。本研究系统的分析了马铃薯StTCPs基因家族成员,为其后续功能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TCP转录因子 全基因组检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低频采收技术扩散中的困境分析——来自海南省橡胶种植户的证据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海南省橡胶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考究橡胶树低频刺激割胶技术的扩散过程,运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使用刺激剂的因素。结果表明:农户选用低频割制的概率非常低,关于刺激割胶技术的信息过剩可能增加了农户甄别难度;增产被认为是刺激剂使用的主要目的,而不是省工,可能导致了低频和刺激作为一体技术的分离;农户对刺激割胶技术持谨慎态度,树龄结构是农户决策是否采纳以及采纳比例的主要因素;村干部身份、生产技术水平和技术培训对刺激割胶技术采纳有促进作用,但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户更排斥使用刺激剂。

关键词: 橡胶树 割胶技术 低频割制 乙烯利 困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光合突变体hcf136(high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136)的转录组分析

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是典型的C_4作物,其光合作用由花环结构的两种细胞(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共同完成。玉米hcf136(high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136)突变体叶肉细胞叶绿体不能形成基粒从而丧失了PSII活性,但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发育不受影响,是研究玉米C_4光合机理的好材料。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通过对高光和低光下野生型和hcf136突变体不同叶片部位进行转录组分析发现,PSII相关基因的转录未发生明显差异,表明PSII复合体的缺失是非转录水平变化所引起。此外,突变体中淀粉合成受阻,糖降解、糖转运及Cu~(2+)转运等代谢过程加剧,且一些转录因子表达发生显著变化。该结果对进一步深入研究玉米HCF136基因的功能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玉米 hcf136突变体 RNA-Seq C_4光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火龙果赤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中国植保导刊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广东省湛江南亚热带植物园的火龙果病害调查,发现1种新的病害。其症状表现为病斑红色或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少数不规则形,稍凹陷,外缘有黄色晕圈,严重时可呈现褐色坏死斑。从田间感病火龙果茎的病健交界处用PDA培养基分离,获得了菌株BJ28,并对其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和分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经柯赫氏法则验证菌株BJ28为致病病原菌。采用引物ITS1和ITS4对致病菌的ITS1-5.8S-ITS2基因片段进行扩增结果显示,该致病菌的ITS1-5.8S-ITS2序列与HQ608063(Nigrospora sphaerica)同源性最高,达到100%。通过培养形状、形态学观察和ITS1-5.8S-ITS2序列分析,将火龙果赤斑病病原菌鉴定为球黑孢菌[Nigrospora sphaerica(Sacc.)E.W.Mason]。

关键词: 火龙果 赤斑病 分离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噻虫胺与氟氯氰菊酯对椰心叶甲的毒力及根施药效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椰心叶甲是为害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害虫。根区施药对防治植株高大的林木害虫具有重要实用价值。然而,根施杀虫剂防治棕榈科植物害虫椰心叶甲鲜有报道。本研究测定了噻虫胺和氟氯氰菊酯对椰心叶甲的毒力和协同增效作用,并田间测定了其复配剂的根施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噻虫胺与氟氯氰菊酯对椰心叶甲成虫具有很强的毒杀作用,其LC50值分别为2.50、5.26mg/L;噻虫胺与氟氯氰菊酯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当二者的质量比为3∶1时,共毒系数高达209。田间小区试验结果显示,噻虫胺与氟氯氰菊酯复配(质量比为3∶1)根施处理后对椰心叶甲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在有效成分剂量为2 g/株和1.5 g/株时,处理后60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1.53%和83.80%。噻虫胺和氟氯氰菊酯为高效低毒杀虫剂,在根施防治椰心叶甲的应用上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关键词: 噻虫胺 氟氯氰菊酯 椰心叶甲 根施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质配比对橡胶树籽苗芽接小筒苗生长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不同配比的水藓泥炭与椰糠为育苗基质,结合橡胶树小筒苗的育苗装置及悬空培养方法开展了籽苗芽接小筒苗地上、地下部分的生长量及叶片养分的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轻简化的橡胶树小筒苗培育基质。结果表明:水藓泥炭与椰糠比例为1∶1时基质速效养分较高,苗木地上部分的生长量及生物量积累较多,出圃率较高;由于受育苗容器空间的限制,不同配比的育苗基质对橡胶树小筒苗地下部分的生长量影响不明显;水藓泥炭与椰糠混配的基质对橡胶树小筒苗的叶片养分影响不显著。综合考虑不同基质对橡胶树籽苗芽接小筒苗各方面生长的影响,建议优选水藓泥炭与椰糠按1∶1混配为橡胶树籽苗芽接小筒苗的育苗基质,也可根据生产成本进行不同调配。

关键词: 不同基质 橡胶树 小筒苗 地上部分 地下部分 叶片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林下不同叶型五指毛桃中活性成分的研究

食品工业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讨不同叶型及不同部位根系中的补骨脂素、多酚、黄酮含量的差异,采用60%的乙醇,在超声条件下提取五指毛桃中的活性成分。结果表明,三种叶型五指毛桃的产量没有显著性差异。补骨脂素、多酚、黄酮含量在三种叶型五指毛桃中没有显著性差异。在相同叶型的五指毛桃中三种活性物质的含量高低顺序为黄酮>多酚>补骨脂素。不同部位根系中活性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补骨脂素含量除在三种叶型五指毛桃的根茎结合部中、在小叶五指毛桃主根与须根中有显著差异外,其他均没有显著差异。多酚含量在不同叶型的须根中以及相同叶型不同根系中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相同叶型五指毛桃的不同根系中黄酮含量也具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五指毛桃 叶型 不同部位根系 活性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