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激光传感器在农业中的应用
《北方园艺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激光传感作为一种新型传感技术,能够通过非接触方式获取目标物形态特征.相比其它类型的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精确度高、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以及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因此,该传感器已经被广泛用于农业应用研究.该研究从激光传感器的测距原理和在农业中的应用2个方面进行阐述.激光传感器的测距原理分为三角测距法、TOF法和干涉法.后2个方法的精度高,但对硬件设备的要求也相对较高,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选用合适的激光传感器可以有效提高作业效率.目前,激光传感器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农业机械自主导航、农田地形测绘和作物生长状况监测3个方面.农业机械通过安装激光测距仪可以帮助实现自主导航,如障碍物识别和路径规划;使用激光测距仪对农田地形进行测绘,有助于人为改善土地的平整度,从而提高灌溉用水利用率;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将激光传感器与其它传感器结合使用,能够实现监测作物的生长状态以便及时的人为补充作物生长过程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Cu~(2+)胁迫对大豆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植物体摄入过量的重金属Cu~(2+)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为探讨外施Cu~(2+)对大豆幼苗的毒害机理,以齐黄35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以不同浓度(0、20、200、400μg/g)Cu~(2+)处理液进行胁迫,研究外源Cu~(2+)胁迫对大豆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POD)和根茎干鲜质量(地上干鲜质量和地下干鲜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2+)胁迫浓度的增加,MDA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对2种抗氧化酶的活性影响显著,但活性影响方向不一致,显著降低SOD活性,增强POD活性,各Cu~(2+)处理下SOD活性与同期对照组(15 d)相比降低1.90%~19.55%,POD活性与同期对照组(15 d)相比增强31.36%~49.45%;Cu~(2+)胁迫显著降低大豆幼苗地上干质量、地上鲜质量、地下干质量、地下鲜质量、总鲜质量、总干质量,与对照组相比,400μg/g浓度的Cu~(2+)胁迫分别下降了55.58%、64.79%、60.31%、85.42%、57.46%、74.79%。Cu~(2+)胁迫引起丙二醛、抗氧化酶和根茎干鲜质量的显著变化,抑制大豆幼苗的正常生长,丙二醛是Cu~(2+)胁迫的重要表征指标,研究为大豆幼苗的Cu~(2+)毒害机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 Cu~(2+)胁迫 活性氧 抗氧化酶 生物量 大豆


基于多维关联规则的猪肉价格波动原因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猪肉是我国人民肉食的主要来源,分析猪肉价格的波动原因具有重要意义。以2006—2015年猪肉价格月度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挖掘中的多维关联规则算法,定量分析猪肉价格与供给、需求、成本3个方面9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供给因素方面,猪肉价格与猪肉产量、年末存栏量、出栏猪肉呈负相关性;需求方面,猪肉价格与居民消费水平、牛肉价格和鸡肉价格呈正相关性,其中牛肉价格的变动对猪肉价格影响较大;成本方面,猪肉价格与生猪价格、仔猪价格和玉米价格呈正相关性,其中生猪价格的变动对猪肉价格敏感性较高。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定量分析猪肉价格和影响因素的关联程度,以期为有关部门稳定猪肉价格提供科学依据。


蓄冷式多温区保温箱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
《制冷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冷链物流中多存在零担物流,为提高物流经济性,保障果蔬冷藏运输品质,本文设计了两种多温区蓄冷式保温箱,筛选87%C_8H_(16)O_2(正辛酸)+13%C_(14)H_(28)O_2(肉豆蔻酸)与H_2O+0. 03 g/m L C_6H_7KO_2(山梨酸钾)为蓄冷保温材料。实验测得两种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分别为7. 1、-2. 5℃,相变潜热分别为146. 1、256. 2 J/g,导热系数分别为0. 283 2、0. 942 7 W/(m·K),且两种相变材料经过100次循环后性能稳定,无过冷,相变平台稳定。结合真空绝热保温技术,构建多温区蓄冷保温箱。利用产品供应规范验证设备建立保温箱温度测试系统。结果表明:大型多温区蓄冷保温箱温区2可保冷7~9℃约13 h,温区3保冷-2~0℃约14 h;小型多温区蓄冷保温箱温区1保冷7~8℃约19 h;温区2保冷0℃约16 h。


基于适宜环境的果品冷链物流精准调控云平台框架设计
《中国农业信息 》 2019
摘要:[目的]冷链物流已成为维持果品采后品质、降低产品损耗的重要手段;采集因素单一、调控参数静态、信息共享度低已成为物流信息技术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方法]文章在分析冷链物流信息技术发展及问题的基础上,从温度和相对湿度两方面总结了主要果品的冷链适宜环境,提出了果品冷链物流精准调控云平台,并探讨了技术实现的可行性.[结果]以主要果品的冷链仓储和冷链运输为研究环节,以不同果品冷链需求特征为核心数据,研制冷链环境监控终端,实现温湿度、气体、位置、开门状态等信息的实时感知;开发果品冷链物流精准调控云平台,实现动态跟踪、实时监测、货架预测、异常报警、冷链反演、产品追溯、统计分析等智能处理功能;开发冷链管理APP,实现参数设定、状态监测、预警处置等功能.[结论]基于适宜环境的果品冷链物流精准调控云平台,既较好考虑了冷链调控中的多参数特性和动态特性,又有利于实现冷链数据的充分共享;该文的框架设计可为后期平台实现提供技术支撑.


小型移动式农业机器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农机化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农业机器人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改善农业生产作业条件,缓解农业劳动力不足现状,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精准化生产模式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本文拟对国内外小型移动式农业机器人的相关研究进行初步探讨和分析,介绍小型移动式农业机器人的分类,总结归纳现有小型移动式农业机器人具有作业环境复杂、使用对象特殊等几大特征,提出造价昂贵、智能化程度低等阻碍小型移动式农业机器人广泛应用的几大障碍和待突破的环境感知、定位导航等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小型移动式农业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关键词: 农业机器人 小型 移动式 分类 瓶颈问题 未来趋势


抑制黄瓜枯萎病的链霉菌S-101及其生防作用研究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获得抑制黄瓜枯萎病的高效生防菌,对青海湖附近植被根系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筛选.测定拮抗菌的抑菌活性及其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控效果.本文通过平板对峙法分离筛选出一株生防链霉菌S-101,该菌株对供试的几种病原真菌都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其中对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的抑制率为53.3%,对草莓炭疽菌的抑菌率为45.5%;并通过形态特征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对菌株S-101初步鉴定为Streptomyces luridus;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S-101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达57.11%;通过构建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基因工程菌S-101-GFP,检测了该菌株在黄瓜根部及根围土壤中的定殖能力,随着定殖天数的增加,数量由处理时的1*10~8 cfu/g逐渐减少到1*10~6 cfu/g,0~14 d下降较快,21~28 d下降较慢,28~35 d趋于稳定,孢子数维持在1*10~6 cfu/g.因此,菌株S-101是防治黄瓜枯萎病的潜在生防菌株,具有开发成为微生物农药的应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