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4种胡椒产品水煮后对滋味影响的电子舌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电子舌技术和多变量统计学方法相结合的手段,评价了4种胡椒样品(白胡椒粉、鲜果直接冷冻干燥制备的绿胡椒、热烫后日晒3 d制备的黑胡椒、鲜果直接日晒干燥5 d制备的黑胡椒)水煮后对基本滋味的影响。4种胡椒样品进行直接水煮、盐水煮、水煮后添加谷氨酸钠等处理,通过电子舌测试发现,鲜味和咸味是胡椒的主要味觉指标,4种样品在鲜味和咸味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且2种味道趋势一致,其中2号胡椒咸鲜味均最大,其次是3、4号样品,1号样品的咸鲜味最小。盐水煮样品间的差异则主要表现在鲜味上,煮后加谷氨酸钠样品间差异则主要表现在咸味上。

关键词: 胡椒 滋味 电子舌 鲜味和咸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椰子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椰子育种材料的选择及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1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引物,并利用其分析26份椰子种质材料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I)、多态信息含量(PIC)、多态性百分率(P)及遗传距离,并基于遗传距离对其进行聚类分析,以明确该椰子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结果】筛选出的31对多态性SSR引物可扩增105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扩增3.4个,各引物P为30.77%~84.62%,平均为63.28%;PIC为0.1596~0.8015,平均为0.4958。26份椰子种质材料中,马哇、小黄椰和越南红椰子的I、H和P均最高,分别为0.5501、0.3711和38.71%,云南-海74的I、H和P最低,分别0.2095、0.1583和19.35%。云南34021与云南34007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206,三亚红椰-3与云南34024的遗传距离最大,为1.51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遗传距离为0.670时,26份椰子种质被分为两大类,其中马哇和越南高种归为一类,剩余24份椰子种质归为另一类;当遗传距离为0.550时,26份椰子种质被分为四大类,即红矮、越南马可波罗、马哇和越南高种分别自成一类,其余22份归为一类。【结论】26份椰子种质的遗传多态性丰富,物种间亲缘关系较远,可为椰子遗传育种提供亲本材料。

关键词: 椰子 遗传多样性 SSR 聚类分析 亲缘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川滇交界干热河谷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特征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四川攀枝花和云南华坪、元谋等3个时间序列较长的气象站地面观测资料,运用线性趋势法、气候倾向率法、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法等方法分析了川滇交界干热河谷地区光能、热量、水分和风能等农业气候资源特征。结果表明:川滇干热河谷地区光能资源丰富,热量资源充足,风能资源良好,但水分资源结构不平衡,易出现干旱。并且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光能、热量、水分和风能等农业气候资源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农业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温度升高导致作物生长期延长,生长季热量增加,适宜种植范围扩大。≥10℃积温的增加为热量要求较高的热带经济作物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川滇干热河谷地区适宜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区域将增加。此外,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冬季温度升高,将导致热带作物抗旱能力下降等。

关键词: 干热河谷 农业气候资源 变化特征 四川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钙镁磷肥对水稻土和砖红壤土壤化学性状的动态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添加钙镁磷肥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动态影响,从侧面反映其转化过程,为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土壤培养方法,以酸性砖红壤和水稻土为材料,分别按每1 kg干土添加0 mg、50 mg、100 mg P2O5的量加入钙镁磷肥,置于22℃培养10 d、30 d、60 d、120 d后取样,分析土壤pH、有效磷、碱解氮、有机质和有效钾的动态变化,研究钙镁磷肥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从侧面反映钙镁磷肥的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pH和碳酸氢钠提取的有效磷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显著提高,碱解氮在培养60 d后开始快速提高.土壤有机质除了在培养30 d时略微降低外,其他培养时间之间无显著差异.钙镁磷肥添加量和培养时间均对土壤有效钾含量无显著影响.因此,在南方酸性土壤中施用钙镁磷肥,可逐渐提高土壤pH和有效磷含量,有利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磷肥利用率.

关键词: 钙镁磷肥 酸性土壤 水稻土 砖红壤 化学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氮条件下咖啡果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肥利用率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咖啡适宜施氮量,以中粒种咖啡主栽品种24-2为试材,研究施氮量对咖啡果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有利于咖啡果干物质积累,特别是在果实干物质积累贡献较大的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中氮(N560)和高氮(N760)处理果实干物质积累量较未施氮(CK)处理在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成熟期分别增加30.60%和35.91%、45.25%和49.37%、49.13%和56.64%,随施氮量增加各处理积累量呈增加趋势。氮肥用量过高不利于提高咖啡氮肥利用率,各处理以N560的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生理利用率最高,较N760处理分别高9.76%、18.18%和7.34%。因此,N560处理是兼顾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较优处理,本研究结果为海南中等肥力咖啡种植区的氮肥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咖啡 施氮量 果实干物质积累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杧果种质矿质元素含量评价

园艺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53个杧果品种的套袋果实为试材,测定其10个矿质元素含量,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对矿质元素含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10种元素平均含量依次为:K>P>Mg>Ca>Na>Mn>Fe>Zn>Cu>B,变异系数在16.79%(P)~52.28%(Mn)之间;各矿质元素含量均服从正态分布;Mg与Mn、Zn、Cu、P、K、B之间,Zn、Cu、K两两之间,P与K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K、P、Ca、Mn和B是杧果果实的特征矿质元素;53个品种可以分为4类:(1)高K、P、Mg、Zn和Cu含量的品种11个,(2)高Na和Fe含量的品种18个,(3)低Mg、Zn和K含量的品种8个,(4)低Ca、B和Mn含量的品种16个。

关键词: 杧果 矿质元素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聚乳酸/接枝改性天然橡胶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塑料科技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改性天然橡胶(NR-g-GMA),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确认了NR-g-GMA的化学结构。用哈克密炼机熔融共混制备了聚乳酸(PLA)/NR-g-GMA共混物,研究了NR-g-GMA用量对共混物的微观形貌、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物中的NR-g-GMA以球粒分散相分布在PLA基体中,并随NR-g-GMA用量的增加,分散相尺寸增大;NR-g-GMA的引入使PL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结晶温度降低,熔融温度和结晶度提高,共混物的热稳定性有所降低;PLA/NR-g-GMA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随NR-g-GMA用量的增加显著提高,纯PLA的断裂伸长率为4%,当NR-g-GMA用量为10%时,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达到85%,表明NR-g-GMA对PLA具有显著的增韧作用。

关键词: 聚乳酸 天然橡胶 接枝改性 熔融共混 增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缓释氮肥在砖红壤中氮素转化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室内恒温好气培养法,以普通尿素为对照,研究缓释氮肥在4种砖红壤中的氮素转化情况。结果表明,与添加尿素相比,25℃下添加缓释氮肥的浅海沉积物砖红壤、花岗岩砖红壤、砂页岩砖红壤、玄武岩砖红壤中的铵态氮最大值分别减少52. 38%、40. 58%、38. 47%、50. 33%,硝态氮最大值分别减少52. 06%、15. 02%、26. 01%、12. 25%,相同培养时间同一砖红壤中缓释氮肥的供氮量显著小于尿素。温度升高能够促进缓释氮肥的氮素转化为铵态氮和硝态氮,加快缓释氮肥氮素的释放速率,增加缓释氮肥氮素供应量。表明,与尿素相比,缓释氮肥的养分供应更为缓慢,可延长养分供应时间,有利于减少氮素损失;另外,25、35℃条件下均以花岗岩砖红壤中缓释氮肥的供氮量最大,浅海沉积物砖红壤中缓释氮肥的供氮量最小。

关键词: 缓释氮肥 砖红壤 氮素转化 铵态氮 硝态氮 供氮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HMGS编码基因的分离鉴定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合成酶(HMGS)将乙酰辅酶A转化为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是甲羟戊酸代谢途径的限速酶之一。本研究从橡胶树热研879和热研7-33-97品系的胶乳中分离出HbHMGS1和HbHMGS2基因。相比HbHMGS1基因在胶乳和树皮中的共表达模式,胶乳中高丰度表达的HbHMGS2基因可能是乳管细胞中参与天然橡胶合成的主效基因,而HbHMGS1是功能冗余基因。HbHMGS2基因在橡胶树高产品系热研879胶乳中的表达量亦高于测序品系热研7-33-97,表明HbHMGS2基因的高水平表达可能有助于橡胶的合成。其上游启动子的顺式作用元件差异可能与该基因在热研879和热研7-33-97的差异表达有关。HbHMGS2基因的转录亦受茉莉酸诱导,可能参与了茉莉酸信号调控天然橡胶的合成过程。HbHMGS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为后续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利用该基因生产活性物质提供新的基因资源。

关键词: 橡胶树 HbHMGS1 HbHMGS2 鉴定 原核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秋石斛'三亚阳光'Actin的克隆与表达模式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克隆了秋石斛'三亚阳光'(Dendrobium 'Sonia Hiasakul')肌动蛋白基因(DenActin)cDNA全长序列,并进行了DenActin进化地位和表达模式的分析.通过克隆获得的DenActin cDNA序列的全长为1 596 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1 134 bp,编码377个氨基酸,同时通过gDNA克隆获得了DenActin 3′端的一段包含一个内含子的403 bp的片段.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该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注册的其他植物Actin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均在85%以上,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7%以上.通过最大似然法构建其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DenActin与黄石斛Actin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并与其他兰科植物归为一大类.半定量PCR分析表明,DenActin在幼苗叶片和中苗茎尖、根、叶片以及成熟植株的茎、根、叶片、花柄、1 mm花苞、3 mm花苞、5 mm花苞、9 mm花苞中均稳定表达.秋石斛DenActin的克隆和表达模式分析为秋石斛功能基因的表达分析提供了候选的内参基因,而3′端包含内含子的gDNA片段的克隆为避免实时定量分析中的gDNA污染提供了引物设计的便利.

关键词: 秋石斛'三亚阳光' Actin 克隆 表达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