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不同温度下的菠萝洁粉蚧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组建了菠萝洁粉蚧在5个恒温、4个变温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在16~32℃,菠萝洁粉蚧的发育速率总体上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并符合二次回归模型;菠萝洁粉蚧若虫期、产雌前期及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2.43、12.65、12.55℃,有效积温分别为602.71、169.43、770.98 DD。实验温度下,南瓜饲养菠萝洁粉蚧雌虫世代历期介于45.40~205.00 d,最适温度为27℃。菠萝洁粉蚧种群趋势指数介于0.68~39.86,24℃时达到最大值;变温下,26/21℃为最适梯度温度,种群趋势指数57.36。分析表明,梯度温度比恒温更有利于菠萝洁粉蚧的生长发育和种群的增长,菠萝洁粉蚧在华南地区一年中大多数月份里将呈种群增长态势。

关键词: 菠萝洁粉蚧 温度 生命表 种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垂叶榕瘿花发育特性的初步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榕属植物瘿花发育特性是理解榕树/榕小蜂协同进化内在机制的重要内容。本文解析了垂叶榕隐头花序伴随瘿花发育的5个发育时期,采用同工酶电泳的方法比较了瘿花与正常雌花同工酶(包括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淀粉酶和酯酶)谱带的差异,采用扫描电镜对比了瘿花壁与授粉后雌花子房壁的差异。结果表明,瘿花被榕小蜂产卵以后,至少启动了一个与消除过氧化物有关的酶;而且,瘿花子房壁结构疏松,内含物小而少,雌花子房壁结构致密且内含物多而大,说明瘿花发育所消耗的营养物质大于正常雌花发育的消耗。研究结果支持造瘿生物汇集营养与植物防御行为的互利假说。

关键词: 垂叶榕 瘿花 同工酶 协同进化 假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台农’、‘红芒’芒果果皮和果肉原花青素含量差异及其生物学活性评价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充分利用芒果资源,明确‘台农’、‘红贵妃’芒果果皮和果肉的原花青素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以成熟期‘台农’、‘红贵妃’芒果果皮和果肉为实验材料,用甲醇提取原花青素,盐酸-香草醛法测定其含量。通过羟自由基(·OH)、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率测定其抗氧化活性,Ellman法确定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台农’和‘红贵妃’芒果果皮中原花青素含量差异显著,‘红贵妃’果皮原花青素显著高于‘台农’果皮原花青素。同一品种中,果皮原花青素含量显著高于果肉原花青素。‘台农’果皮和果肉中的原花青素对·OH、DPPH自由基和ABTS+·等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很强,且显著高于‘红贵妃’果皮和果肉中原花青素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但是‘台农’、‘红贵妃’果皮和果肉中的原花青素对乙酰胆碱酯酶均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芒果品种原花青素含量差异显著,抗氧化能力也不同,但是均具有良好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不同品种芒果原花青素生物学活性及其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芒果 原花青素 抗氧化活性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瓜秀粉蚧取食不同木薯品种后体内保护酶活性差异分析

生物技术通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探讨木瓜秀粉蚧的寄主选择性机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分析了取食不同木薯品种叶片48 h后,木瓜秀粉蚧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取食木薯品种C1115、瑞士F21和缅甸种的木瓜秀粉蚧雌成虫体内POD、PPO、SOD和CAT的活性较取食对照品种BRA900的木瓜秀粉蚧相同保护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仅分别为对照的42.2%-44.0%,62.3%-63.5%,35.9%-52.9%和50.3%-55.7%,而取食木薯品种SC205和ZM9066的保护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说明,木薯品种C1115、瑞士F21和缅甸种对木瓜秀粉蚧雌成虫POD、PPO、SOD和CAT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而BRA900、SC205和ZM9066对木瓜秀粉蚧保护酶活性无显著抑制作用,易于被取食为害。

关键词: 木瓜秀粉蚧 木薯 保护酶 活性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粮添加发酵木薯副产物饲喂海南黑山羊的试验效果

家畜生态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研究了发酵木薯副产物饲料(新鲜木薯渣、干木薯茎叶和新鲜王草混合发酵)对海南黑山羊生长性能、表观消化率的影响。30只平均体重(15.46±0.86)kg、健康的6月龄海南黑山羊,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5只羊。正试期30d,所有试验羊饲喂相同精料补充料,对照组粗饲料饲喂新鲜王草,试验组饲喂发酵木薯副产物饲料。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大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粗饲料干物质采食量和平均干物质日采食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日粮养分中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粗灰分、钙、磷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发酵木薯副产物可作为山羊粗饲料来源。

关键词: 海南黑山羊 发酵木薯副产物饲料 生长性能 表观消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省南繁区玉米链格孢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弄清海南省南繁区玉米叶斑病的病原菌,并为此病害抗病育种及其综合防治提供依据,利用科赫氏法则及菌丝生长速率法对玉米叶斑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致病菌株C22在PDA培养基上呈墨绿或黑色,分生孢子梗直立或弯曲、有隔膜,分生孢子卵形、椭圆形、倒棍棒形,有纵、横隔膜,无喙或具短喙;核糖体DNA-ITS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链格孢同源性高达99%,将该病原菌鉴定为链格孢(Ternaria alternata);菌株C22在供试试验培养基上均能生长,但生长最适培养基是PDA+玉米绿叶煎汁,最适的氮源是缬氨酸和甘氨酸,20~30℃为菌丝生长适宜的温度范围,其中30℃时菌落直径最大,是最适宜菌丝生长的温度,病原菌对酸碱度适应范围较宽,pH值为5时菌丝生长最好,光照对菌丝生长基本没有明显影响,但长时间的光照更有利于菌丝生长。

关键词: 玉米 链格孢霉 叶斑病 生物学特性 病原菌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儋州鸡FSHβ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儋州鸡FSHβ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试验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60份儋州鸡DNA样本的FSHβ基因进行PCR扩展和双向测序,对测序结果组装后使用DNAMAN软件进行比对,人工核对后筛查SNP位点。结果表明:PCR扩增均能得到与预期相符的清晰条带;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登录的原鸡FSHβ序列比对显示,为儋州鸡FSHβ基因的片段;SNP位点筛查显示,儋州鸡FSHβ基因中含有25个SNP位点,即C-130T、A-332C、T-439C、G-591A、C-956A、G-1 233A、G-1 386C、G-1 466A、T-1 542C、T-1 543A、C-1 703T、C-1 714T、T-1 834C、A-1 867G、A-1 960C、C-2 021T、G-2 285T、G-2 399T、T-2 528C、A-2 536G、T-2 607C、G-2 770A、A-3 229G、-665处插入AA及-2 566处缺失C,这25个SNP位点包含了5个内含子突变和20个外显子突变,其中G-591A和G-1 233A为编码区错义突变。

关键词: 儋州鸡 测序 FSHβ SNP 编码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椒CBF1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胡椒CBF1 (C-repeat-binding factor 1)基因,在低温耐受种质石南藤和低温敏感种质热引1号胡椒中,分析其组织表达模式和低温胁迫前后表达量差异,为胡椒抗寒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以胡椒组织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方法扩增CBF1基因ORF,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CBF1基因编码蛋白特性和结构域,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该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和低温胁迫条件下表达情况。【结果】在热引1号胡椒(低温敏感)和石南藤(低温耐受)中克隆出CBF1基因,分别命名为PnCBF1和PwCBF1。在2份种质中,该基因开放读码框长度分别为660和654 bp,预测蛋白质分子量分别为24.07和23.87kD,等电点PI为4.82。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CBF1基因在石南藤的根组织中高量表达; CBF1基因在热引1号胡椒和石南藤中受低温诱导表达,且表达模式不同,低温胁迫各时期,CBF1基因石南藤的表达量都极显著高于热引1号胡椒。【结论】克隆获得PnCBF1和PwCBF1,其在热引1号胡椒和石南藤中都受低温诱导表达,在低温耐受种质石南藤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低温敏感种质热引1号胡椒,且表达模式不同。本研究中胡椒CBF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为胡椒CBF/DREB1低温调控途径研究和抗寒分子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热引1号胡椒 石南藤 低温胁迫 CBF1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灵芝菌(Ganoderma pseudoferreum)DNA条形码检测筛选(英文)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10对DNA条形码标准序列ITS、COI、nrDNA-LSU、nrDNA-SSU和trnL DNA对海南和云南红根病区分离的21个橡胶灵芝菌进行检测.除COI和trnLDNA外,其他8对引物均扩增得到PCR产物,产物大小范围为268~1355bp,种内相似度为98.05%~99.54%.分别将扩增得到的序列与GenBank公布上的Ganoderma属和常见真菌属序列,共77个ITS、74个nrDNA-LSU和74个nrDNA-SSU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构建与分析.结果表明:nrDNA-LSU序列和nrDNA-SSU序列种间差异较小,不能准确区分Ganoderma属及其他属;5对ITS序列均能区分Ganoderma属,但仅ITS1/ITS4序列能将Ganoderma属下16个种归入不同分支.ITS1/ITS4序列表现出适宜的种内与种间差异,适宜作为G. pseudoferreum的DNA条形码.

关键词: 橡胶灵芝菌 鉴定 DNA条形码 IT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水剂对干旱胁迫槟榔幼苗生理特征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保水剂对干旱胁迫槟榔幼苗生理特征的影响,为槟榔节水抗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盆栽热研一号槟榔幼苗为材料,在干旱条件下施用0.1%~0.4%保水剂20 d后,测定不同处理槟榔幼苗叶片的相对水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析槟榔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光能利用和耗散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干旱胁迫下,施用0.1%~0.4%保水剂可有效提高槟榔幼苗叶片的相对水含量、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和POD活性;当保水剂施用剂量为0.3%时,槟榔幼苗叶片的相对水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最高,MDA含量最低,POD活性最高;槟榔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_v/F_m)和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Ⅱ)]在保水剂施用剂量为0.3%时最大,光化学猝灭系数(q P)随保水剂施用剂量的增大而增加,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随保水剂剂量的增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结论】施用保水剂可有效提高干旱胁迫槟榔幼苗叶片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酶活性,保障光合作用顺利进行,缓解干旱胁迫对槟榔幼苗的伤害,以施用0.3%保水剂的效果最佳。

关键词: 槟榔 干旱胁迫 保水剂 生理特征 叶绿素荧光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