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27条记录
绿色棉新品种——陇绿棉2号

中国棉花 200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总DNA导入春小麦新品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变化

兰州大学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高粱总DNA导入春麦甘麦8号、陇春13号和陇春10号,经过多代选择获 得了5个稳定遗传新品系.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分析中,甘麦8号后代89144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 亚基发生突变,较其受体多了5+10亚基,而少了2+12亚基;其他几个转基因后代与其受体比较,高分 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未发生变化;但是各亚基的相对质量分数有较大变化.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的组成和各亚基质量分数的变化直接影响小麦品质.本研究对外源总DNA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小麦在 改良小麦品质方面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花粉管通道法 高粱DNA 小麦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光温室内外金太阳杏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果树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杏对设施栽培的生理反应,对日光温室内外金太阳杏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金太阳杏单位重量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加;光(CO2)饱和点和光(CO2)补偿点降低鸦露地晴天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明显的双峰曲线,温室内也呈双峰线,但双峰出现原因不同。并且研究了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生态因子及变化规律,发现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蒸腾作用、气温、叶温、光合有效辐射等因子相关。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光合作用 日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庄浪县榆林沟流域综合治理技术

中国水土保持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3S”技术对庄浪县榆林沟流域的水泉湾、文家湾小流域各区域进行了系统划分和科学分类,确立了山腰基本农田区、沟道坝系治理区、台地经济林果区和梁峁防风林带治理区四大治理区。在此基础上,坚持连续性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和高效农林牧业开发,使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庄浪县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为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改善树立了样板。

关键词: 小流域治理 榆林沟 干旱半干旱区 庄浪县 甘肃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西绿洲灌漠土长期施肥效应及土壤生产力演变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张掖绿洲灌漠土连续21 a长期肥料试验结果表明:与无肥处理产量下降相对照,施肥的增产效果逐年提高,平衡施肥增产幅度显著大于单施氮肥。单施氮肥处理土壤生产力水平由第1轮作周期的89.8%降为第7轮作周期的28.5%;在不施用有机肥条件下,种植到第3轮作周期时作物开始对施钾有反应,施钾增产率为5.5%~22.7%;氮磷钾化肥长期配合施用,作物产量水平持续不减,土壤生产力平均达93.5%,表明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并不破坏土壤生产力。有机肥与氮肥配合施用,其交互作用为正效应;有机肥与磷、钾化肥配合施用交互作用为负效应。不施任何肥料时,绿洲灌漠土土壤生产力平均下降59.6%(第1~4轮作周期);到第5~7轮作周期时,土壤生产力下降幅度保持在16.7%~22.7%相对较低且稳定的水平;化肥对作物产量的贡献份额平均为50.5%;有机肥贡献份额为21.6%;土壤自然肥力贡献份额平均为19.0%。

关键词: 长期施肥 肥料效应 产量贡献份额 土壤生产力 灌漠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舟蛾科昆虫种类调查

植物保护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调查基本明确了甘肃省舟蛾科昆虫的种类分布和发生危害状况,对其优势种群的发生危害特点进行了简述,并对防治策略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农业昆虫学 舟蛾科昆虫 种类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美斑潜蝇蛹的耐寒性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人工霜冻模拟箱 ,对南美斑潜蝇蛹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南美斑潜蝇蛹的过冷却点温度为 - 1 2 .2 7℃ ,结冰点温度为 - 1 1 .0 1℃ ;随着蛹的发育 ,其冷却点和结冰点温度呈逐渐上升趋势 ,说明发育初期蛹的抗寒能力最强 ;秋季蛹的抗寒能力略强于夏季蛹

关键词: 南美斑潜蝇 耐寒性

用A-PAGE鉴定谷子遗传多样性

作物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啤酒大麦垄畦沟灌节水配套技术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正交设计,对啤酒大麦在“垄畦沟灌”种植条件下的次灌溉量、灌溉次数、品种、播种量4个可控因子对产量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4个因子对产量影响作用次序为灌溉次数、次灌溉量、播种量、品种。确定了高产最优因素位级为:次灌溉量1 200 m3/hm2,生育期灌4次水,选用分蘖成穗率高的多穗型品种(8812)或分蘖力弱的大穗型品种(中品B98-7),播种量150 kg/hm2。并以产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参试4 因子对产量影响的、可用于预报的回归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单产≥6 000 kg/hm2各不同产量段优化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可以提供生产示范印证。

关键词: 啤酒大麦 垄畦沟灌 选优组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夏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氮、磷、钾和播种量4因素对半夏产量影响。方法:采用4因子3水平正交组合试验与单因素试验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对产量作用效果依次为播种量>氮>钾>磷;其合理施肥水平为施N48.0-96.0kg·hm-2,P2O590kg·hm-2K2O90.0kg·hm-2,播种量为3000.0-3750.0kg·hm-2。

关键词: 半夏 施肥 播种量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