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粱总DNA导入春小麦新品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变化
《兰州大学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高粱总DNA导入春麦甘麦8号、陇春13号和陇春10号,经过多代选择获 得了5个稳定遗传新品系.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分析中,甘麦8号后代89144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 亚基发生突变,较其受体多了5+10亚基,而少了2+12亚基;其他几个转基因后代与其受体比较,高分 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未发生变化;但是各亚基的相对质量分数有较大变化.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的组成和各亚基质量分数的变化直接影响小麦品质.本研究对外源总DNA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小麦在 改良小麦品质方面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花粉管通道法 高粱DNA 小麦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河西绿洲灌漠土长期施肥效应及土壤生产力演变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张掖绿洲灌漠土连续21 a长期肥料试验结果表明:与无肥处理产量下降相对照,施肥的增产效果逐年提高,平衡施肥增产幅度显著大于单施氮肥。单施氮肥处理土壤生产力水平由第1轮作周期的89.8%降为第7轮作周期的28.5%;在不施用有机肥条件下,种植到第3轮作周期时作物开始对施钾有反应,施钾增产率为5.5%~22.7%;氮磷钾化肥长期配合施用,作物产量水平持续不减,土壤生产力平均达93.5%,表明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并不破坏土壤生产力。有机肥与氮肥配合施用,其交互作用为正效应;有机肥与磷、钾化肥配合施用交互作用为负效应。不施任何肥料时,绿洲灌漠土土壤生产力平均下降59.6%(第1~4轮作周期);到第5~7轮作周期时,土壤生产力下降幅度保持在16.7%~22.7%相对较低且稳定的水平;化肥对作物产量的贡献份额平均为50.5%;有机肥贡献份额为21.6%;土壤自然肥力贡献份额平均为19.0%。
关键词: 长期施肥 肥料效应 产量贡献份额 土壤生产力 灌漠土


甘肃舟蛾科昆虫种类调查
《植物保护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调查基本明确了甘肃省舟蛾科昆虫的种类分布和发生危害状况,对其优势种群的发生危害特点进行了简述,并对防治策略进行了讨论。


啤酒大麦垄畦沟灌节水配套技术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正交设计,对啤酒大麦在“垄畦沟灌”种植条件下的次灌溉量、灌溉次数、品种、播种量4个可控因子对产量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4个因子对产量影响作用次序为灌溉次数、次灌溉量、播种量、品种。确定了高产最优因素位级为:次灌溉量1 200 m3/hm2,生育期灌4次水,选用分蘖成穗率高的多穗型品种(8812)或分蘖力弱的大穗型品种(中品B98-7),播种量150 kg/hm2。并以产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参试4 因子对产量影响的、可用于预报的回归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单产≥6 000 kg/hm2各不同产量段优化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可以提供生产示范印证。

